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華 姚婕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402247)
?
高校輔導員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方法和途徑研究
楊云華姚婕
西安工程大學(西安402247)
摘要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對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關懷和短程幫助的一種方式。目前,在校大學生出現心理危機的現象已經不是個別情況,而是具有普遍的意義,應當得到關注和引起重視。分析和探尋高校輔導員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方法和途徑,對于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危機;危機干預;方法;途徑中圖分類號:B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319(2016)01-00070-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加變和發展,高校的學生人數也不斷的在增加,與此同時也伴隨著社會價值日益多元化,社會競爭也日趨激烈,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個人情感等導致的心理問題不斷涌現,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心理危機的高發人群。高校輔導員是與學生聯系最密切、接觸最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最直接的高校管理人員。因此,應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探尋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和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心理危機屬于心理學領域,具有特定的含義和分類方式。心理危機干預就是運用心理學、心理咨詢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對于處于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或者群體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全方位的心理指導,以幫助他們平衡已經嚴重失衡的心理狀態。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調動處于危機之中的個體自身的潛能,使其心理危機癥狀得到緩解和消失,并恢復或重新建立危機爆發前的心理平衡狀態。
1.1心理危機的含義
在心理學領域所謂的危機是指人類個體或者群體無法利用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和以往應對機制,對待突發事件和遭遇的一種狀態和過程。
1.2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分類
當前高校大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危機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情境性危機(situational crisis),是個人無法控制或預測的突發或超常的特殊應激事件。這種危機不僅帶給人帶來外在的災難,而且給人心靈造成巨大的創傷。當事人有強烈的負面感受和體驗,有時因無法承受難以言說的痛苦而出現心理解體和異常行為。
二是發展性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是個體在正常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個體對身體或生活環境急劇變化或加變過程中無法應對的挫折。在人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自己和環境間的變化,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發展性危機,每個階段的危機就是一個加折點。大學生以自己原有的方式面對和處理這些危機時,可能會導致各種問題的產生。
三是存在危機(existential crisis),是一些人生重要的根本問題的出現而導致個人內心的沖突和焦慮。
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之前,首先要了解產生心理危機的主要原因。目前,隨著校園里90后、00后獨生子女學生的增多,學生中存在心理失衡狀態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將產生心理危機的原因進行劃分,基本可以分為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兩大類。
2.1學生個人因素
學生個人因素導致的心理危機狀態是內因,主要是由于自己個性缺陷、承受能力弱、或者自我認同程度低等原因造成的。個性缺陷,是心理危機作為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與個體長期所處的生活環境及先天性格有密切的關系。初涉社會的大學生,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都處于膨脹期,對人生、對事業充滿了美好理想,對友誼、對愛情充滿了純真的渴望。他們有相當強烈的自強、自立、自尊意識,但是對父母、家人又有較大的依賴性,社會經驗比較貧乏,生活閱歷相對膚淺,使他們對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嬗變和沖擊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當看到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反加時,他們心理就很難承受,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從而導致一些心理危機事件的產生。
2.2社會外部因素
隨著社會的變革、信息化的迅猛發展,高校校園已經和社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了。社會上各種現實的問題對大學生也產生的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這也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危機的主要原因。
社會整體大環境的變革。進入信息化時代,大學生要經歷來自政治、經濟、法律、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變化。現代化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信息瞬變、經濟繁榮,知識爆炸,社會進步加快了大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步伐,國際間科技、經濟、人才競爭日益激烈,一系列歷史重任落在了這一代青年身上。他們富有時代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國家對社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擔負著個體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雙重使命,因此也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客觀環境壓力和越來越多的社會心理的刺激。
大學生肩負著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大責任,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加強危機干預和管理,對于維護高校穩定、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中,高校輔導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的應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干預:
3.1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
應該加強心理知識宣傳和輿論引導,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心理問題,擺正觀點,進一步明確,心理疾病如同身體疾病一樣,也是需要進行治療的,同時加強心理咨詢輔導機構的建設,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減輕心理壓力。
3.2建立心理危機預警機制
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系統,是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危機,理性處理心理危機,把握心理危機初期的狀態,及時幫助學生疏導危機,幫助學生獲得內心良好的發展的一種預防惡性危機事件爆發的管理模式。
3.3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
在確定學生心理危機狀態后,輔導員應及時采取有效的監控措施,啟動心理危機預案。可以有以下三種方法進行積極有效干預,一是建立信息反饋體系。在問題學生的班級中選擇一個或幾個學生作為信息聯絡員進行監控。聯絡員最好選擇班干部或者黨員,對他們進行短期培訓,做到一有異常情況可以第一時間告訴輔導員。二是尋求專業技術支持。與學校或者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治療機構聯系,根據評定情況采取直接干預或側面防范等措施。三是挖掘和優化各方資源。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不是任何一方單方面可以勝任的,應該動員其親屬、朋友、同學等各種社會資源,實施社會心理支持和援助,以消除其孤獨無助感,使其產生對家庭、親友和生活的熱愛,增強生活的信心,加變心理狀態。
3.4做好危機干預后的跟蹤
學生心理危機的徹底解除是一個緩慢、持久甚至反復發作的過程,當一個學生心理危機成功干預后,作為輔導員還要做好后期鞏固和跟蹤工作,避免心理危機的復發。此時,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其他同學和心理危機得到緩解的同學積極接觸,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給與更多的關心、關懷和關愛。同時,也要叮囑班級干部、宿舍同學,對該同學進行密切監護,避免心理危機的再次復發。
高校輔導員作為學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同齡人、知心人,最能體會到大學生所面對的壓力,面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問題,輔導員要做到引導教育與預防教育相結合、早期預警與危機干預相結合、積極干預與后期跟蹤相結合,分清原因,積極干預,幫助大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宋清華.論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41-43.
[2]曾保春.高校輔導員參與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再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0(6)105-107.
(責任編輯: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