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鋒
摘 要:在現代社會中,科技不斷發展,國際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隨著國際文化交流和國際貿易的逐漸增多,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水平外語口頭交際能力的人才越來越成為時代的需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打基礎的時期,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尤其是學生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222
英語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要求包括: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明確提出了培養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培養初中學生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又是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頻繁,生活節奏的加快,又對人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初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十分重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方式,激勵學生開口說,大膽說,讓學生順利地展開交際和交流。
口頭交際能力包括聽和說兩種形式,但是傳統的外語教學很少重視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了高分低能的現象。下面我總結了一些自己在教學中常用的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希望能對諸位同仁有所裨益。
一、聽說并重,加強交流
聽和看是說和寫的基礎和源泉。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該采取聽說結合的教學方式,以聽和說為核心來進行教學活動。課堂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陣地。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例如,開篇導入,回答問題,口頭復述,小組討論等,同時使學生養成認真聽講、流利表達的好習慣。
例如,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我與學生展開了對話。課堂伊始,我就拋出一個問題:“Long time no see boys and girls. Did you enjoy your summer vacation? Where did you go?”假期中學生去了不少地方,要說的話自然很多:“I went to see the Yellow River”“I visited my grandma in the country”...教師還可以再挖掘學生所提供的信息,與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對話。在對話完畢之后,教師還可以再讓一名學生用第三人稱復述:“She / He went to...”,這樣在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學生也會認真聽,積極消化同學所說的信息,可謂一舉多得。
二、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說的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階段,但是他們仍然喜愛形象、活潑的教學氛圍,單調、枯燥的教學只會讓他們反感英語課堂,閉口不說。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創設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教學情境,它的運用將口語交際教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對于提高學生的說話興趣、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制作多媒體課件,“看圖說話”
生動的圖片、悠揚的音樂,遠遠勝過枯燥的口頭描述。在讓學生敘述一個故事或旅游勝地時,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幻燈片或視頻,作為學生的參考,這樣學生眼前有景,才能言之有物,才不會出現“掉根針都能聽到”的沉默和寂靜。
還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為例,教師在課前準備好一些高山、大海、村莊、城市的圖片,讓學生對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有所觸動,引發同感,這樣學生在說起“went to somewhere with someone”時會更加流利,生動活潑地進行聽說訓練。
(二)模擬情景,提供例句
鑒于初中生的閱讀量有限,所以他們在表達時可能受限于單詞、句型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常用的口語交際句型,并配以圖畫,增加趣味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關注度,看得多了,聽得多了,說的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提高。這樣也可以訓練學生由說一句完整的話到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再到兩個人流利地對話。
如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教師可以出示基本的對話句型:
S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2:I went to the mountains.
S1:Did you go with someone?
S2:Yes, I went there with my family.
S1: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S2:Yes, its very beautiful. Where did you go?
...
有了基本句型的提示,學生的交流障礙會大大減少。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為學生總結一批常用的、地道的句子,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呈現出來,增加學生的口語素材積淀。
三、設置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現代英語教學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把傳統教學理論的優勢和現代教學的長處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在真實場景下,以明確目標為導向的語言交際活動。任務型教學提倡“在做中學”,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參與教師設計的任務型活動中認識語言、運用語言,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分析發現問題,歸納知識,感受成功。
如學習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之后,我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任務:調查統計十位同學假期都去了哪,并整理制作成表格。調查全程要使用英語交流,不能出現漢語。課堂頓時熱鬧起來,除了這節課主要練習的句型外,還涉及很多其他的知識,如剛剛碰面的問候(hi/good morning),打擾別人時候的歉意(excuse me/ Im so sorry to disturb you/may I ask you a question),感謝別人配合之后的禮貌用語(thank you for your time/thanks a lot)等。這不僅僅是純粹的沒有摻雜情感因素的問與答,而且是一場小型的社會化的活動,“交際性”在任務型教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樣的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增加他們之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四、小組合作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應提倡多種學習模式,尤其是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合作研討。口語交際需要多人的參與,而教師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與全班學生都互動一遍,所以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合理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在進行角色扮演、問答練習時學生可以在組間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學生也可以很容易產生共同話題,討論就可以很順利地進行下去。當然,教師也需要進行一定的指導,避免討論偏離話題,也可以在學生產生表達困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參考文獻:
[1] 張文欣.淺談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
[2] 羅彩玲.通過任務型語言教學提高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2006.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