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碩
小而全的模式已經不適合區域媒體發展的需求,對全國市縣臺來說,各區域媒體深度合作,實現除新聞節目外的聯產和聯供是現實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
近年來面對網絡視頻突飛猛進的發展,央衛視高舉高打,本來在內容,覆蓋就不占優勢的市縣廣電臺更是雪上加霜。受眾規模進一步萎縮流失帶來的是廣告斷崖式下滑,這些都讓市縣臺步履維艱,陷入生存困境。
為解決市縣臺發展瓶頸找到根治全國市縣臺痼疾的藥方12月9日-11日,由中廣聯合會節目交易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全國市縣臺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有超過150家市縣臺,近300名市縣臺的臺長,副臺長與會,大家交流經驗,激蕩觀點,為市縣臺下一步找尋方向。
市縣臺目前存在的四個問題
現在市縣臺的發展遇到了一些現實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張網。各地的電視節目豐富多彩,一下子把世界打平了,對于觀眾而言,都是在同一個屏幕里面選擇,市縣這一級因為缺乏優質的節目而導致競爭力不足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目前,市縣臺的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是四個,一是市縣臺的職能定位不明晰,方向不明確,制約了市縣臺作用的發展。
二是經費不足,市縣臺生存發展困難,全國2862個縣的收入占整個全國廣電系統收入的14.5%。縣級臺的收入困境已經到了非常艱難的地步,甚至某些省的縣級臺已經瀕臨破產倒閉。
三就是節目缺乏,盜版侵權,亂播亂放等違規問題時有發生。
四是管理體制不順,監管不到位,發展困難和后勁不足。
從問題上來講,我們對市縣臺發展戰略規劃不足,到底全國2862個縣在整個廣電大體行業的發展戰略規劃該如何定位,缺乏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我們縣級廣播電視買際的發展模式。現在一方面,我們要充分肯定縣級臺在我們國家廣播電視發展中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我們要清醒的看到縣級臺面臨的困境。這也是我們大家在起相互交流和介紹經驗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不在城市在農村所以縣和縣以下,是買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因此,市縣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基礎作用,關鍵作用、推動作用,加強市縣廣播電視臺的建設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從國情看,從十三五規劃的目標看,市縣臺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在整個國家大局當中,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大局當中,市縣臺確買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市縣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基礎作用,關鍵作用和重要作用。
通過優質節目內容的聯供
提升市縣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
國內有的地面頻道具有較強的制作買力,其播出的節目滿足本身播出之后,基本存入庫房壓進箱底。他們的節目是優質的、產能是過剩的、資源是浪費的。另方面,大部分市縣電視臺由于人力、物力、財力限制了節目的生產,其產能是不足的、資源是匱乏的。這是中國廣電的一個極端也是現狀。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缺乏一個有效聯動資源的渠道。打通這個渠道,過剩的節目資源可以輸出到有需求的市縣電視臺,并通過市場行為獲得一定的版權收益。
今年6月28日,我們在長沙召開了中廣聯合會節目交易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以期通過優質節目內容的聯供提升市縣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廣大市縣電視臺節目上檔次,宣傳上水平經營上臺階的發展目標。
節目交易工作委員會首先是一個合作平臺。從今年8月開始,為落實海濤會長對改變市縣電視臺“盜版為業、賣藥為生”現狀的要求,節目交易工作委員會著手在全國七大區域舉辦優質節目聯供推廣。
其次,節目交易工作委員會也是一個服務平臺。成立之后,節目交易工作委員會組建了一個針對地面頻道進行編播研究的中心,通過對全國上千個市縣電視臺的調研,通過大數據,運用大規律探索出一套適合市縣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公共生活頻道,電視劇頻道三種類型頻道的編播模式,并免費向所有市縣電視臺提供編播服務。
縣級臺是農村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
十八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基層宣傳工作薄弱的現狀短期內必須改變。目前,縣級報業大部分被撤銷或整合,縣級廣電臺成為國家唯一批準的縣域合法媒體,縣級臺是基層宣傳文化的重要陣地是貼近基層貼近本土的重要陣地,也是農村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縣級臺應充當輿論宣傳的主陣地主平臺,主力軍。縣級臺是中國廣電的根基,就像縣域經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當前應該進一步提高對縣級臺重要作用的認識。扶持縣級臺發展是當前廣電事業的重要任務。
市縣臺應該尋求地域特色實行差異化競爭
我認為,對市縣臺來說,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決困境:一是要精準定位。市縣臺由于覆蓋有限應找到在整個電視傳播格局中的位置,尋求地域特色,二是實行差異化競爭。市縣臺必須要保留自身獨特的東西;第三,內容要要實行“內聯外合”即臺內組織結構要精干,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到處鋪攤子和上項目,外合是指要廣開視野,借助外力發展;第四,是要適度融合。我并不贊成市縣臺在媒體融合上花很大的財力,物力,而是應該掌握基礎,把握本源,不可舍本逐末。
未來區域性媒體發展方向是聯供和聯產
今天,作為區域性的媒體還有存在的必要么?有!做什么?立足本土,做影響力最大的平臺,這主要靠新聞。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視依然是影響力最大的平臺,只要我們把新聞做透了,本土發生的新聞第一時間發布出來,馬上跟進深入報道,我們依然會讓區域觀眾信賴。所以,長沙臺發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方面把區域性媒體做成最有影響力的平臺,同時,將市場化的生產要素如電視劇,綜藝等內容全部推向市場,例如電視劇方面,由長沙臺打造的《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曾在央視熱播,主打綜藝內容生產的中廣天擇傳媒也早已在業內聲名鵲起。
未來區域性媒體發展方向買際上是兩個詞,聯供和聯產。小而全的模式已經不適合區域媒體發展的需求,對全國市縣臺來說各區域媒體深度合作,打破前店后廠,買現除新聞節目外的聯產和聯供是現買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