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虹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廣東 510507)
發展低碳建筑的困境與對策
楊虹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廣東 510507)
近年來,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導致出現惡化的現象,不僅氣候非常異常,就連災害也頻繁發生。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的氣候不斷變暖,有相關的專家表示,是二氧化碳過多導致的,因此,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抵制全球變暖,特別是進行建筑建設時,一定要以低碳為主,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目前低碳建筑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對發展低碳建筑的困境和對策進行了分析。
低碳建筑;建設困境;解決對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也日漸突出,由于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氣候也隨之變化,全球變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大問題,而且受到了國內和國外相關組織的關注。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更要注重低碳建筑的建設。本文對發展低碳建筑的困境和對策進行了分析。
低碳建筑是在低碳經濟的基礎上建設的,所謂的低碳經濟,就是為了緩解氣候的變化,應用先進的技術和相關的政策改變氣候的現狀,它屬于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生活以及低碳技術的總稱。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發展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因為這不僅是對世界環境的一種負責,更是對我國自身發展的一種負責。對于一些發達國家來說,低碳經濟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而且這也將是未來全球化的一種趨勢[1]。
我國的建筑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它對氣候的變化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有相關的資料表明,一些發達國家在建筑方面所消耗的能源占總耗能的30%到40%左右,而我國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大約在28%左右,而且在今后的幾年還會持續上升。另外,我國的建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國的房屋總面積大約在400億平方米左右,而且我國今后的每年還會增加新的建筑面積,大約為16到20億平方米左右,預計到2020年新增的建筑面積可能會達到200億平方米左右。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我國的人們已經逐漸從生存型轉向了舒適型,對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較高的要求,致使建筑耗能增長的更快。而低碳建筑的建設能夠幫助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從而保護我國的環境,節約其他的能源和資源。由此可見,低碳建筑在我國的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當今社會中,低碳建筑的發展已經成為建筑界的趨勢,但是,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下面根據我國的國情,對我國低碳建筑發展的困境進行了分析。
(1)人們參與意識不強
對于我國來說,要想實現低碳建筑的發展,人們一定要先具有低碳建筑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好低碳建筑的工作。因此,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建筑設計師以及物業管理等,要對低碳建筑有充分的認識,深刻理解低碳建筑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現階段低碳建筑的概念還沒有得到普及,社會各界對低碳建筑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導致人們的低碳建筑意識比較薄弱,依然采用高耗能、高排放的生產模式,進而阻礙了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
(2)先進技術的匱乏
首先,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由于先進技術的匱乏,導致沒有相應的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使我國仍然處在高耗能、高排放的時期,從而影響了低碳建筑的發展,加快了更多溫室氣體的排放。其次,沒有完整的監測系統也是影響低碳建筑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相關的數據顯示,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場所中,中央空調的耗能為普通建筑耗能的3倍,由于監測系統的缺乏,不能實時的檢測建筑的耗能情況和碳排放的情況,進而阻礙了建筑耗能問題的
解決[2]。
(3)相關的政策和機制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低碳建筑正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一些相關的政策和機制還不夠完善,政府部門所制定的節能減排的措施主要是針對我國“貧油、少氣以及多煤等方面所造成的能源問題,而且都是以煤炭能源為主,對于建筑耗能方面,沒有健全的機制和政策,另外,在建筑耗能的大量碳排放方面也沒有制定相關的措施來減少碳排放量。因此,由于我國的政策和機制不夠完善,影響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
(4)資金問題
對于低碳建筑來說,還需要有先進的技術做支持,不管我國是從國外引進先進的低碳技術,還是我國的政府和相關機構進行自主研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我國的低碳技術正處在研發階段,一定要有大量的研發成本做基礎。要想建設出符合人們需求的、使人們滿意的低碳建筑,一定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從而采取先進的低碳技術、高質量的低碳材料,為人們建設出良好的低碳建筑。但是,我國的資金比較匱乏,不能根據低碳建筑發展的需求進行投入,進而會影響低碳建筑的進一步發展。
(1)加強人們的低碳建筑意識和參與意識
要想促進低碳建筑的發展,一定要充分發揮政府、人們和企業三方面的作用,加強他們的低碳建筑意識和參與意識,提升人們的低碳覺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節約能源、減少耗能以及碳排放量的重要性,促使他們積極參與,以身作則,每個人都自覺行動,為低碳建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政府應該加強全球變暖危害以及低碳經濟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氣候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使人們能夠積極應對環境變化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加強低碳建筑經濟意識,形成全民低碳綠色生活的方式,一同推進低碳建筑的發展。
(2)開發和利用先進的低碳技術
首先,在低碳建筑的發展過程中,應該集中力量開發低碳建筑所需的先進技術,比如小型風力發電技術、水資源再生利用、高效冷卻技術、地熱技術以及太陽能技術等;其次,加強開發低碳建筑所需的材料,在建設時,應該盡量采用低碳的建材,在建設中使用低碳技術,實行就地取材,避免運輸過程中碳排放量的增加[3];再次,實行碳捕捉工程,加大力度發展碳捕捉技術,積極開發建設森林、綠化以及濕地等生態系統,加強森林的碳匯量,應用生態系統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優化人們生活的空氣;最后,建設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監測系統。對于低碳建筑來說,應該建設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檢測評價系統,從而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檢測,如果發現問題,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避免出現耗能高的問題,能夠將能源消耗量降到最低程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制定低碳建筑的標準,調整建筑的結構
在低碳建筑中,不僅包括建筑材料和建筑理念,還涉及到建筑設計和建筑的耗能形式,對其都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并且使用終端產品的形式對建筑進行適當的調整。我國應該加強低碳建筑標準的設計,從而適應建筑市場和能源市場,優化競爭的環境,以低碳建筑的形式來促進建筑業的轉型。利用輕質的建筑建材,尤其是廢棄物的保溫建材;重視建筑構件和材料使用的可再生性、本土性以及易得性,確保整個建筑符合當地的環境,方便對其進行維護,進而提高低碳建筑的持續發展。
(4)促進低碳建筑的融資途徑
在低碳建筑發展的困境中提到過,資金問題時阻礙低碳建筑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要想解決資金問題,必須要加強政府的投資,從而引導人們進行民間投資,激發人們的積極性。這樣可以利用少量的政府投資,調動巨大的民間投資,而且還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從而促進了低碳建筑的發展,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的建設中,低碳建筑的建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這場關乎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等革命浪潮中,要想實現低碳建筑的建設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對策,加強人們的低碳建筑意識和參與意識,充分開發和利用低碳先進技術,制定低碳建筑的標準,調整建筑的結構,促進低碳建筑的融資途徑,實現低碳建筑的良好建設,改變全球變暖的現狀,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
[1]王瑢.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19:162-163.
[2]孔祥姝,紀明.中國低碳建筑發展的對策研究[J].吉林水利,2013,05:23-26.
(責任編輯:文婷)
G252.2
A
1003-3319(2016)04-00018-02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4.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