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加強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方法 共選擇100例手術室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在圍術期加強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回顧臨床效果。 結果 觀察組舒適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 (P<0.05)。兩組病例干預前心理狀況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分值均降低,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前1d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P>0.05),麻醉前觀察組變化不明顯,對照組顯著高于術前(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及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加強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整體護理干預,可保障手術成功實施,防范不良事件發生,使護理質量明顯改善,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護理干預;手術室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9-0100-03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job application analysis
LI Yan
Operating Room , Central Hospital of Zibo Mining Group Co , LTD in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clinical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comprehensive perioperative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viewer clinical results. Results Comfort score, quality of car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status(P> 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were lower,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Preoperative 1d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nesthesia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fo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operative(P <0.05). Selecte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care, complications and complai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overal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can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ion, to prevent adverse events tha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ave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s; Room nursing; Application
手術室擔負著重癥疾病的搶救任務,但同時又是高感染風險科室,具有一定特殊性,對手術成敗及患者生命安全有著直接影響[1]。加之手術侵襲性操作對患者造成的心理應激反應,所以除重視醫師操作嫻熟度的提高及專業醫療儀器的配備外,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也是保障預后的關鍵環節[2]。本次選取相關手術室病例,探討護理干預的重要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取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18~70歲,平均(44.6±2.9)歲。普外科手術36例,骨科手術34例,急診手術10例,婦產科手術14例,其他6例?;颊呔栽负炇鸨敬螌嶒炛橥鈺⑴懦龣C體其他系統嚴重疾病。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干預 (1)心理護理:積極開展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病情、文化狀況、經濟狀況、家屬支持力度、心理狀況,制定針對性個體化疏導方案,幫助患者克服負性情緒,增強戰勝手術的信心。與患者和家屬建立和諧護患關系,介紹手術成功的案例,發揮榜樣的力量,使患者主觀能動性得以調動,提高自我效能感,對各項注意事項加以掌握,保障手術成功實施。同時取得家屬配合,使其保持樂觀心境。(2)環境干預:營造溫馨、安靜、整潔的手術室環境,物品擺放有序,提高患者舒適感。因麻醉狀態下患者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喪失,若濕度大,室溫過高,易對散熱造成影響,引發高熱。尤其大量庫存血輸入、手術創面大、麻醉時間長者,體溫可<36℃,有心律失常、寒顫等風險,特別是老年人,易出現麻醉蘇醒延遲和呼吸抑制,術后并發肺炎。故室內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室溫在22~25℃為宜。減少各種儀器操作聲響,醫護人員避免交談與手術有關的話題,音調需放低。(3)安全干預:體位干預:協助擺好麻醉體位,保障麻醉操作成功實施。自患者上手術臺始行體位安置,行心理疏導以消除負性情緒,取得良好配合。注意隱私部位遮擋,并準備好術中體位維持所需的布類、臂架等,不宜過度外展上肢,以防臂叢神經損傷,適當對下肢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血栓形成等嚴重并發癥。輸液輸血干預:術前部分患者因高熱、脫水,術前需補液;手術麻醉中,因術前禁飲食及麻醉后器官血容量不足,且創面在術中滲血滲液,增加體液丟失量,血壓易降低。故需保持靜脈輸液輸血通暢,已經心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需對液體輸入量嚴格掌握。記錄手術中失血情況,決定輸液輸血量,以使循環系統穩定,同時需完善查對工作。
endprint
1.2.2 術中護理干預 在實施各項操作前介紹方法及目的,協肋麻醉穿刺,若患者有痛感,需及時報告醫生處理,以使恐懼心理消除。向清醒者告知應用約束帶的必要性,協助肢體于最舒適位擺放,以免損傷神經,并積極預防感染。
1.2.3 術后護理干預 手術完成后,需將成功的消息向患者告知,促使其心理和精神放松,將血跡輕柔去除,協助穿衣,護送至病房,減輕搬動時痛苦,與病區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工作,就手術情況及術后注意觀察事項進行交待。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注意引流通暢,妥善固定引流袋,做好切口感染預防,加強飲食護理,預防便秘,減輕患者不適。
1.2.4 術后隨訪 術后24h即可隨訪患者,評估護理計劃實施的效果及妥當度,觀察肢體有無因不良體位造成的損傷,了解患者精神狀況、切口情況,有無高熱、疼痛,及時處理異常。分享患者病情好轉的喜悅,增強患者心理滿足感,使其意識到醫護人員視其如親人,更為主動配合醫護。對患者思想顧慮進行詢問,耐心指導,加強健康宣教,并發放術后訪視單,由患者和家屬評價圍術期護理服務工作,依據建議和意見不斷調整護理技巧,促使整體服務質量提高。同時,取得家庭和社會配合,使家人給予患者更多關愛,促其更有勇氣回歸社會,增強康復信心。
1.3 指標觀察
(1)舒適度:采用美國Kolcabal舒適狀況簡化量表進行評價,包括心理、社會文化、環境、生理4個維度共10分,統計分值越高,效果越理想[3]。(2)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總分20~80分,分值>40分為焦慮、抑郁[4];(3)護理質量:采用醫院自制量表,對健康教育、科室理論技能考核、護理安全管理評估,總分100分,所得分值越高效果越好[5]。(4)血壓、心率:對兩組術前1d及麻醉前心率頻次、血壓水平進行評定。(5)護理滿意度:應用醫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共100分,>80分為滿意。(6)記錄投訴率、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數據用(x±s)表示, 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住院情況
觀察組舒適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及住院情況比較(x±s,n=50)
2.2 心理狀況
兩組病例干預前心理狀況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分值均降低,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管理前后心理狀況評估(x±s,分,n=50)
2.3 心壓、心率
兩組術前1d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P>0.05),麻醉前觀察組變化不明顯,對照組顯著高于術前(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況評估(x±s,n=50)
注: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術前1d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
2.4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及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及投訴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社會經濟取得巨大發展成就,顯著推動了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進步,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也呈質的飛躍,著重于“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手術室改變以往護理人員相對封閉的思想意識,走到床前,在圍術期為患者提供全面、整體的護理服務[6-8]。
首先,在術前重視訪視工作的開展,了解患者基礎情況,依據性格特點、病情、文化程度,制定對應心理護理方案,使其負性情緒得以克服,提高遵醫依從,保障各項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此外,重視環境干預,營造溫馨、整潔、有序的手術室環境,使患者在聽覺、視覺上達到舒適的狀態,注意隱私的保護,增強患者參與熱情,促使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發揮,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配合醫師完善體位干預、輸血管理,以節約手術時間,提高手術質量。術中,重視密切配合,給予患者安撫,加強鼓勵和安慰,盡量減輕各種儀器操作聲響,護理人員談話音調盡量放低,并善用撫觸式語言,使患者感受到安全,心理上達到滿足,更好地配合治療。術后將手術成功的消息及時告知,以使患者心理緊張感放松,并完善交接班,做好生活照顧,從飲食、并發癥等多方面保障患者安全,進而縮短病程,改善患者心理狀況[9,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舒適度、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心理狀況改善優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少于對照組。
綜上,加強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整體護理干預,可保障手術的成功實施,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使護理質量明顯改善,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石世芬. 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效果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11): 1716.
[2]任冬云. 手術室心理護理干預對急診手術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4): 234-236.
[3]吳世波. 探討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5): 335.
[4]孫利萍,王哲慧. 舒適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4): 16-17.
[5]付素娟. 優質服務護理干預在手術室中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觀察[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3):1758-1759.
[6]何春艷,屠曉微,李佳育.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6): 518-520.
[7]字彥秋.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2013,(3Z): 133.
[8]刁麗萍,范曉娜. 手術室護理中護理干預對手術患者的影響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17): 61-62.
[9]李雪芹,郭新銀. 安全護理干預機制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學裝備,2013, 10(10): 98-100.
[10]張秀英,朱國紅,葉惠艷.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 17-18.
(收稿日期:2014-02-21)
關于撰寫英文摘要的要求
本刊學術類文章要求書寫中英文摘要,為提高論文英文摘要的質量,關于英文摘要撰寫的要求如下。
①英文摘要須在中文摘要修改的基礎上進行撰寫,內容應與中文摘要一致。
②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中的格式一致,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
③英文摘要的文字應注意語法嚴密、準確,符合英文科技語言的語法習慣。字母拼寫正確無誤,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明確,同時附3~5個關鍵詞(Key words)。
④英文摘要中應盡量少用縮略語,需要時,必須在該縮略語第一次出現時注明全稱。
⑤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全部作者姓名、全部單位名稱、作者單位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