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樂(華中師大一附中,湖北 武漢 430023)
?
幻滅——讀張成功《正邪角逐》
屠樂
(華中師大一附中,湖北 武漢 430023)
一直在讀些嚴肅的書籍,弄得自己很不輕松。今天放假了,老爸帶回了一本《正邪角逐》,推薦給我看,隨意翻了一下,是寫官場的小說,讀來應該比較輕松,可以給緊繃的神經放放假。雖然本性不愿做官,但了解一下官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作為即將走入社會的學生,適當開闊一下視野,避免幼稚,也未嘗不可。于是就看了起來,一天時間,全部看完。
該小說,取材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故事情節并不復雜,以戈鐵為第一人稱,以戈鐵和柳彩的奮斗歷程為線索,展現了小人物與命運抗爭的全過程,并順勢牽扯起官場、商界、底層的畸形關系與層層黑幕。很明顯,作者在用一種悲情的眼光,審視著小人物的命運,審視著當時的官商,審視著當時的中國。
戈鐵與柳彩,一個來自烏魯木齊,一個來自重慶,同為北京一個皮包公司的打工仔,以拍攝影視片為幌子,在老板石清的授意下,主動接觸北京某行長于智,借為其拍專題片為由,投其所好,取得信任,兩人也很快同居。利用柳彩美色接近其貸款部主任陸鋒與另一空頭老總徐曉,幾經周折,最終利用假章假證和徐曉的100萬保金,套得350萬元的原始資金,踢開原公司老總石清,如法炮制了自己的皮包公司——北京衛星文化實業公司。
接著便在徐曉的影響下,與俄羅斯人及自己的表哥做鋼材生意,被騙損失30萬元;后又遇上好友鄭謙制造的一場大火,燒掉了借來的幾十萬元的攝影設備。偶然發現了徐曉的陰謀后,利用其妹徐小江與手下王豐的關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套得1000萬元的貸款。在朋友李楠與高官龔玉江的提醒下,到海南做了一樁樓盤生意,暫虧200萬,回京后重振旗鼓,讓公司合法化,重新命名,并招得某行長的公子,有了堅強的后盾,著實風光了一把。加上,海南行情看漲,以前花600萬買的樓盤,狂漲到了1200萬元,著實賺了一把。再次到海南玩地產,借助龔玉江與劉市長的關系,搞到了最難搞的地皮——中心花園。本可現賺3000萬元,但有了第一次的生意教訓,便穩著不買,回京等時機,結果,行情陡跌,錯失良機,血本無歸,債主紛紛登門,發財夢全部破滅。二人重新淪落為不名分文的下層人。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分手,各謀活路。戈鐵準備到大學做教授,過教書的生活。柳彩又回到了龔玉江那兒,做了一段時間的情婦,便自殺了。
故事情節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以致于我一天時間便將它看完。然而,它帶給我的思考并不輕松。小說以《正邪角逐》為名,并不恰切。全書中,我們找不到正的影子,只有邪的較量。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看的就是誰邪得更有水平。身為正統的于智、吳行長、大物龔玉江、劉市長,卻干著收賄賂、玩情人、玩權謀等卑鄙伎倆,沒有絲豪的高尚、正義可言。而依勢而生的手下陸鋒之流更是肆無忌憚。至于所謂的老總徐曉、石清等更是投其所好,曲意逢迎。小角色們如鄭謙,敏鳳之流只能是隨波逐流了。用他們的話說:卑鄙有卑鄙的通行證,高尚有高尚的墓志銘。所以,從主人公的命運來看,他們追求夢想,他們夢想破滅,我更贊同將書命名為《幻滅》。
或許,二十世紀90年代的中國,就是這樣一個浮燥的年代吧。經濟就像泡沫一樣,先是給人以美麗的感受,繼而讓人深陷其中,受到破滅后的沉痛一擊。戈鐵與柳彩的命運,正好應證了這一點。
利用這部小說,作者在展現,作者更在批判。
借助作者的展現,我們洞悉到這樣一些丑陋現象:貪污腐敗很成氣候。于行長想出名,因為可以拍專題片,而給戈鐵大開方便之門,以權謀私。要不然,戈鐵和柳彩也不可以空手套白狼,弄到那么大一筆財富啊。銀行請客,一次8000或一萬。難怪當時朱總理上臺時說了那么一番狠話啊。官商勾結,控制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看看于智與徐曉,看看龔江海與劉市長,看看吳行長,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朗啊。文化被褻瀆。博士生導師買不起好彩電,對學生給的2000元錢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大學生徐邁、敏鳳淪落為職業妓女;著名小說家鄭謙淪為打工仔,為每月千元的工資而賣命;更不用談戈鐵與柳彩了。丑惡現象沉渣泛起。什么養情婦、賣淫嫖娼、情色交易等俯拾皆是,小說中,仿佛沒有一個女性是清白的,也沒有一個男性是干凈的。
借助作者的批判,我們思考著小人物命運悲劇。也許,掩卷沉思,我們還在為戈鐵和柳彩的悲劇結局而嘆息。雖然他們私刻公章,成立皮包公司,玩權謀,搞明爭暗斗……做了很多不正義的事。但他們也有美好的情愫: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戈鐵想掙錢過好日子,一家團聚過春節;柳彩想當詩人寫詩。他們也有情有義——戈鐵關心朋友鄭謙,給徐主任以關照,幾次送錢徐邁,甚至對妓女敏鳳也說掏心窩的話。他們愛自己的家庭——戈鐵不忘妻兒,專程回家看望,幾次寄錢。他們也懂得享受生活——有錢后幾次買衣買飾品,請朋友吃飯。
雖然,他們愛財取之無道,但是我感覺到作者,包括我自己,并不是很痛恨他們。在當時的環境里,小人物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不那樣做,又能怎樣呢?他們的發達,他們的幻滅,都不是由他們能決定的啊。這或許就是真正的悲哀啊。
我認為,我們要順應時代,我們要順應時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去順應時代、改變時代的同時,更要去努力創造時代!
或許,這是必然的陣痛吧?苦也罷,樂也好,畢竟又過了十年。經過這十年的洗禮,中國經濟應該說是走上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我們便得更加的成熟了!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不是正好說明了問題么?時下不也正在進行全國性的嚴打整治么?
愿中國越發展越好!這一切的變化全靠中國的迅速發展,它們是祖國和人民勞動的結晶。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美好!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