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晶
?
納稅籌劃在造船企業中的運用
文/周晶
摘要:造船業是我國船舶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還不是造船業的強國,但是已經成為世界造船業的大國。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步伐放緩,我國造船業出現了過剩的現象,因此造船企業要開源節流,進行內部挖潛,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而納稅籌劃是通過運用合法手段,來減輕納稅人的稅負負擔,從而實現納稅最低的目的。造船企業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通過合法避稅,降低稅負成本,從而可以有效的增加利潤收入,提高造船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分析研究納稅籌劃在造船企業中的運用,已經成為我國造船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納稅籌劃;造船企業;合理避稅
納稅籌劃主要是指企業在遵守稅法規定前提下,利用稅法規定和納稅人合法權利,達到減少稅負成本目的,通過對企業經營、投資、生產、物流、交易等各環節進行統籌安排開展的稅務謀劃活動。造船企業是制造加工型企業屬于一般納稅人,因此必須繳納企業增值稅,造船企業納稅籌劃是指在遵守國家稅法基礎上,對本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統籌安排,以達到壓縮企業稅負成本的目的,最大程度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納稅籌劃以減少企業稅負成本為目的,因此納稅籌劃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利潤,造船企業能夠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那么必然能夠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從而提升了企業的經營效益;造船企業納稅籌劃是建立在財務會計管理基礎上的,它有利于促進造船企業財務制度健全和完善,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使造船企業經營管理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說,造船企業納稅籌劃能夠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成功的納稅籌劃必然是建立在戰略發展角度上的,要求企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主動把握機會,根據市場競爭形勢變化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和思路,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納稅籌劃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納稅籌劃貫穿于造船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在追求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還要兼顧社會效益。納稅籌劃對造船企業來說,既有利于規范企業納稅行為,而且還可以合理避稅,為企業增加收入。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納稅籌劃工作。在法律范疇內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
我國造船企業在解決產能過剩的同時,還要積極的提升市場競爭力,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造船業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對當前造成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便為造船企業合理避稅,規避納稅籌劃風險提供幫助。

(一)納稅籌劃目標不明確
當前在不少造船企業內部,對于納稅籌劃的目的和意義并不十分了解,特別是一些造船企業對納稅籌劃的目標不明確,造船企業經營管理者往往對納稅籌劃存在多個誤區,總是把企業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相提并論,企業納稅籌劃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一個什么目標,都需要企業進行明確,只有這樣才能規范造船企業的納稅行為,更好的進行納稅籌劃。可惜的是造船企業經營管理者由于對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掌握不夠,對納稅籌劃的目標并不十分明確,從而造成企業財務人員不能從納稅籌劃上來規范企業財務活動,也不能科學、合法的進行納稅籌劃。
(二)納稅風險防范意識不夠
2014年1月1日起執行的《關于防范稅收風險若干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是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共同簽發的,旨在規范企業在享受增值稅稅收政策上,出現人為或故意的偷漏稅現象,造成稅收風險的發生。造船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要避稅,就要采取納稅籌劃,隨之而來的是納稅風險,如:造船企業在采購、銷售過程中必須簽訂相關的經濟合同,而合同就會隱藏著納稅風險,合同中的對價格條款約沒有約定是含稅價格還是不含稅價格,就會使企業多繳納稅費;另外合同中的約定條款與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相悖從而承擔多繳納稅負的風險。這也是影響造船企業有效運用納稅籌劃的問題所在。
(三)納稅籌劃方法簡單,靈活性差
造船企業納稅籌劃必須是一項完善的系統工程,要根據本企業增值稅納稅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納稅籌劃實施方案,但是就目前造船企業納稅籌劃而言,很多企業并沒有在法律范疇內制定靈活的、全面的納稅籌劃方案,還是簡單的沿用一些傳統的納稅籌劃辦法,造成納稅籌劃方法簡單,不靈活。
(一)納稅籌劃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造船企業納稅籌劃的目標要實現企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整體利益最大化包括兩層意思,一是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二是企業社會利益最大化。所以,造船企業整體利益既包括企業減輕稅負得到的經濟效益,又包括企業在市場中樹立的品牌形象等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社會利益。因此,造船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首先對國家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要進行仔細的研究,在國家法律法規基礎上針對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企業的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方案,這樣既能夠為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而且還能夠避免產生偷稅漏稅的行為。由于企業的發展是長期的過程,所以在制定納稅籌劃時要處理好企業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兼顧企業各個部門的發展。而且在具體實際工作中要兼顧多稅種之間的關系,從造船企業發展的需求出發,立足企業自身資本的收益情況,提高企業整體經濟利益最大化。
(二)提高納稅籌劃風險防范意識
造船企業在納稅籌劃時必然要面對來自籌劃的風險,一旦不能夠充分運用法律來合理避稅就會成為偷稅、漏稅,從而給企業帶來風險,因此造船企業經營管理者在納稅籌劃前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稅法的有關規定,提高防控納稅籌劃引發的各種風險,使納稅籌劃得到順利實施。造船企業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納稅籌劃專業人才隊伍,另一方面還要利用好信息和網絡技術,在此基礎上以財務部門為主導,建立起一整套防控納稅籌劃風險的管理系統,對造船企業經營管理中與稅法相抵觸的納稅籌劃剔除,對采用的合理的納稅籌劃進行實時監控和跟蹤管理,當預測納稅籌劃存在風險時可以第一時間向企業經營管理者發出警告,停止納稅籌劃活動。
造船企業在納稅籌劃上還要提高全員納稅守法的思想意識,對由于納稅籌劃而可能引發的偷稅漏稅現象堅決抵制,而且企業要鼓勵職工在購買貨物、消費使索取增值稅發票或可以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從而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稅款的支出,起到避稅的效果。因此造船企業要使納稅籌劃得到最大限度的實施,就要從提高納稅籌劃風險意識入手。
(三)完善納稅籌劃方案
隨著國內增值稅納稅制度改革不斷深入,通過采用合法避稅手段降低稅負成本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重視的經營問題。企業作為社會納稅主體,必要重視納稅籌劃工作,通過合法避稅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造船企業要采用科學管理、投資、理財方法,不斷壓縮企業總體稅負成本,在戰略制定、資本運作、經營策略調整,從而靈活有效的籌劃增值稅納稅活動。具體做法有:
1.增值稅納稅籌劃
由于增值稅的應納稅額等于銷項稅金減去進項稅金,因此能否取得進項稅金,以及取得多少進項稅金,直接決定企業繳納多少增值稅,造船企業對于增值稅的納稅籌劃一方面可以在合同約定中將進項稅金確定,另一方面針對采購的原材料、生產用品以及其他購置的物品都要與供貨方簽訂購貨合同,并要求對方提供增值稅發票,如:鋼材、焊機設備、汽油等,只有最大限度的獲得增值稅扣稅憑證,才能在進項稅與銷項稅進行抵扣,從而降低造船企業應納增值稅額。
當造船企業獲得外商船只生產訂單后,可以充分利用國家有關稅收鼓勵政策來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為支持我國船舶企業出口,國家稅務總局在2004年就出臺了船舶企業“先先退稅后核銷”的支持政策,造船企業可憑出口合同、銷售明細賬等資料,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免抵退稅申報,申請免稅或退稅,造船企業在合同中約定按照每個生產節點要求外商分期支付造船款項,如:開始生產支付30%款項、進塢支付20%款項以及交付使用支付30%等等,當造船企業收到外商支付的款項后,就可以憑借有關手續進行退稅申報,直到船舶出口后,在辦理相關的核銷手續,這樣不但可以使造船企業在建造船只時就可以受到退稅款,解決生產資金,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可以獲得這部分退稅的利息收入。
2.所得稅納稅籌劃
造船企業在所得稅納稅籌劃上要盡可能的通過合理歸屬納稅所得額和縮小稅基以及運用較低的稅率等方式來達到納稅籌劃,特別是會計制度是權責發生制,而稅收征收是以實際發生的數額為征收對象,因此在會計賬務處理上確認收入、稅法上不確認收入的項目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在此基礎上要加強企業的發票管理,造船企業屬于高技術行業,應積極申報高科技企業,從而獲得國家減征所得稅的政策支持,對于造船企業技術轉讓收入,技術研發費用等等都可以通過減免所得稅來實現納稅籌劃。造船企業針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還可以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使折舊率提高,從而有效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從而起到緩繳稅負的作用。
納稅籌劃是一門涉及到企業經營管理、財務、會計核算以及稅務法律法規等多方面,造船企業要配備一支熟悉稅法知識和財務管理的隊伍,在提高納稅意識的同時能夠實現節稅增收,納稅籌劃需要造船企業在國家法律范疇內能夠進行科學的、合理合法的納稅籌劃,這樣既有利于我國稅收事業的良好發展,也有利于造船企業提高效益,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沈祥明.淺談集團公司的稅收籌劃工作[J].經營管理者,2013(15).
[2]徐旭琴.企業稅收籌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5(29).
[3]池伊雷.淺析企業稅收籌劃與風險管理[J].商場現代化,2015(05).
[4]陳莉.企業加強納稅籌劃研究[J].財會學習,2015(17).
(作者單位: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稅收收入突破10萬億大關,如此之巨的稅收收入對于企業而言成本是相對增加的。而我國工商總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國造船企業還有800家,產能過剩和全球造船業利潤整體下降,迫使造船企業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強化內部管理,開源節流,降低產品成本,因此合理避稅以及少納稅就成為造船企業需要認真籌劃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