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柯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理科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科學知識,為高考作必要的知識積累,同時也會為同學們自身素質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礎。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習方式、思維習慣、自學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沒有及時進行有效調整,會導致有些同學在學習跟不上教學教課進度,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進而挫傷同學理科學習的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同學身心健康發展。本文重點闡述了高中理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做出分析和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同學們在高中理科學習中有針對性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 理科學習 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05-01
1.高中理科學習常遇到的問題
1.1學習內容和知識量的增加
與初中階段相比,高中理科的各個學科的知識深度和知識量增加幅度較大,很多知識概念不再只是記憶,而是需要理解和掌握。而各個學科數量增多,導致可用于各學科課后學習時間相對減少。
1.2概念和知識點的混亂
高中理科的各個學科存在著大量的概念和知識點,這些概念和知識點的過于集中和相對分散都會導致同學知識記憶和理解的混亂。進而導致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影響相關學科的學習效果[1]。
1.3 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
受到高考復習的影響,高中實際教學時間較短,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式是短時間大量內容的知識灌輸。這種方式常導致一些剛升入高中的同學極不適應[2,3]。這種教學方式也使得同學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對學科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思考。
1.4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在高中階段,同學面臨著大量的學科知識的灌輸和休息時間的明顯減少,常會表現出畏難情緒和學習興趣的明顯降低,這會導致知識學習效率的降低,同時也會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而導致成績下降。
2.高中理科學習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措施
2.1了解掌握不同學科的特點
高中理科包括多種學科,每個學科的學科特點也不相同,因此實際學習過程中,同學應根據這些學科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學習。例如高中數學,首先應掌握數學知識及其關聯性,學會方法再進行反復解題練習,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水平。而物理學科注重概念的理解,實際學習中需要進行適當的章節分割,針對相關知識板塊建立對應的物理模型,這有利于理清相關概念,進而保證掌握物理知識體系的各個單元。就高中化學而言,知識點較為分散,學習起來沒有知識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因此實際學習過程,應對各知識點進行知識串聯,同時也應注重化學實驗的學習和操作,這種感官學習有助于各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
2.2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
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因自身對教學知識的理解、知識結構以及教學觀念等因素形成了獨特的、一貫性的教學風格,作為高中學生,讓老師去適應自己顯然不太現實,所以應基于適應教師教學風格的目的,對自己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行為進行有效調控優化,使得自己的學生方法適合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3 學習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高中理科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學習效率較低。可將該模式轉變為以自己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新型學習模式。這是因為知識的學習過程不是靠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引導下,依靠同學自主性的思維活動獲取的。因此高中理科學習時,應積極主動的參加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同學應該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是依靠老師的教學思維運轉,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方法。
2.4注重自學能力、做好筆記
高中的教學時間主要集中在高一和高二階段,高三主要進行知識復習和練習。這種短時間大量內容的知識灌輸常導致同學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更談不上教學內容的消化理解和思考。因此需要進行相關學科的課前預習或自學[4]。這個自學可以初步掌握學科知識,在教師講課過程中,重點學習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也可印證已掌握的知識。自學階段同學應做好學習筆記,這有助于學科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而教師講課階段,教師為加強同學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通常會補充一些內容和方法,如不做筆記,課后同學很容易遺忘,這不利于課后對學科知識的鞏固和整理。
3.結語
對大多數同學而言,在高中理科學習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通過上述對高中理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的分析闡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對高中理科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紅蘭.淺析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 2014,(13):179-179.
[2]李燕.淺談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7): 55-55.
[3]劉向陽.高一新生如何度過新學期心理適應期[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5):92-92.
[4]王玉波.高中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2, (6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