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輝 房俊龍 王樹文
摘 要:電氣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大多數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需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電氣專業人才。因此構建電氣工程專業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以及研究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充分融合是教學工作一項帶有緊迫性的重要任務,也是突出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特色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創新能力;電氣工程;實踐教學
在我國高等教育深化教改、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進程中,本科院校教育已經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教學單位和招生數量迅速膨脹,面對日益壯大的教學規模,很多問題擺在了我們眼前。如何提高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如何讓我們培養的學生在社會中有用武之地,如何提高本科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開展適合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工作,就是要深入研究本科院校辦學特點和規律,正確把握辦學定位原則,構建具有特色的、富有發展活力、能夠較好地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現階段發展特點和社會人才需求的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保證本科院校健康、持續、穩健地發展。因此本文從這一基本點出發,探索適合本科院校電氣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1 目前的現狀
目前,電氣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對學生的綜合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各高校對學生實習培訓教學內容不斷更新、實習培訓的難度不斷增加,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同時面向社會服務的范圍也將加大。因此,不斷提高實驗室的各類儀器設備、設施等硬件的水平,同時不斷提高和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將會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和社會培訓打下扎實的基礎。
近幾年來各高校的教學改革正在不斷深入細化,學校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到了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來對待,將其作為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來抓,尤其注重了培養學生使用先進制造技術設備的能力,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與社會的需求同步。因此,增加學生各種實習教學時間和實習內容,不斷提高實習質量,已經成為我校教學改革中必須要付諸實施的內容。
結合“電氣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戰略分析—勞動力市場供求分析—職業分析—工作分析—對口專業分析—專項能力素質分析—課程優化與開發設計—課程實施—學生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評價—就業能力—市場反饋”的思路對電氣工程專業教學改革進行了全程研究與實踐,對實驗內容、實驗平臺、教學模式、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實習建設、教學質量評價、就業指導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探求本科院校在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程中電氣工程專業應采取的新思路和新舉措,開展了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并且在本科院校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實踐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具體對策。
2 研究的主要內容
2.1 構建實驗層次,改革實驗內容
將實驗項目分為基礎型實驗、課程設計與實習,提高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技術創新型實驗四個層次。開設多類別實踐教學,主要是教學實驗、教學實習、課程設計、電子競賽、科技創新活動、技能培訓等實驗教學類別。將DSP、ARM、EDA、PLC、電力電子技術等現代電工電子技術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來,及時反映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將電工電子技術的經典與現代,基礎與應用較好地結合在一起。
2.2 建設創新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實驗室開放運行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改善實驗環境,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滿足新形式下實踐教學的需要。
開放式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較大的創新思維的自由空間。在每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增設開放性實驗室課題研究環節,即教師根據不同年級學生所學課程的情況,設定一些相關題目,并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題目,利用實驗室現有設備完成實驗任務和要求,學生作為實驗教學主體,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課題研究。
2.3 增加與賽機會,提高實踐能力
通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TRIZ競賽等促進課程的改革,積極推進實踐性教學。現在高校中的學生絕大多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加強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學生們可以學以致用。我們將電氣控制與PLC、檢測與轉換技術、監控與組態技術、電子電路CAD和電機學等系列實驗課進行整合與優化,建立電力電子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和電子技術實驗室,面向所有電氣工程專業學生使用,在教學中將相關各門課程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習實訓內容分硬件和軟件課題或軟、硬結合的綜合性設計課題。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真正建立起“理論、實踐、應用”三位一體的新的教學模式。
通過各種競賽擴大學生受益面,將競賽訓練模式引入實踐教學。參加競賽需要在參賽前和參賽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查閱資料,獨立思考,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大賽要求實現的設計制作任務,并最終形成具體的書面技術報告和制作的實物成品。在參賽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4 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和實驗教學資源建設
采用理論課教師與實驗課教師互通機制,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同時提高了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和整體素質。以網絡化信息平臺建設為基礎,建立、健全了實驗教學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用經營思想和理念加強實驗室管理,從科學合理的管理中獲取效益。注重加強實驗教學資源建設,實時動態地修改和完善教學資源,及時將最新技術成果和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形成特色教學資源。
綜上所述,在本科院校深入開展以創新教育為主的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勢必經歷從“知識型”向“知識能力型”轉變,從“應試型”向“素質型”轉變。開放性實驗室的使用、強化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和全國性各類科技競賽開展已對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特別是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起到了積極引導和推進的作用。實踐表明,構建電氣工程專業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以及研究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充分融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有利于造就高素質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孟濤,陽小燕,王曉梅,楊永剛. 電氣控制及PLC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2013, 1: 193-194.
[2] 唐宏偉,唐 杰,尹進田,李海娜. 依托科技創新基地培養創新型電氣人才[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141(7): 25-26.
[3]余瓊芳.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探討 [J].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08,8
[4]蔡葦,余波,蘭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65-166.
[5]周仲魁,夏菲,梁麗萍,等.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