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縣職校 余由貴
淺談高中英語情境教學的開展
江西省上饒縣職校余由貴
新課程改革進行過程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素養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隨著情感態度的提出,情境教學受到廣大高中教師的關注和認可。情境教學給高中英語課堂注入了活力,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 情境教學
語言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英語教學不能脫離生活和運用。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實語境應通過行為目標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生活作為教學資源,使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言,在真實的活動、任務中運用語言。本文闡述高中英語教學如何創設相對真實的情境,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使語言接近學生,接近生活,引用學生較為熟悉或能理解的實例,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景,從而豐富和激活背景知識,促使學生用已學知識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既可以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鋪墊,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也可以將新知識直接置于情景中進行學習,使學生更直接、主動進行語言學習活動。我們應依據教材文本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學以致用。教師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教材文本中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從英語學習生活中抓住語言材料的主題范圍,確定學習目的范圍,避免無序性,深入情境教學環境。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提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環節。一節英語課上,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那么這節課是失敗的。不但學生不喜愛英語課就連教師教起來也缺乏激情。更有甚者會導致這節課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的重要保證。
筆者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研究醞釀合適的導入方法。由于方法得當,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被調動起來,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多媒體教學能吸引高中生的教學興趣。筆者把事先做好的教學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這比以往的直白講課有效果,給學生正式的感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此策略涉及利用信息差、制造信息差和信息共享的原則。
信息差本身是一種社會現象,信息共享體現了人的一種普遍心理需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心理需求有意制造信息差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投入交際活動中。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將帶著渴求獲得信息或傳遞信息的心理運用語言。學生在與教師交流信息、滿足心理需求的過程中,學習并獲得語言能力。這種信息差策略可用于聽、說、讀的語言教學活動中。例如,活動一,學生之間講述自己聽到的新聞、趣聞等,利用學生中自然形成的信息差組織交流活動。活動二,學生分頭閱讀教師事先準備的寫有不同信息的字條,然后交流信息。活動三,學生分別閱讀不同的段落,形成信息差,然后交流。其中活動三尤其適合處理篇幅長、信息量大的課文,可以用于大班上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使用信息差策略,從談新聞到評論學生的言語行為,這些都可以貫穿在教學活動中。以上信息差活動的好處在于,它能制造人人渴望了解信息的心理需求,使學生帶著填補信息空缺的渴望接受信息。聽話人既獲得信息,又學會語言。學生渴求獲得信息的心態會促進語言地理解和吸收,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從傳遞信息一方看,為準確完整地表述信息,講述者會盡力發揮語言能力,在聽話人信息反饋的監控下,不斷修正自己的語言,從而以較高的質量完成交際。這種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設置問題情景的原則是不束縛學生的思維范圍,帶有引導學生質疑的功能,以便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上Robots這一課時,筆者在配以許多不同造型機器人的同時,設下以下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robots? 以此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探究發現的能力,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對以上問題學生給了筆者以下回答:I want to know what is robot? How does a robot work? If I had a robot, what would I want him to do? Can robots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以上問題,筆者讓四人小組討論并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對超出教材范圍而一時不能找到答案的問題,學生可以在課后找答案。
除此而外,教師可設計預測性問題。預測指在閱讀前學生觀察插圖、看課文標題、課文出處、協作時間、開頭與結尾,根據獲得的信息預測課文內容。這些做法容易造成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很快將學生帶入情景,以順利進行課文教學。一般可設計以下問題:What is the title? What can you think the text is about? What do you expect the text will tell us? 以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課文的預測能力,從而達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的。
高中的學習與生活緊張而繁瑣,為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教師可以在學校或者在班級開展一些活動。例如,教師可以舉辦一些話劇表演,讓學生將英語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中,為以后的社會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學校可以定期舉辦英語聯歡會,讓大家在整個英語對話中完成學習,把知識靈活的運用起來。一些話劇表演中,教師可以給優秀的話劇小演員一定獎勵,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英語朗誦是一項很好的英語技能,學校在每學期舉辦一次可以幫助學生訓練口語技能,使其把所學英語知識靈活運用起來。
總之,具有真實語境的英語課堂教學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心理真實度。學生參與有心理真實度的活動,使他們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義地使用語言,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有助于解決學生的知識惰性問題。
許毅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ISSN2095-6711/Z01-2016-1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