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麗
英語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基礎課。本人從事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工作的時間不長,從剛開始對教學手段、方法的一無所知到現在對教學手段、方法的有效應用,有著太多的心酸與苦楚,但現在的我是快樂的,快樂著學生喜歡聽我的課,快樂著有喜歡我的學生。下面就我這幾年來從事的中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 要有愛心對待學生
很多學生初中時英語基礎就太薄弱,甚至大面積空白,以致現在聽不懂英語課,在課堂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睡覺、思想開小差、看其他書籍等等。學生們反映說,“老師,我們也想學,可就是聽不懂啊!”“看到英語我頭都暈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已走進了死胡同,到了讓他們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讓老師頭疼的地步。
作為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首先要把心態放正,把眼光放遠,在日常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差生。為了以后的教學能正常進行,一開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想方設法調動他們學習興趣,把難度降低。因此,要對差生給予特別“關照”,多提問,多鼓勵,多監督。特別是提問時要講究技巧,開始時只提問他們那些基本能回答上來的問題,并且應注意每節課都要照顧到他們,答對了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有一種并不比別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們在初中時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棄的心理,使他們產生一種抓緊趕上、參與到競爭中來的積極心態。課后主動找他們談話,了解他們對英語的想法,告訴他們得當的方法,鼓勵他們從基礎學起,有問題大膽的問老師,讓差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有被重視的感覺。為了不讓老師失望,他們會努力試著去學英語。
2 要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所謂“身正為范,學高為師”,要作一個好老師,不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無論是工作還是學識上都應該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才會喜歡上你的課。尤其在教學上,要傳給學生“一滴水”之前,我必須先準備好“一桶水”。為了跟上最新的教育理論,我訂閱了《英語周報》等理論報刊,天天瀏覽時事資源把握新聞動態,并不時請教老教師,堅持一周聽一到三節的課以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課后還閱讀了各種書籍,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管工作多忙,時間多緊,都嚴格要求自己要反復鉆研教材,反思教學過程!
3 培養自學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見到這種現象:學了兩三年英語的學生還需要老師領讀單詞、句子、課文,還需要老師逐句分析翻譯課文。不少學生可以背熟句型和語法規則,但說寫句子就錯誤百出。很多學生對課文背得非常熟練,但閱讀程度相當的課外讀物就困難重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就在于忽視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中職的英語學習仍然是打基礎的階段,能否培養出較強的自學能力還關系到今后繼續學習的成敗。老師不僅要教給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他們學習知識的能力,把學生從“老師抱著走”過渡到“老師扶著走”。
4 要有合適教學方法和手段
英語課堂教學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它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復雜而又細致的過程。我們在選擇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時的宗旨是:在一個相對輕松活潑的英語讀、寫、聽、說的環境中,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引領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優化課堂氣氛,以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下面是我經常使用的一些教學方法:
1、分組討論法
在課上我們通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當課文或學習中出現一些難點時,可以安排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列中。
2、啟發式教學法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好方法。我們會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有關切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課文內容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想象力,自由討論,使學生在聯系自己的生活、分享同伴的經歷中進入新課學習。例如,在講與麥當勞有關的課文前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麥當勞公司及快餐文化的了解,并說出自己喜歡的快餐食物的英文名稱,和中西方快餐文化的差異等等,以這樣輕松的方式導入到課文,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產生興趣,并能更主動更自然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和學中去。
3、情景教學法:
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幫助學生了解對話內容,逼真地再現對話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表激情,從而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了對對話內容的理解。
以上是我多年從事中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點粗淺的體會,談不上什么經驗,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廣大同仁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