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網絡文化的導入,注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注重將農村學生的生活與現代都市生活日益交融,注重將教師自身生活經歷融入英語課堂,提升農村英語課堂實效性。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實效性;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75-01
2011年版英語課程標準鼓勵教師更新英語教學理念,優化英語教育教學方法、策略、途徑,以學生發展為本,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鼓勵教師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農村英語課堂實效性。
一、注重網絡文化的導入
農村英語教師應重視網絡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將網絡文化導入英語教學中,發揮網絡文化對英語教學的正能量。比如,教學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3 Online Travel時,一位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緊密聯系熱門的網絡游戲《仙劍奇俠傳》。這位教師首先向學生呈現一組《仙劍奇俠傳》游戲的圖片,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然后,讓熟悉這個游戲的學生向不熟悉這個游戲的學生進行簡單介紹,目的是讓學生們基本都能融入游戲之中。接著,這位教師圍繞游戲《仙劍奇俠傳》,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Who designed it?”“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How many levels does this game have?”讓學生自主獨立解答或讓學生們展開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后,這位教師便水到渠成地過渡到所要學習的課文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中。這樣的鋪墊性導入,有利于學生快速地理解課文內容。顯而易見,教師如能深入探究網絡文化與教材(文本)內容的“連接點”,并將網絡文化巧妙地不露痕跡地融入教材(文本)之中,優秀的網絡文化一定會為英語教學提供動力支撐。
二、注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引入英語課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比如,一位教師教學牛津英語9A 5 Reading時,先讓學生課前收集Audrey Hepburn資料與圖片,并強調準備全班評選最美的圖片。課堂上,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將Audrey Hepburn的精美圖片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女學生怯生生地拿出一張皺巴巴的泛黃的從舊報紙上剪下來的圖片:滿面皺紋的Audrey Hepburn與幾個骨瘦如柴的小孩擁抱在一起,學生們很快就被這幅畫面深深震撼。原來這幅圖片來自于Audrey Hepburn的一部紀錄片,展現的是Audrey Hepburn晚年探望患艾滋病兒童的畫面。有學生認為這就是一張最美的圖片,其理由是:“This picture describes that she is not only a beautiful actress but also a great humanitarian.”同學們一致贊同這是最美的圖片,同時對Audrey Hepburn產生由衷的崇敬之情。執教老師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利用多媒體搜索關于赫本的大量圖片并在電子白板上加以呈現。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欣賞完一張張赫本不同年齡階段的生活照后,執教老師趁熱打鐵引領學生們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課堂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推向高潮,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三、注重將農村學生的生活與現代都市生活日益交融
有時農村生活相對單一,與現代都市生活形成強烈的反差。為了開闊農村學生的視野,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努力開發英語課程資源,整合英語教材(文本)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讓農村學生熟悉現代都市生活。比如,牛津英語7B Unit5的Task部分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大城市綜合布局的文章。教材(文本)上提供的相關圖例,描述的是很多人在排隊等候,旁邊的墻上張貼著一些電影海報。當執教老師向學生提問“Whats this”時,學生竟然一臉茫然,既焦急,又顯得相對無奈。此時,執教老師才意識到很多農村學生沒有去過電影院。于是,執教老師立即用多媒體搜索電影院內部、外部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對電影院的構造與功能進行大致了解。顯然,英語課堂上教師在講授教材(文本)的同時,更應將農村學生的生活與現代都市生活緊密交融在一起,讓農村學生也能感知現代都市生活的多姿多彩。
四、注重將教師自身生活經歷融入英語課堂
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讓學生圍繞教學內容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所見所聞。若教師能將自身生活經歷巧妙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學牛津英語9A Unit3 Teenager Problem這一課時,課尾要求學生結合所學內容以及自身實際談談自己當前的困惑,學生們礙于面子常常難以開口。不少農村學生家里還是相當清貧,有些學生家庭條件還相當困難。執教老師聯想到自己同樣也出身在一個貧困家庭,于是敞開心扉地向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聲,自己也曾經產生過的自卑心理。或許是師生同樣的遭遇,讓學生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紛紛說出自己的困擾并表達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決心,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主題得到升華。顯然,將教師的自身生活經歷融入英語課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課堂學習目標的距離,為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支點”。
五、結束語
總之,提升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實效性的途徑多種多樣,教師只有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這樣的英語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吳金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0(04).
[2]劉慧,孫寧.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