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靜
摘 要:檔案事業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檔案是在各種階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戰略資源,檔案作為一種原生的信息資源,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因此作為檔案工作者要不斷學習知識,掌握信息技術為檔案工作服務。
關鍵詞:檔案管理;重要性;科學規范
1 什么是檔案
檔案是指在各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是領導決策的依據,是對工作查考的憑據,也是科學研究和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的可靠資料,因此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對于管好用好檔案,充分開發利用資源起著重要的作用。
2 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識
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檔案法》及《檔案實施辦法》,是提高檔案法治意識,實施依法治檔的有效措施。普及檔案法律知識,學會用《檔案法》及《檔案實施辦法》的有關條文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用法律手段來規范檔案管理工作。檔案事業的發展,必須靠法治作保障,運用法制、法規保護檔案工作。科學規范的管理檔案,是衡量一個單位業績與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檔案記載著這個單位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對研究本單位的經營業績和科學發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是進行科學分析,揚長避短,制定發展方向的好教材。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不斷地更新檔案管理理念,勇敢探索和嘗試新的檔案管理工作,以全面、真實地反映本單位整體發展。
3 檔案的收集歸檔工作
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是進行檔案工作整體建設最基本的保證。總體說,要做好“三定”、“三主動”,“三定”是布置工作要定人、工作內容定要求、完成工作定時限;“三主動”是明確歸檔范圍要主動,業務聯系要主動,服務指導要主動。具體講,一是嚴格執行文件登記制度和立卷歸檔制度。加強與業務部門間的聯系合作,落實檔案歸檔管理規定,提高檔案收集的完整率;二是加強對零散文件資料的收集,避免失控和遺漏;三是做好專門文件資料和專項活動資料的收集工作。四是加強檔案人員自身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提升資料歸檔整體工作質量。
4 做好檔案的保密工作
所謂的秘密,是與公開相對而言的,是指企業或個人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為保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隱蔽、保護、限制,不讓外界客體獲知的事項的總稱,它具有隱蔽性、莫測性和時間性的特征。有秘密才會有保守秘密,檔案保密工作既是檔案管理的工作內容,也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現行文件、資料保密的延伸和拓展,檔案保密強調在一定期限內對分級秘密檔案安全保存的作用。檔案管理人員要認真執行《檔案法》與《保密法》,切實加強檔案保密管理,嚴防在檔案使用過程中出現丟失、泄密的保密。
首先,要確保檔案室環境的保密性。檔案室屬保密要害部門,檔案庫房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單獨興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往往將庫房附設在機關辦公樓內,不是任何一間辦公室都可以用作庫房的,從檔案保密的角度來看,不宜將庫房設在辦公樓的不能設在頂層與底層,還應盡量做到庫房與辦公室分開,庫房與閱覽室分開。庫房門窗應專門加固,以防盜竊,檔案庫房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指定嚴格的庫房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一律禁止入內,鑰匙要專人管理,檔案管理人員在辦公場所工作時要做到門開人在,人離門鎖。杜絕因疏于防范而導致竊密、泄密事件的發生。要配備鐵質檔案密集柜,做好防火、防潮、防蛀等工作。實踐證明,檔案庫房的科學管理,是做好檔案保密、維護檔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其次,要確保檔案管理制度的科學性。維護好檔案的完整與安全,這既是檔案管理的基本任務,也是保管檔案的根本目的。要制訂與完善人事檔案管理的各項制度,如閱覽制度、外借制度、復制制度等,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級別的利用人員確定不同的利用權限,規定不同的審批手續,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要做到對檔案保管工作有條不絮、有章可循、有目可查,檔案排架整齊規范,保管的檔案不壞、不丟、不散、不亂。對已經破損的檔案,要及時搶救。不丟,就是使檔案絕對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檔案遺失或被竊,不僅保證檔案實體安全,也要保證檔案內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檔案的保管相對集中,不致因檔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檔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檔案損壞或丟失等嚴重情況。不亂,就是要求檔案保管工作有條不紊,檔案排架整齊規范,有規可循,有目可查。
檔案保管人員要持之以恒,時刻警惕,防止檔案的損壞,確保檔案的安全,為檔案工作提供物質基礎。 嚴格執行檔案查閱、借閱、復印等規章制度,特別注意外單位人員查閱、借閱檔案,必須有本單位出具的介紹信,經檔案主管部門領導批準后才可以辦理,所有涉密文件、資料不允許帶離檔案室。
檔案管理工作的任務是艱巨的,也是光榮的,我們要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根據本機關特點制定各種檔案管理中的保密制度和監督措施,完善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