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偉 衣海永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團委(濟南 250103)
高校建設“創新型”學生黨支部行動研究
范紅偉 衣海永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團委(濟南 250103)
高校黨組織是黨建工作的創新力量,是建設創新型執政黨的智囊團,是對理論創新、服務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催化劑。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高校大學生是先鋒力量,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黨員隊伍,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在支部創新工作中發揮作用。要把建設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和高校教育規律相結合,產生新穎性、獨特性和價值性的創新觀念;要以大學生黨員的素質培養為目標,打造學生黨支部校園文化品牌;要把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作為支部創新教育活動的主線,形成良好的傳幫帶氛圍。高校應注重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積極開展行動研究,為建設創新型執政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素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保障。
創新型;學生黨支部;行動研究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創新是保持黨的生機與活力的有效途徑,黨組織建設需要適應新形勢,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培訓模式。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中,對高校發展黨員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對大學生黨員素質教育和基層黨支部建設模式創新思路,不斷提高黨員素質,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優秀黨員人才。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是本科層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在高?;鶎狱h組織建設和大學生黨員素質教育中做了大量的行動研究。部分基層黨支部也將“創新型”黨支部建設作為支部建設的總體目標,開展了一系列主題突出、立意鮮明的品牌活動,不斷探索符合大學生實際的創新型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思路。
只有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加強黨對高校發展的領導,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才能辦好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才能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才能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一批又一批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基層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理論創新和服務創新的助推器。在高校黨員發展工作的新常態下,學習型、服務型黨支部是建設創新型黨支部的有力保障。如何提高學生黨支部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鋒作用,提高支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是擺在所有高校學生黨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積極推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創新,將高校中的優秀分子吸收進黨組織,是保證黨的事業興旺發達,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策略[1]。
綜上所述,建設創新型學生黨支部,能夠積極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對于校園文化、學風養成、服務社會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起著積極的思想引領和行動引領作用。
2.1 創新黨員教育模式研究案例
(1)學生黨員視角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活動(見表1所示)。
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以當代大學生黨員的視角,通過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活動。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支部活動,生動形象地向廣大團員青年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重點突出體驗和實踐?;顒咏Y束后,支部成員將活動成果匯總,融入到后期黨課的教學過程中。
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關鍵詞為主題,通過不同形式的創新實踐活動,以學生黨支部為主體,發動廣大團員青年,參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行動中去。通過教育實踐,讓更多的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骨干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實踐中產生正能量、匯集正能量、傳播正能量,吸引更多的團員青年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參與中實現價值,在體驗中培養品質。通過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黨員以及廣大團員青年的愛國熱情,培育家國情懷,促進
學風建設,倡導良好的校園文化。

表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活動
(2)“自助式”黨課
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創新黨課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開設“自助式”黨課。以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為主,自主選題備課,走上講臺,共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體會。
“自助式”黨課是高?;鶎狱h組織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的創新嘗試,讓學生黨員都能有機會走上講臺,講述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體會,使其他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得到啟發并引起共鳴。通過創新,改變傳統的黨課教育模式,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黨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將理論教育的內在要求轉化為黨員的實際需求,提高黨課教育的學生參與度,促進學生黨支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提高學生黨支部的生機和活力,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凸顯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
2.2 以創新創業為驅動的創新型黨支部建設研究
(1)創業教育,黨員先行,培育校內優質創業項目
設計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將創新創業工作與學生黨建緊密結合,倡導依托專業、教師參與、以學生為主、市場化運作的理念,根據專業特點,鼓勵學生黨員以項目化的形式主持或參與創業實踐項目。同時,學生黨支部也將創業教育納入到學生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由學生黨支部委員總體負責,定期開展政策宣傳、項目申報審批等。鼓勵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創業項目的申報和實踐,將此項工作作為黨員考核和推薦入黨的重要指標[2]。
(2)創新管理,黨團共建,開展支部創新項目申報
為將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落實到實處,發揮團支部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增強團支部的凝聚力,強化班級管理,營造良好學風,設計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以創新創業為驅動,指導各團支部開展“團支部創新項目申報”。
要求申報項目應結合學院學生工作的實際,緊緊圍繞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專業技能鍛煉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新規律、新方法和新途徑,將團支部創新活動團隊化、項目化,提升學院學生管理的新水平。項目申報類別: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公益活動、社會實踐調研、專業實踐與創新。
學院黨總支要求班主任和專業教師要作為項目的指導教師,帶領學生積極開展論證和調研。學院黨總支組織校內專家對申報的項目進行評審,分為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并給予經費扶持。學生黨支部對各團支部項目的運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定期組織召開項目運行通報會,匯總項目運行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個別指導和幫扶。
(3)支部引領,資源整合,成立大學生創業聯盟
設計藝術學院校內創業項目眾多,學生黨支部負責創業項目的審批、監督和管理。為使眾多創業項目能夠健康持久的發展,學生黨支部經過對各創業項目的調研和座談后,成立了大學生創業聯盟。該聯盟在學生黨支部指導和管理下,由各校內創業項目負責人和項目主要骨干人員作為會員組成。
大學生創業聯盟的功能:鼓勵項目聯合,整合優勢資源;促進項目間的交流,共享成功經驗;開展創業實踐教育,營造良性創業氛圍;服務學院師生,助力校園文化建設等。同時,大學生創業聯盟還負責項目申報、審批,為學生提供培訓交流和社會兼職服務。
3.1 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建設要重視黨建帶團建
黨建帶團建關鍵是“帶”,核心在“建”。新常態下,國家重視創新創業,高校也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資源配置等諸多方面進行配套保障。高校黨建工作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爭取政策和資源,創新學生黨支部建設模式,通過制定有效機制,開展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在“帶”的形式上要主動適應社會和人才發展需要,不斷突破常規,推陳出新。基層團支部作為黨支部建設的重要力量支持,要緊緊圍繞黨支部的建設思路開展支部活動。黨建工作面對的主體是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團員干部,而團建工作面對的主體則是廣大團員青年,兩者面對的主體
在政治素養、綜合素質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要注重發揮優秀團員干部的力量,把黨建工作中的創新觀念和創新思路運用到團建工作中,創新基層團支部建設模式,倡導黨員帶團干,團干帶團員,發揮學生黨員的傳幫帶作用[3]。
3.2 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建設要與高校教育規律相匹配要把建設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和高校教育規律相結合,圍繞學科專業特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因材施教,用其所長,產生新穎性、獨特性和價值性的創新觀念。建設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培養學生黨員創新創業能力,重要的環節在于政策的爭取和平臺的建設。學校二級黨委或黨總支要為學生黨員創新創業教育爭取多方面資源,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文件,整合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實驗室和師資等辦學資源,創建專業依托、資源支撐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1)要以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結合當前不斷創新支部活動組織形式,以點帶面,擴大支部活動的影響力,打造學生黨支部校園文化活動品牌。
(2)要把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作為支部創新教育活動的主線,發揮主觀能動性,將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作為支部活動的重心,努力挖掘黨員和團員中的正面素材,樹立典型,學習典型,形成良好的傳幫帶氛圍。
(3)高校應重視新常態下學生黨支部工作模式的創新,要科學制定政策,鼓勵開展行動研究,為建設創新型執政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優秀素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保障。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3
[2]李源潮.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建設[J].求是雜志,2008,(4):9.
[3]史文芬.基于時代特點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9):104.
(責任編輯:興安)
D26
A
1003-3319(2016)04-00062-02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4.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