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穎++許悅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等職業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主要內容為Office使用方法以及一些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但由于各專業特點不同,所涉獵的計算機基礎的應用范圍也有所不同,對不同專業學生應具有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要求也各有側重。根據各專業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方面應用的情況,為不同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創設相對應的學習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與其專業知識相結合,學以致用。該文將以鐵嶺技師學院為例,探討研究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實踐。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情境;汽配專業;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1-0138-02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 Tieling Technician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HAO Ying, XU Yue
(Liaon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Tielling 112008,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 main content is using the office method and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scope is also differ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students having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lso have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aspect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situation, creating situation for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 course not onl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also b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apply it. To Tieling technician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Professional situation;Auto parts professional;teaching practice
當前,既掌握牢固的專業能力,又能利用計算機處理實際工作中問題的畢業生越來越受到企業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學生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擁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中等職業院校各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各個專業的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也應該越加重視。在對畢業學生的回訪中發現,有些學生正是因為能夠很好地利用所掌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而得到了工作機會。下面將從企業調研及畢業生回訪、畢業生應具備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根據專業設置情境教學、汽車維修專業的情境教學設計四個方面來闡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分專業教學實踐。
1 企業調研及畢業生回訪
為了掌握汽車裝配專業畢業生在實習工作過程中應用哪些計算機基礎知識處理問題的實際情況,了解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非計算機專業人才掌握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和相關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開展了企業調研及畢業生回訪工作。[1]同時,還針對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是否適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以及企業、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雙向滿意度等做了考察。經過調研和回訪,將以企業實際應用為導向設計適應汽車維修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情境教學,為鐵嶺技師學院不同專業確定分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的綜合素質與社會競爭力。
本次主要調研對象是鐵嶺地區專用車生產基地的企業,包括鐵嶺地區的5家汽車修理廠和3家汽車4S店,單位性質均為民營企業。 主要調查企業對新招聘的畢業生崗位設置情況以及各崗位對掌握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需求情況。調研和回訪共經歷五個步驟:1)擬好調研提綱、方案,設計好調查問卷。2)到企業分別與新入職的畢業生和管理層進行訪談,做好記錄。3)到工作區實地觀察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了解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和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然后發放調查問卷。4)回收問卷,收集相關的資料,做好數據分析,繪制數據表格和分析圖等。5)分析結果。
2 畢業生應具備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
通過到企業走訪、進行問卷調查及查看企業招聘數據中可以看出,在企業中計算機基礎的應用主要用于對事務的處理,這也是對計算機的最基本的應用,具體包括文字處理、個人日程安排、行文辦公、函件處理、文檔資料管理、編輯排版、電子報表、人事管理、工資管理,以及其他事務處理。[2]涉及的主要計算機技術包括文字處理、數據處理、電子報表處理以及圖像圖形的處理技術等內容。這些事務通常使用諸如Microsoft Office等辦公軟件即可處理,與學校所設置的課程內容一致。
經過以上分析,確定了我院非計算機專業中職學生在學完《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后,應具備以下能力:1)基礎能力:即計算機的思維能力,應該有較強的分析具體的企業實際問題,并利用掌握的計算機基礎應用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應用能力:主要有熟練的應用計算機硬件系統和操作系統的能力,有效應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及安裝的應用軟件進行企業的文檔、圖片和數據處理能力,能對計算機具有管理和維護能力。3)團隊協作和組織能力:主要是溝通能力,包括表達、交流和通訊能力,與其他成員協同工作能力,項目的籌劃安排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4)適應能力:主要是指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使自己專業技能與學科發展保持同步。
3 根據專業設置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和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3]一般情境教學都以案例為載體,以專業特點為依據,架設與其相關的教學情境,以中等職業院校鐵嶺技師學院汽車維修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在教學中創建出與汽車維修專業相關的需要計算機知識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這樣的任務,既學習了計算機知識,又提前實踐了本專業的知識。在中職院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操作性、應用性比較強的公共課,是學生接觸電腦基礎知識課程的途徑,但是涉及的知識點并不簡單,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學好這門課走上工作崗位。因此我把這門課和學生的專業聯系起來。[4]讓學生在一個專業問題中學習計算機知識,再用計算機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如用Excel辦公軟件制作一張汽車配件報價表格。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交給了學生工作中如何快速解決問題的技能,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4 汽車維修專業的情境教學設計
根據汽車維修專業的特點,將汽車維修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設定為三個主情境模式(如圖1)和12個子情境模式,分別為word實訓子情境(如圖2)、Excel實訓子情境(如圖3)和PowerPint實訓子情境(如圖4)。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字處理Word、表格處理Excel、幻燈片制作PowerPoint。這些情境模式分別用豐富的例子貫通整個教學。[5]例如在Word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情境設置為底盤安裝,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借助計算機完成部分實習任務。汽車維修專業情境結構圖如下:
圖1 主情境
圖2 word實訓子情境
圖3 excel實訓子情境
圖4 PowerPoint實訓子情境
在完成上訴任務后,能夠完成下列既定的教學目標:1)利用Word制作表格,聯系了Word中的表格部分和邊框底紋設置等知識內容;插入圖片掌握了圖文混排的知識點;制作流程圖掌握了自選圖形的繪制。2)Excel表格的制作;使用Excel公式、函數、數據透視表統計分析數據,利用圖表實現對數據的直觀顯示。3)演示文稿的制作,包括幻燈片的使用以及各種對象的簡單操作。
通過對鐵嶺技師學院汽車維修班學生的實踐教學,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效,目前在企業實習的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方面普遍得到了企業的認可。[6]這就證明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加強公共課的專業特性及優化課程標準,能為社會提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職業能力和高素質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 孟國強,張勝賓.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工廠”模式下的教學實施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2(7). (下轉第142頁)
(上接第139頁)
[2] 謝麗輝. “校、企、地”文化融合視野下石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2(10).
[3] 徐涵.德國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08(1):69-71.
[4] 趙志群.對工學結合課程的認識(二)[J].職教論壇,2008(2):1.
[5] 陳梅香,連榕.情境學習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2005(4):32-36.
[6] 石偉平,徐國慶.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