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僑峰
[摘要]1957年中國共產黨開展的整風運動對于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整風運動開始不久就因為若干原因轉為反右派斗爭,而后更是被嚴重擴大化。所以探討這一歷史事件的轉向原因和總結其經驗教訓,對于我黨新時期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整風運動;轉向;反右派斗爭;教訓
1957年,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剛剛確立,新中國已經進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國內外形勢的巨大轉變使得黨內領導干部一時不能適應新的情況,部分同志脫離群眾,產生了特權思想。對此,黨中央認為有必要進行一次整風運動,為建設社會主義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3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講到:“現在共產黨中央作出決定,準備黨內在今年開始整風。黨外人士可以自由參加,不愿意的就不參加?!盵1]可以看出,與之前三次整風有所不同的是,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此次整風運動發動了黨外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來給黨提意見,幫助黨扶正思想,即“開門整風”,但也是由于“開門”,使得之后各種思想的肆意蔓延與傳播,最終演變為全方面多維度的“全民整風”,違背了最初在八大正確精神指導下的初衷。
一
1956年,蘇聯的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發動對斯大林的批判,開始質疑之前蘇所采用的社會主義模式,導致一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局也出現不穩狀況,幾乎同一時期,波蘭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發生。這一系列國際上的動蕩,對我國的城市和鄉村穩定產生了沖擊,全國范圍內出現工人罷工,學生罷課,農民鬧事等局面,一部分知識分子則趁機發表尖銳言論,對當時政府、黨的工作提出公開批評,黨員干部由于思想準備不足,一時間陷入被動。為了貫徹中共八大精神,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黨中央決定進行整風,整風內容主要圍繞“三風”進行,“這一次整風,主要是要批判幾種錯誤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一個是主觀主義,一個是官僚主義,還有一個是宗派主義。”[2]1957年4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標志整風運動的正式開展,這一指示延續了3月講話所堅持的正確原則和宗旨,對整風運動的主題、內容、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確闡述,而“這次整風的方法同抗日時期的整風一樣,就是先研究一些文件,每個人在學習文件的基礎上檢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揭發缺點和錯誤的方面,發揚優點和正確的方面。”[3]文件發表后,各級黨組織領導黨員開始就當時各項方針政策進行檢查學習,5月4日發出《關于繼續組織黨外人士對黨所犯錯誤缺點展開批評的指示》,文件對大部分黨外人士的批評建議進行了肯定??陀^來說,國際國內發生變動的背景下開展整風運動是有其必要性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部分黨員確實還殘留著舊時期官僚做派,將自身放置在特權的保護下,不愿意深入地接觸群眾,并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脫離實際,單憑按照主觀想法進行處理,所以我黨站在人民內部矛盾的角度對此進行整頓,在當時是非常及時而且必要的,且采用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是八大正確路線的發展和后續探索,是實事求是的正確方法。
但在《指示》發出后不久,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也趁黨外人士對黨和政府提建議的機會大肆鼓吹“大鳴”“大放”“大民主”,甚至開始攻擊黨的領導地位,社會上的批評日趨升溫,右傾思潮開始冒頭。黨中央和毛澤東迅速關注到了情況的復雜趨勢,5月15日,毛澤東發表《事情正在起變化》,代表著其思想的變化,16日,毛在他起草的《關于對待當前黨外人士批評的指示》寫到:“好好掌握形勢,設法團結多數中間力量,逐步孤立右派,爭取勝利。”[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的“孤立反對派”字眼再次出現,說明當時黨中央已將右派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認為他們并不是“能夠按照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方向,同我們一起來為改革和建設我們的社會而無所畏懼地奮斗”的“黨外的仁人志士”。6月8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了《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同日《人民日報》發表《這是為什么》的社論,由此,整風運動的主旨從反三風轉向反右派,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轉向處理敵對矛盾,這一思想教育運動轉變為一場反擊右派的政治斗爭。
二
1957年的整風運動在當時的條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運動并沒有達到剛開始預期的效果和目標,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將整風運動的任務轉向錯誤,那么探討這一轉向的原因就顯得尤為必要。
首先,國外環境的復雜變化以及黨中央對此的思想準備問題是導致運動轉向反右斗爭的重要原因。以美國為代表的壟斷資產階級在50年代中后期開始推行“和平演變”戰略,使得波蘭和匈牙利首先發生動亂和政局不穩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的政治穩定,而我國當時剛剛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黨對國際上的動蕩局面非常敏感,容易受其影響,而且國內一小部分資產階級由于處在被消滅的邊緣,當然對社會政治的變革會有不滿情緒,對美國推行的西方理論全盤接受并在國內大加推廣,“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我們希望一切同我們共同奮斗的人能夠勇敢地負起責任,克服困難,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議論譏笑,也不要怕向我們共產黨人提批評建議?!盵5]這些資產階級正是趁黨對黨外人士的批評進行鼓勵的機會,將自己對社會主義的不滿完全借此宣泄出來,掀起了一股反黨反社會的思潮,而國際方面的影響使得我黨對剛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政權憂慮重重,對其想要保護的意識非常強烈,所以也導致我黨在應對問題時思想準備的不足,易于作出過于嚴重的估計,從而擴大反右思想,進而演變為斗爭。
其次,黨對于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缺乏清醒的認識。1956年中共八大上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但在1957年4月整風運動開始進行時,右派分子的瘋狂攻擊使得黨失去了對當時形勢冷靜思考的能力,因為右派的不斷攻擊被看作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中央發布的文件來看,4月的《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繼承了延安整風時的優良傳統,是正確的好文件,但后來在實踐中的許多方面背離了這一文件的初衷和精神,比如《指示》指出:“對于在整風運動中檢查出來犯了錯誤的人,不論錯誤大小,除嚴重違法亂紀者外,一概不給以組織上的處分,并且要給以積極的、耐心的幫助,這樣來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盵6]但在后來,對于這些“犯了錯誤的人”,發出了類似“革命的鋒芒是對著資產階級……這是尖銳的階級斗爭”[7]的言論,甚至“趁熱打鐵、乘機追擊,緊緊抓住已經暴露的這伙階級敵人,實行內外夾擊,無情地給他們以殲滅性的打擊”。[8]歸根結底,還是由于當時黨對于社會人民內部矛盾并沒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再加上對國內外局勢的敏感態度,在尚未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發起了整風運動,在自身認識的角度就產生了轉向的錯誤。
再次,整風運動的轉向也與毛澤東本人的認識失誤存在一定程度的關系??陀^上,不得不承認,當時的中國是存在盲目崇拜的現象的,毛澤東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不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建設時期,他都是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人物,所以當重要人物也出現思想上的失誤時,人們往往很少會去獨立地分析和考慮其內在原因,而是去接受領導。這一現實則在一定程度推動了這一判斷的成型和實施,反右斗爭便毫無顧忌地開始了,并不斷被擴大化。
三
整風運動的轉向改變了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所堅持的八大精神,改變了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造成了沖擊。經濟方面,對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探索受到干擾,“反冒進”這一正確思想受到批判;政治方面,高度緊張的狀況使得黨內生活極不正常;文化方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被嚴重曲解,過度的言論削弱了人民對黨的信任,社會穩定出現問題。對此,將這一整風運動的過程作為新時期黨建工作需要考究和分析的對象,對于當前堅持“四個全面”進行體制改革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才能解決干部思想問題。黨中央和毛澤東為糾正黨內“三風”現象,以蘇為鑒,發動了整風運動,依舊采用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但是,這是修整思想作風的方法,在其背后,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缺陷,如黨政不分、政企不分、高度集權等。就算后來不發生轉向,“三風”得到了應有的糾正,那么再次出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為制度是更根本層次的原因,“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盵9]縱觀歷史,“共產黨內的整風,在抗日戰爭時期進行過一次,以后在解放戰爭時期進行過一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又進行過一次”。[10]我黨解決干部作風問題主要通過思想教育活動,長期對制度約束的忽視也就產生了漏洞的積累,而今,我國一直在致力于彌補制度上的缺漏與不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將黨的十八大報告關于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和基本原則加以系統化、具體化,全方面增強其改革的可行性,從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干部作風問題。
另一方面,法治體系的建設也是整風運動帶給我們的一大啟示。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反觀歷史,1957年整風運動中,當資產階級反動思潮開始涌現時,首先想到的卻是類似過去革命采用的群眾斗爭方式,而非運用法律這一強大武器進行處理,造成了矛盾的激化和擴大化,同時監督體制的缺陷也促進了不良思想的蔓延,所以在這種時候,需要用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作為支撐和保證,以法治代替人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民主,建立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注釋]
[1]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4.
[2]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4.
[3]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4.
[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273.
[5]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5.
[6]中共中央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黨的學說文件匯編(1947年-1957年)[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室,1980:377.
[7]做革命的促進派.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5.
[8]若干重要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617.
[9]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10]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4.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3]黨的學說文件匯編(1947年-1957年)[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室,1980.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薄一波.若干重要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