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創新素質培養的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策
董紅生,劉青,林娟
(蘭州工業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摘要:在創新素質培養視野下,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論文在界定了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內涵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結合我院的實際舉措,探討了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對策,對于推動應用型工科學院的創新素質培養和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自主學習;對策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和民族的核心競爭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國家人才戰略的核心。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大學生掌握先進科學技術,打造創新人才的必備要素。應用型工科院校承載著未來工程師培養的重任,在創新素質培養視野下,探討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于創新人才的塑造及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內涵
創新素質是指人在從事創新實踐活動中,通過精神和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品質與素養,是人的眾多素質的一面,其基本要素包括創新知識、創新人格、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四個方面[1]。創新知識是人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各種知識儲備,創新活動實質上就是對知識的運用、轉化及整合的過程;創新人格是人的創新精神在個體心理層面的積淀,它是一種穩定而持久的個性心理特征;創新意識是人根據社會和自身發展的需要,自覺地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是人的意識活動中一種積極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狀態;創新能力是人在創新活動過程中,綜合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和經驗進行的有目的創新行為,表現為一種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發明新技術、形成新產品的能力。這四個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聯,并統一于創新實踐活動之中。
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科特點決定了他們將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最具潛能、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生力軍[2]。其創新知識獲取是創新素質培養追求的目標,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豐富的人文社科知識,以及掌握了研究領域的大量前瞻性專業知識后,才能在創新活動中觸類旁通,迸發靈感。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創新人格塑造就是要培養其健康的心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韌的意志品質,以及樹立自主研究學習的自信心和踐行理想的決心。創新意識決定了人們對于創新活動的認識水平,必須激發應用型工科大學生求知欲和敢于批判、敢于嘗試、敢于獨樹一幟的創新意識和行為。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要讓其勇于擺脫定向思維、機械思維和從眾思維的方式,獲得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創新實踐能力是創新靈感產生的源泉,是衡量大學生創新水平的尺度標準,對于提高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創新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2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影響因素
促進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必須強化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以“自我導向,自我控制,自我反饋,自我評價”為主的學習活動,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影響因素眾多,各因素之間又是互為因果,相互影響[3-4]。
影響自主學習效果的內在因素主要表現在學習意識、學習目標、學習策略及學習品質等諸多方面。通過對我校學生的調查發現,應用型工科大學生雖然對自主學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學習活動過分依賴教師,常常處于教師“牽著走、推著走”的被動地位,很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主動反思,學習缺乏創新性。

學習目標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導航,并監控學習過程與評價學習成果。應用型工科大學生雖然面臨學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興趣不濃,加之工科課程的學習并不輕松,很多內容枯燥難懂,使很多學生學習出現倦怠,不愿意花更多精力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這些都反映出學生對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認識不足,缺乏目標驅動力。
學習策略的運用是成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工科大學生的學業繁重,課內外自主學習必須講究策略。工科課程實踐性較強,自主學習不能一味的啃書本,要結合實踐來加深理論的理解,應將實驗室作為自主學習的重要陣地。目前,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和效果不佳,與其不善于應用學習策略,學習的盲目性、隨意性較大,不善于抓住工科學習的特點,不重視理論和實踐融合等因素不無關系。
學習品質主要涉及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學習過程中的自控力、情緒狀態及意志強弱等方面。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普遍較低,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控制力較弱,甚至處于完全自我放任的狀態,學習缺乏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極易受消極情感狀態的影響。
外在因素是指學生與外界相互作用的因素,包括學校環境、教師教育觀念、同學影響、網絡環境及課程設置等諸多方面。功能完備的校園建設、良好的校園風氣、豐富的輔助學習資源是成功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外部條件。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態度及教學方法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敬業、學術水平高的教師能及時點撥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學的自主學習行為和成效,具有重要的榜樣示范作用,能瞬間點燃自主學習的熱情。網絡環境是學生獲取自主學習素材、解決學習困惑、探討學習心得、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自主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應用型工科院校的課程設置體系一定要合理,要把握好理論的度,更要突出實踐教學的作用。目前,應用型工科院校很多都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興院校,文化底蘊不夠深厚,學生的自主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不夠重視,沒有建立完善自主學習教學體系,課程安排沒有充分考慮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多實踐環節無法開設或處于“紙上談兵”的無效狀況,這些外在的客觀因素都是極大地制約著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
3基于創新素質培養的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策
自主學習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石[5]。因此,培養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于提高其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筆者結合我院在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方面的實踐經驗,針對如何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以下討論。
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切實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在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具備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自主學習能力。
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勇于擔當主導角色。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既是學習的引導者,又是學習的設計者,同時還是學習的監督者、評估者和心理情感的疏導者。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必須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既要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又要做好任務節點控制。要從知識傳遞角色,轉換為知識引導和設計角色,積極幫助學生開發個體潛能,激發自我創新能力。
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必須將“單向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轉變為以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新模式。要依據應用型工科課程的特點,針對性地設計課程講授方式,突出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余留課堂討論時間,為學生創設自主討論學習空間,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訓練。對于繪圖繁瑣、工程應用背景強的課程,要融入多媒體和計算機仿真教學手段,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和吸引力,通過展示各種圖片、動畫及仿真演示,讓學生體會到理論在實踐中應用,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勵創新思想的產生。要大力改革實踐教學體系,減少驗證性、程序化的實踐項目,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踐項目,對于項目實現不做過多限制,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案完成項目設計,充分發揮實驗室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自主學習中的促進作用。
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校要積極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搭建平臺。必須進一步完善圖書館功能,增加專業書籍的藏書和圖書查詢設備,延長閱覽室的開放時間,設立專門的自主學習輔導室,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指導、交流和討論場所。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網絡化教育資源。教師要努力打造校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完善課程教學的電子教案、CAI 課件、測試樣題庫等電子文檔,以充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所需的各類學習素材。要大力推動以科技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為代表的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開放實驗室,成立各類科技興趣小組,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創造各種有利條件。
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是工科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在需要和行為驅動力。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必須深入了解所學專業,并充滿興趣,才能完全投入自我創新學習之中;必須注重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合理分配時間,善于進行協作學習,避免陷入自由學習、自己學習等自主學習的誤區。
近年來,我校電氣工程學院教師積極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揚棄傳統教育理念,將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作為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特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學院經常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專題討論會,明確教師和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與分工,組建重點課程學生自主學習的三人導師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學院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鼓勵教師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勤思考、多實踐,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案,準確把握教學重點,積極推行仿真教學,組織形式多樣的討論課和習題講評課,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和機會。提倡教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堅定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學院大力倡導教師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先后完成了“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考試方法改革,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仿真教學研究與實踐等20余項教改項目,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和多門省級、校級精品課程,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等各類各級學科競賽,對取得優異成績的指導教師和學生給予大力表彰。總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下,我院大學生科技創新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也為應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4結語
應用型工科大學生是未來工程技術人才的后備軍,肩負著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培養應用型工科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必須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廣大教師和學生必須身體力行地融入其中才能見到成效。本文結合我院的一些實際舉措,探討了提升應用型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關對策,意在推動應用型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創新型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 閻國華.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2.
[2] 呂遊.理工科大學生創新素質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3.
[3] 李高升,黃紀軍,劉繼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思路與方法[J].中國電力教育,2014(9):151-152.
[4] 董紅生,李建民,張總.大學生自主仿真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4):44-46.
[5] 高井祥,張茂銀.自主學習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8):9-10.
(責任校對謝宜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6)01-0081-03
作者簡介:董紅生(1968-),男,吉林東豐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
基金項目:蘭州工業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仿真教學研究與實踐”(JG201323)。
收稿日期:20150603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