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鋒剛
在國家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力實施新課程改革,在我們西北邊遠多民族地區中小學的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學的條件有限,教學資源單調匱乏。在新課標的規定內,將本地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嘗試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中,使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豐富和拓展美術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對生活資源探究利用的能力和融合知識技能創造美的能力。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效果是顯著的,教學理念是可行的,教學創新是必要的。
一、甘南地區開展民族特色美術教育的必要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民族藝術傳承和發揚的主要職能機構就是學校。就本地區而言,歷來是漢、藏、回等10個民族多種文化的交匯地,有著非常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深厚的藏、漢、回、土文化,如藏傳佛教的唐卡、寺院壁畫、藏式宗教建筑,藏族民居,藏式服飾,藏式生活器具、清真寺、服飾、土木結構的民居、寺廟壁畫、民間染織刺繡藝術、洮硯雕刻藝術。正是這些獨特的、富有內涵的、具有時代特點的優秀民族文化,成為本地得天獨厚的取之不盡的民族特色教學資源。近年來,隨著黨的西部開發政策的逐步落實,甘南地區的交通、信息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各個偏遠山區貧困村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特別是瑪曲、碌曲、夏河、卓尼的邊遠藏村,如齊哈瑪,群強、車巴溝等農牧鄉村學校,不斷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建設,投入了大量的電教設備,各中小學有條件、有必要展開創新教學。在教學中適當融入當地各民族藝術文化知識,豐富教學資源,并通過觀察、欣賞、創作、討論、評述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本民族優秀藝術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在培養學生觀察、審美和創新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并能自覺地參與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熱情。
二、甘南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優勢
1.資源匱而不乏
甘南地區學校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如果按國家統一教材授課,教和學便一直呈現為單一的現象。學生雖然很樂于上美術課,但是一旦投入到單調的美術作業中,往往就失去了先前的興趣,作業效果不夠理想,師生并未能從中得到愉快的教與學。如今,除了合作市和七縣縣城經濟條件稍好外,其他廣大地區都在偏遠農牧區,經濟條件很落后,主要體現在公共文化設施的缺乏及美術用材上。大多牧農區中小學附近,只有草原和梯田,沒有美術館和文化宮。但是,本地各處有大小不同的寺院、神廟、民居,有藏回漢土各族漂亮的服飾,寺院佛堂內有五彩的壁畫和唐卡,哪個村寨里沒有剪紙和刺繡的高手,臨潭、卓尼不乏刻洮硯的能工巧匠。
2.師資缺而可補
甘南地處高原,經濟落后,生活水平比較低,是引不來、留不住教師的主要原因,甘南教育更缺乏專職的美術教師。在這種條件下,農牧區中小學基本是語、數、外教師兼任美術教學,而且這些教師中的部分是由代課教師轉正的,沒有經過專門的美術培訓,沒有美術教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實際很多村級學校根本沒有開設美術課,鄉鎮中心校和九年制學校開設的美術課也形同虛設。這樣,農牧區孩子不能得到應有的美術熏陶和教育,導致農村孩子的美術修養和城鎮孩子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但發展甘南地區的美術教育,培養和引進師資還是有潛在優勢的。首先“十八大”以來中央提高了農村教師的待遇,是吸引美術教師的有利條件;其次,寺院上,各村寨有很多民間藝人,能工巧匠,可以請他們走上講臺。
3.興趣低而能發
從學生方面來說,盡管部分中小學開設了美術課,但由于美術教學條件及作業形式單一,激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是:其一,是條件不允,學生買不到好的繪畫材料,看不到優秀的美術圖冊,無法喚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其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觀念比較傳統,教學僅限于教材,知識拓展不夠,而學生感興趣的卡通類的內容涉及較少。在教學中又以平淡的口述專業技能技巧為主,能刺激學生感官的實物少,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那么興趣也就無從說起,這大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們挖掘當地如上所舉的鄉土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各種民族藝術,就能就地取材,取長補短、發揮地域優勢。因此,適當吸取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美術素材加入到美術課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貼近學生的生活,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親切感和熟悉感,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甘南特色美術基礎教學的實踐與可行性
近幾年,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挖掘地方藝術特色資源,嘗試將美術課程與民族藝術結合,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并將這種發掘的生活資源作為美術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拓展,以多樣的美術作品形式呈現出來。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學習,接觸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民間美術,甚至將民間藝術家請進課堂與師生交流,來開拓學生的視野,無疑是優質鄉土藝術走進課堂教學的例證。其實,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藝術是最樸素最有藝術感染力的,它是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這些肯定是優質的教學資源,大量民族的、民間的藝術作品都是我們上欣賞課、技法訓練課、創作課的教材和素材。
我認為:在美術教育中,美術知識的橫向貫串性和縱向延深性及情感性的三維教育,要比單一的學科知識更容易發揮作用,對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認識藝術的價值、認識藝術與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民族特色的中學美術教育研究”課題(課題批準文號GS[2014] GHB0254)】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