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豫光集團來說,新《環保法》的實施帶來的不利因素是環保成本越來越高,企業生存壓力增大。帶來的有利之處是嚴格環保要求之后,一些以犧牲環境換取成本降低的不規范的企業將面臨淘汰,產能過剩的情況將得到緩解。面臨新環保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豫光集團充滿信心,因為這本來就是豫光前進的方向。
2015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開始實施。新《環保法》對企業的環保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企業來說只有更加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守住環保紅線,才能給企業創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對于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豫光”)來講,新《環保法》的實施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新《環保法》對于豫光的影響不只是從實施開始,因為豫光始終將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回顧豫光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環保綜合治理、技術升級、裝備升級的歷程。1996年至今短短的18年間,豫光先后實現了我國鉛冶煉工藝從“燒結鍋、燒結機、富氧底吹、高鉛渣直接還原”的四次革命性升級,引領行業冶煉工藝和裝備水平的全面升級。
1996年,豫光率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穩態制酸工藝回收硫酸,解決了燒結機煉鉛工藝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污染問題,為國內外同行業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開展工業化大規模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該工程于1998年11月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委員會的評審,獲“科學貢獻二等獎”。
2002年,豫光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富氧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熔煉工藝”的工業化應用,淘汰了落后燒結鍋生產工藝。該工藝200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豫光研發成功的“熔池熔煉氧化-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工藝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并于2009年提前淘汰了燒結機工藝。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工藝充分利用液態高鉛渣的潛熱,比燒結機工藝節約能源40%,加工成本降低35%,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80%。鉛冶煉整體工藝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這一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被環保部列入中國鉛冶煉最佳污染防治工藝技術之一,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鉛鋅準入“十二五”必選技術之一。以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新工藝為核心形成的“鉛高效清潔冶金及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成果,榮獲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豫光全部的生產過程都隨時接受著環保部門和公眾的監督。根據環保部門要求,豫光在主要廢氣設施排放口共安裝了10套在線監測設備,對二氧化硫、煙塵等時時監控,并與上級環保部門聯網。在公司廢水總排放口方面是省內第一家安裝了重金屬在線監控設備的企業。以上數據均實時與上級環保部門聯網,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豫光不斷進行細節的完善,使企業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更加環保。豫光牢固樹立“環保優先、清潔生產”的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生產現場管理水平,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營造“人人動手、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清潔生產濃厚氛圍,掀起清潔化生產現場提升活動高潮。
鋅業公司按照清潔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總要求,全面深入開展現場整改提升工作。鋅業一廠以清潔化生產管理為標準,通過對現場管理體系內容的宣貫、推行、落實,大大提升生產現場管理,改善作業環境。硫酸工段重點針對大修后的現場廢舊物品、建筑垃圾、衛生死角、地溝蓋板、倉庫以及橋架上的部分廢舊管道等進行了整理整頓和分類、歸置,規整到合適位置進行堆放、存儲。專門建立現場提升記錄本,記錄每天整改提升內容,生產科組織人員專門對清潔化生產活動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問題及時整改。鋅業二廠電解工段以創建示范工段為契機,大力推行現場管理法,對現場進行了全面提升。在具體的生產管理中,整理結合整頓,清掃和清潔并行,對現場進行區位劃分,明確存放位置,同時設置醒目標識牌,保證現場無積水,并建章立制實現常態化。鋅業三廠組織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到玉川冶煉廠和直煉廠取經學習,感受標桿氛圍,尋找真實差距,以期在現場提升和生產管理上再上一個新臺階。鋅業四廠積極探索班組與班組、崗位與崗位現場提升競賽機制,鋅業五廠進一步完善現場車間衛生管理機制,采取分片包干的保潔制度,有效的提升車間環境衛生,產品整齊劃一擺放,現場清潔一新,為職工構建了一個衛生、整潔的工作環境。通過各單位積極行動,各項措施落實,鋅業公司現場得到進一步提升。
股份公司選定了直煉廠電解工段和動力廠中水站作為清潔化生產示崗管理的示范單位,并根據公司安排部署,積極深入開展清潔化生產工作。直煉廠從現場整理整頓清潔抓起,通過對除銅工序熔鉛鍋鍋罩、除銅渣等收塵器升級改造,減少生產揚塵,改善車間作業環境,提高生產現場清潔化程度。精煉廠利用生產間隙,組織人員,對衛生死角、廢舊設備等進行集中清理,對現場設備、工具類物品進行集中統計,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定置,制作標識標牌300余個,使現場環境煥然一新。玉川冶煉廠在“宣傳發動階段”通過給員工發放小紙條、小卡片,編寫順口溜等形式,使員工牢記清潔化生產活動的目的、意義及推行步驟和要求。動力廠對一期加藥間藥劑灌頂部全部采用密閉封堵,避免出現揚塵,有害氣味散發,有效預防職工職業病發生。熔煉三廠通過對底二還原爐鉛口收塵器改造,解決了前床冒煙問題;在脈沖收塵輸灰螺旋觀察孔處加擋灰斗,煙灰不再溢出,減少了地面煙灰拋灑,保證了現場整潔,使清潔化生產持續升級。綜合回收廠、氧化鋅廠現場管理進行創新,制作了專用接渣小車,做到了濕法不濕。
通過清潔化生產管理項目,豫光的生產車間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生產現場提升有了質的飛躍。
環保管理人人參與,還要做好宣傳教育。豫光組織召開環保專題會,學習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兩高關于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以及新修訂的《環保法》等,分析了外部環保形勢帶給企業前所未有的壓力,決定早日行動,早日開展水氣渣的深度治理,變被動為主動。
豫光在內部組織隱患排查,實施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一方面,組織征集年度環保治理項目。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固廢專項檢查、環保設施運行專項檢查等,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豫光也積極參加國家相關會議,宣傳本公司做法和對行業提出建議。豫光參加了國家工信部和環保部、河南省環保廳的多次專題研討會,對鉛鋅銅污染物排放系數、再生鉛污染物排放標準、再生鉛清潔生產標準制定、有色冶煉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控制與管理支撐技術研究、鉛玻璃試點方案探討、危險固廢新增名錄審核等,并通過努力把公司的原生鉛和再生鉛結合的冶煉方法推薦作為國家工信部“十三五”期間的再生鉛必選技術之一。
2015年,新《環保法》的實施對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將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排污費改稅,征收標準提高5倍以上、排放標準更加嚴格、消除和降低霧霾的要求等等,如何合法發展已經成為企業長久正常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如今,環保已經成為懸在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刃直接危及企業生存。豫光把環保設施運行作為生產要素,努力實現環保設施運行精細化。通過運用經濟責任制桿杠,推行精細化管理,達到排污穩定達標,操作精細到位,運行成本逐年降低。
豫光不斷學習借鑒吸收消化環保新技術新工藝并優化使用,力爭從前端最大程度消減污染物產生,使環保轉變為效益新增長點。豫光將建立清潔化生產管理長效機制,完善細節,固化標桿,提高全員清潔化生產素養,使清潔化生產成為企業發展新常態。豫光將不斷增大環保投資和管理費用,把環保投資納入體系管理,在確保環保達標的情況下,最大限度降低環保在生產中所占成本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