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麗
【內容摘要】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引導他們愛上課堂,愛上生命與生活。本文擬從“畫面染情,直觀觸動”、“音樂渲情,聲情并茂”和“朗讀繪情,心靈碰撞”等角度,對高中語文課堂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走近文本,升華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 情境設置 策略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引導他們愛上課堂,愛上生命與生活。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優化教學手段,讓課堂活動始終與情境相伴,讓情感因素充盈課堂,有效升華青少年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手段,將書面上的抽象文字變得直觀可感,不僅助力學生輕松掌握了相關知識,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有效升華了學生們的情感世界,一舉多得。
一、畫面染情,直觀觸動
大家都知道,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以輕松自然的狀態進入學習,這樣也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語文課堂上,如果教師注重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一定能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深刻體會文本的情感,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情感體驗。
《荷塘月色》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歷來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評價,尤其是月下荷塘的美景,大家讀起來會余味無窮,成為了這篇文章的一大亮點。但是,有很多高中生對于朱自清描繪的月下荷塘的美景感觸并不是特別地深,甚至有同學認為月下的荷塘并不美。究其原因,多數高中生估計從來沒有仔細觀察過荷葉,沒有注意過荷葉之美帶給自己的悸動與體驗。于是,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首先通過課件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一系列關于荷花、荷葉、荷塘的美景,為學生營造一種荷葉亭亭如蓋、荷花裊娜多姿的情境。通過欣賞圖片,學生對于荷塘美景有了直觀的感觸。另外,教師還可將當時的時代背景以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帶領學生一起沉浸在當時血雨腥風的恐怖氣氛中。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解讀文本,學生自然對月下荷塘的美麗有著獨特的情感認識,并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想象與理解。
教師可充分利用視頻、圖畫等方法來營造氛圍,創設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將抽象的文本情感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學生愛讀文本,自然而然就會主動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提升自己的情感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審美能力。
二、音樂渲情,聲情并茂
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因其內涵豐富,能帶給人們最大的聽覺享受而深受大家的喜愛,高中生同樣也不例外。音樂,優美的旋律能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那些動人的畫面就好像展現在人們面前一樣。當前,課程改革十分強調學科間的相互交融與整合,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通過音樂來實現營造氛圍和渲染情感,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如教學《鴻門宴》時,因為是文言文,有的學生有一定的畏難情緒。為了消除這樣的情緒,教師沒有讓學生直接進入文本,而是在課堂導入環節讓學生欣賞歌曲《霸王別姬》,引導學生體會在這首歌曲中流露出的情感。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同學們陶醉于這首動聽的音樂,一曲結束,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的學生從中聽出了項羽面對虞姬時表現出來的無限柔情,還有的學生感受到了項羽處于末路時那種深深的無奈。當然,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了項羽這個歷史人物的偉大成就、卓越功勛,還有其豪邁、粗獷的性格特征,對項羽這個人物有了非常立體的印象。
高中階段,學生們多喜歡音樂,追星現象也非常嚴重,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很好地以音樂創設、渲染情境,不僅有益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有益于引導他們深入理解音樂文化的多元內涵,對指導他們今后的人生旅程大有裨益。
三、朗讀繪情,心靈碰撞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讀,不同形式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去充分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學會怎樣表情達意。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重視朗讀的作用,指導學生在感情朗讀的過程中,體驗文本中蘊含的情感,與文本的情感撞擊,激發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意識。
教學《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時,教師首先鼓勵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讀出自己的感情。在幾個學生讀完之后,教師讓學生們進行評價,談一談誰讀得好,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播放了這首詩的朗讀錄音,體會一下錄音中的朗讀和自己讀的處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哪一種更好。通過比較,學生對于這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全身心走進了錄音朗讀創設的情境中,充分體會到了文本的情感及韻味。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朗讀嘗試及體驗,學生對于文本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很好地把握了這首詩歌的情感節奏,并且陶醉其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通過朗讀的形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仔細品味,激起情感共鳴,升華學生情感。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采用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應該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走近文本,升華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語文課堂上,讓我們伴著美好的情境,享受情感充盈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綻放出絢爛的光芒。
【參考文獻】
[1] 張利萍. 現代詩歌教學突圍的若干途徑[J]. 教學月刊(中學版),2013(21).
[2] 趙雅琴. 淺談如何培養中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審美能力[J]. 教育教學論壇,2011(26).
(作者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