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郭振華
從上世紀80年代引進菲亞特拖拉機、英國里卡多柴油機技術,到2011年收購法國McCormick(麥考密克)工廠,再到2015年在白俄羅斯成立一拖東歐研發中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一拖集團”)的國際化進程從未停歇,步伐正在加快。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就一拖集團的海外布局與戰略升級話題,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
去年5月12日,在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元首的見證下,6家中資企業正式成為中白工業園的首批入園企業,一拖集團位列其中。
中白工業園是目前中國海外最大的工業園區項目,作為中白兩國之間最重要的經貿合作,該項目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節點之一,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具有示范意義。
“中白工業園區將起到連接歐亞的中心平臺作用,我們的東歐研發中心將來就是一拖進入東歐的‘橋頭堡。”趙剡水表示。
事實上,在“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一拖集團的中亞布局更早。
趙剡水告訴記者,一拖集團目前在吉爾吉斯斯坦有近2000臺拖拉機的保有量,占到該國拖拉機保有量的10%;在烏茲別克斯坦,一拖集團與保利集團合作在開拓履帶拖拉機市場;還與河南一家公司聯合進入了塔吉克斯坦農機市場。
而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涉國家,一拖集團亦有行動。在泰國,雖然受到當地政局的一些影響,但一拖集團的渠道銷售仍然非常穩固。近年來,一拖集團在菲律賓的渠道銷售也斬獲頗豐。
對于未來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一拖集團的海外發展布局與定位,趙剡水認為,“既要把研發、制造,有先進性、競爭力的東西拿到國外進行產能整合,也要客觀分析當地市場,研究與自己產業、產品能協同發展的資源,還要考慮文化等方面因素?!?/p>
與此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一拖集團的海外布局已不局限于拖拉機等農機的銷售,開始步入戰略升級版。在哈薩克斯坦,一拖集團與當地企業合作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種植、養殖、加工等一攬子服務。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拖集團就開展了國際貿易,成為較早進入非洲市場的中國企業之一。此后,又相繼打入南美、東歐、西亞、中亞市場。但趙剡水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把產品打入北美、西歐的高端市場。
2015年,一拖集團實現了銷售收入、利潤、出口、職工收入“四增長”,趙剡水堅信一拖集團未來一定會成為“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
“現在我們海外銷售在集團的占比是10%多一些,理想的比例是海外30%,國內70%,提升空間還很大。而國內的農業機械化率現在也只有63%,處于中級階段,國內市場同樣空間巨大?!壁w剡水表示。
責編:徐豪 xuhao@ceweekly.cn
美編:孫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