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
摘 要 大型活動轉播是一場地域跨度大,使用機位多、特殊拍攝多,無線信號多,格式交織多,參與部門多的較為復雜的技術制作系統。本文通過對大型活動現場轉播方案進行探討,以期可積累出其模式借鑒。
關鍵詞 大型活動;轉播;視頻;方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 154-0023-03
大型活動的現場直播,通常是一場地域跨度大,使用機位多、特殊拍攝多,無線信號多,格式交織多,參與部門多的較為復雜的技術制作系統。龐大的系統搭建,分散的拍攝布局、協調的工作調度、路由的安全可靠、多部門多工種的相互配合、應急響應的及時有效,每一項都值得我們不斷的去總結歸納,為今后積累出規范化的實施模式。
1 前期溝通、現場查勘、供電車位的確定
1.1 前期溝通
轉播團隊至少提前10天與節目部門溝通,了解節目類型和技術需求,拿到現場布局圖與機位架設圖。確定轉播車數量、有無二級切換、傳輸方式(衛星、光纖、微波)、有線機位的數量、無線攝像機系統的數量、搖臂/軌道/斯坦尼康的數量、特殊鏡頭的數量(廣角、長焦)、字幕需求。
1.2 現場查勘
節目部門主創會同視頻、音頻、安保、司機等相關部門領隊,提前8天到現場,確定轉播車車行路線、停放位置、衛星車位置(需無遮擋、能上行),380V供電箱的位置確定,預接空開的狀態查看,功率最大負荷和電壓穩定性的告知,大型重要直播時需要有備用發電車。機位架設、線纜走向的基本構想。音頻的拾音系統和備份系統的架設構想。
2 信號流程的確定、多工種協調會、系統圖的宣講、時間表和分項負責人的確定、直播安全的應急預案
2.1 信號流程的確定
提前一周,由此場轉播技術執行負責人根據實際勘查情況和節目部門商討最終的節目執行流程,會同視頻、音頻、傳輸、接收各部門確定最終技術轉播方案,其中包括系統的信號流程圖、機位的架設方案、音頻的路由方案、傳送流程圖。
2.2 多工種協調會、系統圖的宣講、時間表和分項負責人的確定
信號流程圖確定后,組織節目部門和相關技術部門召開各個工種協調會。通過節目流程的宣講,讓大家都知道節目樣式和內容,對此項活動有一個宏觀的認知,然后通過系統圖的宣講,使得各個科組、各個崗位知道自己所需要承擔的技術任務,了解在整個轉播系統中,與自己相關的各種細節的工作。
詢問視頻、音頻、傳輸、接收各分項負責人對于完成分內的工作有無困難,是否有更為優化的實施方案,以及在設備、人員的調配上能否按時到位,并了解各自工種與節目部門溝通銜接的對接人員。
確定直播頻道、延時時長、進場準備時間、彩排試機時間、直播開始時間、直播時長、備播帶。
列出各項工作具體的推進時間表,所有參與人員按照時間表來保障進程的統一,以及公布各個分項部分的負責人名單與聯系方式。
2.3 直播的應急預案
直播系統中,采集、制作、傳輸,主備一定要是分離,特別注意外電供電的主備路、轉播車在制作域的完全熱主備的建立、衛星車的主備穩定性權衡。
全鏈路,主各路差異化試機,逐車、逐個部門詢問信號狀況,特別告訴總控和播出線哪個是主播畫面,哪個是備份畫面,讓各個部門做到心中有數。
在大型現場直播過程中,領導人、主持人、出境記者的話筒一定要做好備份預案,突然的故障會對整個活動的轉播造成明顯的失誤。
建立大型直播的延時播出制度,各個環節,都一定要避免主、各路由交織設備的情況,堅決杜絕單一崩潰點。
3 無把握信號路由的預先測試、無線電使用頻率的上報、全系統通話的保障、后勤安保的保障
3.1 無把握信號路由、設備的預先測試
新鋪設的光纖線路、無線遠距離傳輸、新設備的投入使用、老設備的使用模式的更改等等,非常規路由或者沒有十足把握的使用方式,都需要前期預先進行相關技術指標測試和現場實際運用測試。
其中,移動無線攝像機和全向微波發射的測試需要劃定信號接收的有效距離和移動范圍。在現場直播應用中,跟節目部門強調在規定區域內移動拍攝。
實地測試完畢后,將測試結果反饋給技術負責人。
3.2 無線電使用頻率的上報,以及通用頻率的避讓
大型現場轉播中,現場電磁環境復雜,公安、國安、移動、交通、各個轉播單位、活動主辦方等等所使用的無線設備較多,一定要提前一周將我們微波傳送、無線通話所使用頻率向活動主辦單位、無線電管委會上報,協調相應頻段的預留工作。
視音頻信號的無線傳輸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以下共用頻段:
專業對講機:400MHz~470MHz;武警公安:350MHz業余用:433MHz;集群用:800MHz;手機用:900MHz。
堅決杜絕提前測試時信號正常,而正式直播時,各單位無線設備開啟后形成干擾,影響直播信號的現象出現。
3.3 全系統通話的保障、后勤安保的保障
分散、龐大的轉播系統,參與人員眾多,各個節點的銜接、對接復雜,如何讓大家各司其職、相互協調,全系統通話系統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功率對講基站的架設和無線通話基站的搭建,公共通話平臺的使用將成為大型轉播活動中的必要基礎。
后勤車輛的調度、人員食宿的安排、設備安保的值守都需要專人負責協調,并敦促落實。
4 按時間表的進場推進、系統聯調和直播演練、各個節點的質量控制
4.1 按時間表的進場推進、系統聯調和直播演練
在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后,所有相關部門按著時間進程表,布場架機,安裝調試,在保障各個子系統內部工作正常后,開始全鏈路系統聯調,確保采集、制作、傳輸、播出的流程通暢,確保節目直播所構想的制作功能的具備。
根據節目流程,至少完成一次全節目內容的帶機彩排,檢查各部門銜接是否流暢,找到可能出現的問題隱患,調整更優的機位架設,完善話筒的布局,通過不斷地優化調整,以期達到最好的轉播效果。
建立直播試機制度。大型直播節目直播前一天進行鏈路測試。鏈路為:轉播車傳輸通道中心機房,信號為標準彩條、1KHZ音頻(1、2聲道分別測試);在直播前一小時進行第二次測試,鏈路、信號同上,測試結束后保持傳輸通道暢通,接活動全景至直播開始。
4.2 各個節點的質量控制
采集、制作、傳輸、接收、播出,各個節點都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都將影響到最后的視音頻播出的呈現,所有各個節點都要有質量控制意識,為整個節目的直播保駕護航。
視頻部分一定要在保障客觀技術指標的前提下,制作畫面清晰、通透,色彩還原真實、色調正確飽和度高。既保證客觀技術指標優質,也兼顧主觀感受優良。
音頻部分一定要在保障不破音、嘯叫的前提下,提高聲音細膩度和聲場的感覺,保證聲音響應與節目內容相呼應.注意聲畫協調。
5 直播前的各部分狀態巡查,直播位置的防干擾控制,直播中的各司其職和應急處理人員預留、結束后的設備檢查清點
5.1 直播前的各部分狀態巡查
保證節目錄制所需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技術指標達標。攝像機拍攝、控制、通話、TALLY各個系統正常,信號調度切換正常無抖動和劣化,字幕、VCR、慢動作各項功能運行正常。
保證節目畫面的白平衡正確,曝光正確。
保證傳輸通道正常,衛星部分的上行、接收到位,與總控主備路、視音頻測試正常。
5.2 直播位置的防干擾控制,應急處理人員預留
直播機位點的人員防護,線纜線路的防壓巡查,機位架設平臺的穩定性,無線傳輸通道的無遮擋,接收天線的區域安全,轉播車、衛星車集群的整體隔離等等,所有的直播位置都需要有專門的防干擾措施,保證正常工作不受影響。
同時各個工種都需要有必要人員的預留,以應對不可控的突發狀況和應急處理。
5.3 收場時設備檢查清點
撤場回收時,一定要注意設備完好性的檢查,如有損壞,找到相關責任人確認。同時要做好設備類型和數量的清理核對工作,杜絕小型零配件的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