創新創業但不能讓社保“裸奔”

【輿情回放】 近年來,“互聯網+”觸角延伸至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帶動了相關領域的勞動力就業,但很多新興“互聯網+”公司借高薪、工作體面,吸引大量勞動者就業,卻以各種手法逃避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義務。
【網絡輿情】
@正義網:社保應普惠所有勞動者。實現的方式還會有很多種,只需行動起來,只需論證可行。對于高齡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建議國家以適當的方式兜底。
@工人日報:能否及時享受到相應的社保待遇,往小了說,關系到員工個人的生活質量、企業內部的人心向背,往大了說,關系到相關產業能否健康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
【決策點睛】一方面是創新創業如火如荼,但不能忽視這些年輕人的“后顧之憂”,這需要法律的調整和監管的跟進。在政策規劃方面,針對新興行業中企業規模小、創業時間短、經營不穩定、收入水平低、繳費能力弱等特點,可以考慮更靈活的設計。不能有貪心私心;對民營企業家來說,“親”就是多交流,多溝通,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清”就是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集中精力干事業,追求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網絡輿情】
@新華每日電訊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親”“清”關系的構建,讓政、商雙方都吃下了“定心丸”,在進一步為權力劃定清晰“紅線”的同時,有助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穩定企業預期,增強發展信心。
@文匯報:“官”“商”交往要有道,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紅頂商人”之間的那種關系,也不能搞成西方國家大財團和政界之間的那種關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種關系。
【決策點睛】 長期以來,政商關系始終是最敏感的社會話題之一。官員和企業家們都倍感困惑,卻也找不到一把標尺。這次全國兩會上,總書記終于給出了答案,而且十分簡單,就兩個字:親,清。“親”字強調了政府與企業家們溝通的重要性。要同心、同向,形成一種合力。對于地方官員來說就是要履職盡責、依法行政,該由政府把關和審核的,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而“清”是紅線、底線,是一種尺度。對于各級干部來說就是要“敬而遠之”,遠利益、遠誘惑、遠陷阱。優化政治生態,核心是明晰官商交往之道。既要守住交往底線,又要明確劃定交往規則和范圍,各守本分、各行其道,把博弈放在陽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