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的設計、檢驗與選擇

2016-03-23 02:08:47葉璐薛惠元
當代經濟管理 2016年1期

葉璐,薛惠元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2)

?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的設計、檢驗與選擇

葉璐,薛惠元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2)

摘要眼演2015年,我國持續以10%的幅度提高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此舉真的合理么?本文根據不同思路,設計出4種調待方案,從保障水平和基金平衡兩個方面來構建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現行的養老金調待方案將導致短期和長期的基金財務危機;而根據CPI、經濟增長率和老齡化程度調待,以及根據崗平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調待兩種方案可行。據此,建議構建科學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養老金調整應堅持替代率和基金平衡的雙重檢驗標準,以使得養老金調整既能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又不給基金收支平衡帶來壓力。

關鍵詞眼演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替代率;基金平衡;檢驗

網絡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60105.1402.002.html網絡出版時間:2016-1-5 14:02:43

一、問題的提出及文獻綜述

2015年初,經國務院批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14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這是2005年以來國家連續第11年以同等幅度調整企業養老金。到2014年底,經過10年連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由2005年的月人均700元上升到2 000多元,調整幅度較大,有利于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讓老年人口適當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促進制度間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然而,我國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調整機制并非科學、可持續,它僅僅是政府在特殊時期所采取的臨時性調節措施。它本應是正常調節機制的補充,卻取而代之成為我國主流調節方式。這種調節方式真的合理么?如果不合理,應怎樣構建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呢?

對于如何構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從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來我國學者已有深入的探討。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介紹國外經驗,給本國實踐提供借鑒;二是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通過定量或定性的方式,提出解決之道。柳清瑞(2005)通過對比世界各國養老金替代率和指數化調整內容,指出我國養老金自動調整的必要性,并構建根據物價指數、工資增長率等參數為主的養老金自動調節機制[1]。韓偉、穆懷中(2006、2007)分析了用CPI作為美國公共養老金指數產生的偏差以及對美國公共養老金指數產生的影響;闡述了德國公共養老金調整指數的建立和改革情況,對我國的啟示是構建城鎮養老金指數調整機制時應考慮基本國情、經濟發展情況和對市場效率的影響[2-3]。林義、邱添(2011)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社會養老保險財務危機,世界各國對養老金調整指數進行修正和完善,主要增加了預期壽命指數化、掛鉤養老保險制度支付能力、養老金指數累進調節3個因素[4]。丁建定、郭林(2011)在梳理我國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變遷歷程的基礎上,運用疊代模型指出養老金調待存在時間與調整基數非同步變遷、調整比率確定方法退化、調整覆蓋范圍缺乏公平性等問題[5]。施嵐(2012)分析了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金調整機制與養老負擔之間的定量關系,根據現收現付運行機理和經濟增長原理分別推導出兩種不同養老金調整機制下維持養老負擔不變的條件,指出不同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對于經濟增長率和工資增長率具有不同要求[6]。楊?。?009)也提出在構建養老金調節機制時應加入老齡化因子[7]。田青、張水輝(2009)提出以動態的基本養老金合意替代率為參照系,針對不同人群分別建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8]。薛惠元等(2015)則通過測算指出現行的養老金調整方式與養老保險制度本身的繳費激勵機制相矛盾,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續發展[9]。

總體來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對國外養老金待遇調整關注的焦點是如何擺脫財政困境,與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背景有所差別,但對財務風險的預警仍值得借鑒;第二,對國內待遇調整的研究以對現行政策的分析、批判為主,進而提出改進方法,但其方法是否可行缺乏相應的檢驗?;诖?,本文設計出不同的待遇調整方案,從替代率和短期、長期基金平衡兩重視角對方案進行逐一檢驗,進而提出構建帕累托最優的待遇調整機制。

二、養老金調整理念及方案設計

養老金調整的根本理念是保障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避免其陷入生活困境。養老金調整應堅持適度原則,如果調整幅度過高,雖然退休職工可以獲得較高的生活水準,但在職職工、企業、國家三方負擔均過重,影響經濟發展;如果調整幅度過低,則老年人生活水準易受經濟波動影響,不利于社會穩定。本文就養老金調整指標提出4種方案設計。

(一)國家命令式調待10%

即便這本是一種臨時性應急調整措施的調整機制,無法實現規范化、經?;⒅贫然@種方式在我國卻持續了11年之久。原因在于其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城鎮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不斷縮小其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員工的養老待遇差距,提高其生活水平。這種調待方案存在潛在危機,首先,持續高水平的待遇調整政策導致退休職工的調待期望加大,社會福利具有增長剛性,一旦中斷養老金調整政策,定會引起退休人員的不滿和抗議;其次,調待群體間相互攀比,企業、事業單位、公務員、城鄉居民四大群體間相互比較,以爭取利益最大化,矛盾層出不窮。一直以來我國的調待水平均為10%,本文假設這種國家命令式調待政策持續下去,仍為10%。

(二)根據CPI調待

CPI可以反映消費品的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的變動趨勢,以此作為標準,能消除通貨膨脹給退休人員造成的影響,保障退休職工的絕對購買力,效果直觀,簡便易行,因此,受到以美國為主的許多國家的青睞??紤]2009年受2008年“次貸危機”的影響,從2009年后國家的經濟速度放緩,本文選取2010~2013年城市居民CPI,簡單算術平均后求得增長率為3.45%。因此,假設2015年開始,養老金待遇調整率為3.45%。

(三)CPI基礎上適當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且考慮老齡化

盡管CPI保證了退休職工的最基本生活水平,但往往使得企業退休職工的退休生活顯得捉襟見肘。因此,本文也考慮在CPI基礎上,適當提高其待遇調整幅度。本文選取2010~2013年GDP數據,簡單算術平均后得出增長率為8.88%,基于不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考慮,本文確定調待幅度在CPI基礎上分享1/2,即為4.44%。在實踐“老有所養”的目標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還有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對養老保險制度的沖擊,據《世界人口展望2012》預測,2050年我國老齡化將達到32.8%。這將從反面影響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將其納入養老金待遇調整的考慮范圍,設定其影響程度為-1.5%。因此,總體調待幅度約為6.4%。

(四)與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率掛鉤

根據國發[2005] 38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規定,“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地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增長率的一定比例。”根據國際慣例,60%~70%的增長比例是合理的,因此,本文設定退休職工養老金增長率為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率的70%。

三、養老金調整方案的保障水平檢驗

養老金替代率是衡量養老金保障水平最主要的指標,合理的替代率也是養老金調整的目標。因此,本文選用替代率指標來衡量養老保險的保障水平。本文的“養老金替代率”界定為單個職工一生領取的養老金的現值占其工作時期工資總額現值的比值;運用個體法構建出養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進而測算出不同養老金調整方案對養老金替代率的影響。

(一)模型前提假設

第一,本文設定一個“標準人”,即一個平均意義上的城鎮企業職工,該“標準人”在國發〔2005〕32號文件頒布以后參加工作,是一個“新人”,由于國發〔2005〕32號文件頒布的時間為2005年12月,假定該“標準人”的參保時間為2006年初。

第二,假定“標準人”的繳費基數參照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以下簡稱崗平工資)的一定比例來確定,且該比例始終保持不變。

第三,假定“標準人”繳費工資增長率等于崗平工資增長率。

第四,假定繳費和待遇領取均在月初,“標準人”參保以后連續繳費,不存在斷保、繳費期間死亡、未活到平均預期壽命提前死亡的情景。

第五,假定測算期間養老金調整在每年的年初,“標準人”退休當年不進行調待,從退休的第二年開始調待。

(二)替代率精算模型

以a表示“標準人”參加工作的年齡,b表示退休年齡,m表示退休后的生存年數;W0為“標準人”參保時上一年度崗平工資月標準,g為平均工資增長率,d為“標準人”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c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f為養老待遇調整幅度,r為個人賬戶收益率,n為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根據國發[2005] 38號文件可知,“標準人”退休時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P1為:

“標準人”退休時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P2為:

“標準人”退休時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月標準P為:

“標準人”一生中領取養老金的總額在退休時的總額現值TP為:

“標準人”一生繳費工資在退休時的總額現值TC為:

根據本文關于養老金替代率概念的界定,“標準人”養老金替代率RR為:

(三)參數假設

1.“標準人”參保年齡、退休年齡與繳費年限

由于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長,因此,假定“標準人”25歲開始工作且參保,即a=25;根據現行企業職工退休規定,退休年齡b分別為50歲、55歲、60歲;則相應繳費年限b-a分別為25年、30年、35年。

2.“標準人”退休后生存年數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本文參考“社會保險精算原理與實務”的數據[14],50歲、55歲、60歲城鎮居民的平均預期余命分別為23.97年、19.567年、15.396年,鑒于我國老年化越來越嚴重,因此,本文設定“標準人”退休后生存年數m分別為24年、20年、16年;根據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顯示,50歲、55歲、60歲退休時,計發月數分別為195月、170月、139月,因此,本文設定“標準人”個人賬戶計發月數n分別為195月、170月、139月。

3.繳費率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由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可得,繳費基數的浮動區間為社平工資的60%~300%,因此,本文設定d分別為60%、100%、300%,分別代表低工資群體、一般繳費群體、高工資群體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個人養老保險繳費率為8%,因此,本文設定“標準人”養老保險繳費率c=8%。

4.參保時上一年度崗平工資月標準與繳費率

根據前文假定可知,“標準人”于2006年初開始參保,國家統計局公告2006年3號文件顯示,2005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8 405元,因此,本文設定2005年崗平工資月標準為1 534元。

5.平均工資增長率

根據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年鑒計算可知,2009~2013年間我國城鎮職工工資增長率的均值為11.78%;鑒于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保持著穩健的較低GDP增長率,因此,本文設定未來平均工資增長率g=10%。

6.個人賬戶收益率

根據國發[1995] 6號文件規定,“個人賬戶儲存額記賬利率參照銀行規定額同期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計算”,因此,本文設定銀行利率固定為r=3.5%。

7.基本養老金調整系數

根據前文的5種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待遇調整方案,以及本文設定的未來平均工資增長率為10%可得,養老金調整系數f分別為10%、3.45%、6.4%、7%。

(四)測算結果與分析

分析表1中的數據發現:

第一,在我國現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下,待遇調整機制對城鎮職工養老金替代率具有強烈的正向作用,即待遇調整越多,替代率越高。例如,60歲退休,繳費基數為100%時,4種調待方案的替代率浮動區間為47.15%~ 77.71%,替代率相差高達30%。

第二,在本文研究范圍內,替代率與退休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成正相關關系,即退休越晚,養老金替代率越高,從高到低依次為RRb=60>RRb=55> RRb=50。因此,國家推行延遲退休政策,不僅有利于減輕基金壓力,也有利于提高退休人員的收入,保障其過上較好的晚年生活。

表1 不同調待方案下城鎮職工養老金替代率 單位:%

第三,在本文研究范圍內,替代率與繳費基數成反向相關關系,即繳費基數越大,替代率越低,從高到低依次為RRd=60%>RRd=100%> RRd=300%。由此可見,我國現行的養老金計發辦法、養老待遇調整政策從實踐上偏向于弱勢群體,繳費最低的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替代率最高,企業普通群體的替代率次之,高工資群體的替代率最低。

第四,國際經驗表明,養老金替代率的合理浮動范圍為40%~70%,前者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后者有利于實現較體面的老年生活。由于60歲退休養老金替代率最高,本文認為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是利國利民的,在此基礎上,方案1的替代率范圍為57.85%~97.56%,方案2的替代率范圍為35.11%~59.2%,方案3的替代率范圍為43.7%~73.69%,方案4的替代率范圍為45.75%~ 77.15%,方案3、4的替代率為合理的水平。方案1的替代率水平過高,因此,本文認為國家現行的調待政策不合理,應逐步建立規范化的待遇調整方案和機制。

四、養老金調整對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作為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可持續性最重要的指標,養老保險基金平衡是任何調待機制均需要重點考慮的。本文運用整體法基于待遇調整參數構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測算模型。以基金收入、支出、差額的變動趨勢模擬和預測基金的短期收支平衡;在考慮利息和基金累計結余的情形下,模擬和預測基金的長期收支平衡。據此來判斷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構建的基金收支測算模型均以現行政策為基礎,預測年份為2015~2050年。

(一)基本假定

第一,假定個人賬戶與統籌基金打通使用,不考慮管理費用,不考慮財政補貼。

第二,假定城鎮企業職工參保期間的繳費基數均為崗平工資,不斷保,退休后正常領取養老金,直至預期壽命死亡。

第三,假定我國城鎮職工平均預期壽命、生存年限與城鎮居民相一致。

(二)模型推導

以Il表示第l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Wl-1表示第l-1年城鎮在崗職工崗平工資;g表示崗平工資年增長率;C表示養老保險繳費率;Kl表示第l年在崗職工人數。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測算模型為:

以Ol表示第l年基金支出;Sl-1表示第l-1年城鎮企業退休職工的平均養老金;f表示待遇調整幅度;Nl表示第l年退休職工數量。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測算模型為:

于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短期、長期收支平衡模型為:

其中,El為第l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結余;m表示目標區間年份。當El>0時,表示當年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制度可持續性較好;當El=0時,表示當年基金收入等于支出,基金短期平衡;當El<0時,表示當年基金收入小于支出,制度可持續性較差。當E>0時,表示目標區間內,基金盈余,制度可持續性好;當E=0時,表示目標區間內,基金長期平衡;當E<0時,表示目標區間內,基金收不抵支,制度可持續性差。

(三)基本參數假設

1.崗平工資和平均養老金

本文預測年份為2015~2050年,因此,本文設定目標區間的年數m=35;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5》可知,2014年我國城鎮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7 346元,即為W2014;根據《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4》可知,2014年我國城鎮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2 061元,則S2014= 24 732元。

2.繳費率、崗平工資增長率和基金投資利率

根據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可知,繳費率c為28%;根據前文可得,崗平工資增長率g= 10%;根據當前銀行1年定期利率,設定累計結余基金投資利率r為3.5%。

3.2015~2050年參保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人數預測

關于2015~2050年的參保職工數據我們直接根據武漢大學劉昌平教授預測的“遷移后城鎮人口指標特征”數據推算得到,該數據給出了2015~ 2050年15~59歲的城鎮人口數。我們假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為100%,考慮到青年受教育時間延長、參加工作時間推遲以及未來延遲退休年齡等因素,本文假定職工25歲參加工作,60歲退休。進而根據比例法可以推算出25~ 59歲的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人數(見圖1)。

圖1 2015~2050年城鎮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人數預測

(四)測算結果與分析

從圖2可知,不同調待方案下,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短期盈虧不同。方案1曲線呈現出先緩慢上升后急劇下降的趨勢,在2015~2033年間,基金略有結余,其中2025年達到當期基金結余峰值,為5.21億元;2033年基金收支平衡;從2034年開始,基金出現赤字,到2050年當期基金赤字高達65.71億元。方案2、3、4曲線均呈上升趨勢,表明這3種調待方式在本文研究范圍內均不會存在財務赤字風險。方案2的2050年當期基金盈余為130.89億元,明顯高于方案3、4的87.4億元和72.29億元。

從圖3可見,不同調待方案下,我國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長期平衡趨勢也不同。方案1曲線呈先緩慢上升再急劇下降的趨勢,比短期的曲線更陡峭,2015~2044年間,基金略有結余,2036年達到峰值,為114.16億元;2045年基金開始出現赤字,到2050年累計赤字就高達254.29億元。方案2、3、4曲線均呈先緩慢再快速上升趨勢,表明基金長期結余。到2050年,方案2的基金累計結余已高達1 820.18億元,方案3、4的基金結余也約為1 000億元。

五、老金調整方案選擇及政策建議

(一)養老金調整方案選擇

合理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既關系到我國廣大城鎮企業職工的老年生活,也與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息息相關,因此,養老金替代率和基金平衡性是調整方案最主要的衡量因子。

從本文的研究顯示,第一種調待方案,即我國現行的每年命令性調待10%,養老金替代率高,最高的為97%,意味著其養老金近似等于其一生的平均工資;但不論從短期還是長期基金財務狀況來看,都是不可持續的,尤其是長期財務呈現急劇失衡趨勢,給制度運行帶來較大的危機,因此,這種方案不可取。

圖2 4種調待方案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短期平衡圖

圖3 4種調待方案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長期平衡圖

第二種調待方案,即按照CPI調待,短期和長期的基金均呈現盈余狀態,尤其是長期基金積累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然而,就個人而言,養老金替代率極低,最低的替代率不到23%,這嚴重損害了離退休職工的個人利益,也違背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初衷,因此,這種方案不可取。

第三種調待方案,即考慮CPI、適當分享社會經濟成果、也考慮老齡化的影響,其養老金替代率約為60%,一方面,符合國際養老金法定替代率標準,能滿足離退休職工較好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在預測期間內,養老金當期均略有結余,基金長期處于財政盈余狀態,且走勢較好。第四種調待方案,即與在崗職工的社平工資掛鉤,其養老金替代率約為62%,均符合替代率和基金財務平衡的要求。

因此,本文認為,方案3、4的調待方案是可行的,我國在構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時,應以CPI為基礎,適當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同時考慮我國日益嚴峻的老齡化現狀和在職員工崗平工資的因素。

(二)政策建議

2005年以來,我國持續大幅度提高城鎮職工養老金水平,從本文的檢驗結果來看,這種待遇調整方式給基金帶來沉重的壓力,導致制度不可持續;完全依賴CPI的待遇調整方式不利于離退休職工安享晚年。基于此,本文建議:

第一,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應堅持科學性原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的初衷是保障離退休職工的晚年生活,非橫向比較其與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員工、城鄉老年居民的養老金待遇水平,因此,在構建科學調待機制時,應摒棄這種本末倒置的理念,而應從城鎮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需要出發,根據CPI、經濟發展、老齡化程度,與職工本人繳費作比較,建立適度的待遇算法模型。另外,考慮到養老保險制度的本質具有正義性,因此,本文認為調待機制還應考慮層次性,即針對養老金較少的群體,調待幅度可適當提高;養老金較高的群體,調待幅度可適當降低。

第二,養老金調整應堅持替代率和基金平衡的雙重檢驗標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制度支付能力的保障,必須通過當期收支情況檢驗基金短期平衡情況,通過歷史數據分析和未來趨勢變化檢驗基金長期平衡情況。替代率是待遇調整機制的基本目標,必須將其浮動范圍調整到國際標準?;谂晾弁凶顑炘?,在不改變基金性質的情況下,通過優化路徑和方法,使得養老金替代率在合理范圍內達到最大化,實現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資源最優化配置,達到公平與效率的“理想王國”。

[參考文獻]

[1]柳清瑞.養老金替代率的自動調整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5(3): 51-55.

[2]韓偉,穆懷中.美國公共養老金調整指數存在的偏差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6(12): 47-48.

[3]韓偉,穆懷中.德國公共養老金調整指數改革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7(4): 68-74.

[4]林義,邱添.國外養老待遇調整誰說了算[J].中國社會保障,2011 (7):36-38.

[5]丁建定,郭林.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變遷、問題與優化[J].保險研究,2011(9): 47-52.

[6]施嵐.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與養老負擔關系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2(3): 77-83.

[7]楊俊.中國養老金調節機制設計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9 (4): 44-46.

[8]田青,張水輝.建立合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以動態合意替代率作為參照系的探討[J].人口與經濟,2009(1): 78-84.

[9]仙蜜花,薛惠元.繳費激勵機制下的養老金連年上調:矛盾及其化解[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5(2): 92-101.

(責任編輯:李萌)

The Design,Testing and Selection of Basic Pension Adjustment Program for Urban Workers

Ye Lu,Xue Huiyuan
(Center for Social Security Studie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In 2015,Chinese urban enterprises workers' pension was once again increased by 10%. Is this policy really advisable?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article proposes four pension adjustment schemes,and each of them is tested by building actuarial models considering both the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and funding bal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rrent pension adjustment scheme will lead to short -term and long-term financial crisis,while the other two schem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CPI,economic growth,aging degree and average salary growth rate are more feasible. According to this finding,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 scientific pension adjustment scheme should be built and tested by double standards,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basic livelihood of workers and the safety of pension.

Key words:basic pension;adjustment program;replacement rate;fund balance;test

作者簡介:葉璐(1988-),女,重慶綦江人,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研究;薛惠元(1982-),男,山東沂南人,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保障國際沖突、協調與合作基本法律問題研究》(13BFX14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研究》(12JJD840006);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動態跟蹤和效果評估研究》(410500078)。

收稿日期:2015-09-27

DOI:10.13253/j.cnki.ddjjgl.2016.01.017

[中圖分類號]F842.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6)01-009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韩视频福利|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成人韩免费网站| 欧美爱爱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网站在线看|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免费激情网址|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色九九视频|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美女国产在线| www.亚洲天堂| 国产99免费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日本国产在线| 久青草网站|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在线看AV天堂|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产精品19p| 久久免费看片| 婷婷亚洲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色亚洲成人|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制服无码网站|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在线看片国产|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中文字幕 91| 久热精品免费|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av综合网|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久久网欧美|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亚洲无码不卡网|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亚洲午夜18| 一区二区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