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張 偉
真愛澆灌心靈之花——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張偉
一些學生會經歷“成長性疼痛”。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如果教師不施以有效引導,有可能引發學生思想消沉、心情抑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案例,分析輔導員學生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用愛心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助推學生健康成長。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輔導員 工作案例
某位學生是一個愛笑的孩子。他與同學關系融洽,學習刻苦。然而,父親工作時突然離世、弟弟退學打工,讓他變得沉默寡言、異常敏感。無論在哪,只要聽到別人談到“爸爸”時,他就以為大家在談論他,眼淚便奪眶而出,使其人際關系很緊張。任課教師反映這名學生上課不在狀態,集體活動不見他的身影。他甚至萌生退學的想法。
此案例反映出學生因家庭變故而產生思想困惑,進而引發其在心理、人際關系、學業等方面的問題。
1.如何幫助這名學生正確認識家庭變故對他的影響,幫助他樹立自信。
2.如何引導這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業觀,使其重新融入集體,回歸正常的大學生活。
1.第一時間溝通,有效思想引導,助其重樹自信
這名學生面對家庭變故的反應強烈。曾一度認為是自己“不自量力”的求學讓原本就低保的家庭雪上加霜,將父親推向死亡,導致弟弟退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筆者通過操場、食堂、校園里的“偶遇”,或是通過約談等方式,在第一時間與其多次交談。
交談時,我們緊挨而坐,認真傾聽。筆者時而遞送紙巾、時而予以擁抱、時而溫和批評,筆者欣慰他的孝順與對弟弟的愛,指出其辜負弟弟忍痛割舍寶貴求學機會成就其學業的良苦用心,希望這名學生銘記父親臨終前讓他繼續完成學業的遺言,振作起來。通過交心談話,這名學生能正確看待身邊發生的事情,感知教師的關懷,重新樹立自信。
2.構建支持系統,愛心幫助鼓勵,回歸溫暖集體
人處于相互關系的社會系統。學生在校期的表現,教師應適時與家長溝通。發現問題之初,筆者與其母親、弟弟積極交流,動員他們幫助他打開心結、減輕思想負擔。筆者號召同學以寬容、關愛之心對待他,打消其擔心大家可能會笑話他、看不起他的念頭。班委、宿舍舍友自發召開會議,共同商定在學習上、生活中幫助這名學生走出困境的對策,引領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以重塑集體歸屬感。筆者積極聯系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教師為其開展心理輔導、助其走出心理困惑,請任課教師多多關注這名學生。筆者與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系,為其申請臨時困難補貼,聯系勤工助學崗位。集體的溫暖讓久違的笑容在這名學生的臉上重新綻放。
3.傳遞教師期望,感恩行動升華
教師真誠的關愛和科學的激勵有助于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和個性的順利成長,是“羅森塔爾正效應”。交流中,教師有意識地向其傳遞期望,通過平時的情感、語言、行為等感染學生。例如,節日里的祝福、生日里的小驚喜、取得成績時的點贊、失敗時的加油鼓勁。點滴關懷成了這名學生努力拼搏的動力,使他的學習、生活、工作全面開花,連續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多次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當他傾情投入社區活動、加入雨花齋志愿服務隊伍、參加博愛青春等志愿服務活動時,我們知道他已經完全戰勝了自我。因為感恩于心,所以感恩以行。
1.真愛可以澆灌心靈之花
溫暖友愛的家庭,有助于成員健康和諧成長。輔導員猶如家長,對學生真誠的情感投入和靈活的方法引導,會對學生的思想進步、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輔導員開展主題班會、我的青春故事交流會、籃球或排球友誼賽、文明雅室評選、文藝晚會、溫暖社區行等系列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教育、文體娛樂和社會實踐活動,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打開心扉、快樂成長。
2.永遠對學生心懷期望
根據“羅森塔爾效應”,教師滿懷期望的激勵、贊美、信任具有滿滿的正能量,能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自我價值。輔導員對大學生合理的、可行的、有挑戰的、可持久的期望,能成為學生直面挑戰、戰勝自我、勇往直前源源不竭的動力,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成長為自尊、自信、自愛、自強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一旦叩開了,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去,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輔導員工作是一項愛的事業。輔導員工作的五年時間里,筆者時刻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像朋友般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答疑解惑。五年的工作經歷,筆者深切地感受到:教師做學生工作,不僅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要“勵之以信、導之以行”。因為,教師用愛心、真情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真愛能澆灌心靈之花。
(本文為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PZY2015C254)
ISSN2095-6711/Z01-2016-11-0136
張偉(1982—),女,江蘇徐州人,現任單位: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輔導員,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