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曲靖師范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
云南省電價改革對風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劉珊珊
(曲靖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曲靖655011)
[摘要]自2002年我國實行電力改革后,云南省先后出臺一系列相關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政策,通過對電價改革前后風電企業經濟效益對比,分析電價改革對風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得出結論:風電場項目對電價的變化較為敏感,一方面風電場企業要準確掌握電價改革的動態信息,對風電項目經濟效益進行動態分析,及時調整投資決策;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優先選擇風資源較好,發電量較高的項目進行優先投資,以防范電價改革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帶來的風險,保證電價降低后項目依然盈利;同時在項目投資過程中,風電企業應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縮短項目建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保證項目“即投產即盈利”、保證設計利用小時數,提高發電量。
[關鍵詞]云南省;風電企業;清潔能源交易;經濟效益;影響;措施
從1985年以來,我國先后實行了“還本付息電價”、“燃運加價”、“經營期電價”等多項電價政策,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電價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3]62號),電價改革的長期目標:在進一步改革電力體制的基礎上,將電價劃分為上網電價、輸電價格、配電價格和終端銷售電價;發電、售電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輸電、配電價格由政府制定。同時,建立規范、透明的電價管理制度。
200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電價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制定了《上網電價管理暫行辦法》、《輸配電價管理暫行辦法》和《銷售電價管理暫行辦法》,常規水力發電企業及燃煤、燃油、燃氣發電企業(包括熱電聯產電廠)、新建和現已具備條件的核電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風電、地熱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業暫不參與市場競爭,電量由電網企業按政府定價或招標價格優先購買,適時由政府規定供電企業售電量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量的比例,建立專門的競爭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
2009年9月國家電監會、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完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電監市場〔2009〕20號,2010年云南省發改委、工信委下發《云南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2014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云南省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直購電)試點的輸配電價,參與云南直購電試點的大用戶購電價格,由直接交易電價、電網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三部分構成。
2015年4月23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發《關于2015年云南電力市場化交易結算細則的通知》,下發《2015年云南電力市場化工作方案》、《2015年云南電力市場化交易實施細則》和《2015年云南電力市場交易電廠基數電量方案》。完成“三個主體,一個中心,三個市場,四種模式”的電力市場體系。“三個主體”為云南電力市場中的售電主體、購電主體、輸電主體。目前在云南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的購電主體共7200余家(消費電量占比70%),售電主體57家(發電裝機4389萬千瓦,占比72%)。“一個中心”為云南電力交易中心。“三個市場”為可進行電力交易的省內市場、西電東送增量市場、清潔能源市場。“4種模式”為云南電力市場中現有的直接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發電權交易4種交易模式,市場主體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參與的市場和交易模式。
2015年11月10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發《關于調整2015年清潔能源交易結算方式有關事宜的通知》,2015年11月20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發《2015年11月和12月風電火電清潔能源置換交易工作方案的通知》,將風電也納入火電的發電權置換。2016 年1月12日云南省物價局文件《云南省物價局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文件的通知》云價價格【2016】2號。
(一)基礎數據確定
以云南某企業一個49.5兆瓦的風力發電廠為例,分析發電權置換前該風電場的經濟效益。以下數據來源于該風電場的實際數據,由于篇幅有限筆者在此不做具體分析。總投資44499萬元,風場年利用小時數2200小時,上網電價600小時,項目未來壽命期20年,裝機容量49.5兆瓦,折舊年限20年,資產殘值率5%,融資占總投資的比例80%,融資利率6.55%,融資期限15年,城建稅征收率5%,教育費附加征收率3%,地方教育費附加征收率1%,水利基金占收入比率0.1%,外購電力費24.75萬元/年,人均工資附加比率55%,所得稅稅率25%,所得稅免稅期3年,所得稅減半期3年,適用的增值稅稅率17%,初始設備投資增值稅可以抵扣,增值稅應納稅額減半優惠政策。
(二)調整前經濟測算
依據上述已確定的該風電場基礎數據,運用風電場經濟測算分析軟件工具,風電場進行經濟效益測算結果。在盈利能力方面,項目全部投資(稅前)內部收益率10.74%,資本金(稅后)內部收益率17.81%,項目在投產第五年后即可盈利,年均利潤總額2191萬元,前三年凈利潤累計2220萬元,財務凈現值大于零,總投資收益率和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滿足項目盈利要求,項目投產后各年均有盈利,表明本項目財務盈利能力較強。
在財務償債能力方面,本項目還款的資金來源為折舊和攤銷前的利潤,根據確定的上網電價,按等額還本付息方式進行計算,還貸年限按照15年考慮。項目全投資(稅前)回收期8年,資本金投資(稅后)回收期5年,項目可按時還清貸款,年均已獲利息保障倍數為3.48,遠大于1,表明該項目償債能力很強。
在財務生存能力分析,根據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從項目投產年開始的各年資本金稅前凈現金流量均為正值,說明項目實現自身資金平衡的能力較強,具備了項目在財務上可持續的必要條件。
根據云價價格[2016]2號文件要求云南省風電上網電價執行全國統一標桿電價政策,即:2016年1月1日后,2017年12月31日前核準的陸上風電按每千瓦0.6 元(含稅)執行,2018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按0.58元(含稅)執行。

在其他基礎數據不變的情況下,將電價由每千瓦0.6元降為0.58元后,通過風電場經濟測算分析軟件工具,以云南某企業一個49.5兆瓦的風力發電廠為例,對其進行經濟效益測算結果比較如上表:
從以上測算結果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方面,電價調整后項目全部投資(稅前)內部收益率降低0.58%,資本金(稅后)內部收益率降低1.96%,項目在投產第7年后才可盈利,年均利潤總額降低200萬元,前三年凈利潤累計降低558萬元,財務凈現值大于零,總投資收益率和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滿足項目盈利要求,項目投產后各年均有盈利,表明本項目財務盈利能力依然較強,項目可行,但是對項目利潤影響較為明顯。在財務償債能力方面,電價調整后項目全投資(稅前)回收期依然是8年,但是資本金投資回收期增加了2年,年均已獲利息保障倍數降低0.23,但依然大于1,表明價格調整后項目償債能力依然很強,項目可按時還清貸款,但償債風險明顯增加。
根據上述分析,風電場項目對電價的變化較為敏感,一方面風電場企業要準確掌握電價改革的動態信息,對風電項目經濟效益進行動態分析,及時調整投資決策;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優先選擇風資源較好,發電量較高的項目進行優先投資,以防范電價改革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帶來的風險,保證電價降低后項目依然盈利;同時在項目投資過程中,風電企業應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縮短項目建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保證項目“即投產即盈利”;再次企業在運營期間應增強設備管理水平,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管理性費用,積極與調度協調溝通,保證設計利用小時數,提高發電量。
[參考文獻]
[1]鄭金武,李晨.我國風能發展現狀:風能資源豐富法規支持發力[J].科學時報,2006(4)
[2]祝賀,徐建源,等.風力發電技術發展現狀及關鍵問題[J].華東電力,2009(2):314-316
[3]張明鋒、鄧凱,等.中國風電產業現狀與發展[J].機電工程,2010(1):34-36
[4]陳艷,白灝.新疆風力發電政府規制的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7):85
[責任編輯:潘洪志]
[收稿日期]2016-02-16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