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初中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生涯來說是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作為教育中比較重要的科目,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都是教育領域比較關注的問題。而合作學習法,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一個重點。我國關于合作學習法的研究目前還是處在一個相對較早的起步階段。本文將對合作學習進行深刻剖析,并談論該學習法在初中教育中如何運用,從而幫助英語教師更好的運用此教學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合作學習 教學法 初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07-02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更是要依據課程總目標,針對本班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目標的細化,實現一個短期目標的設定和一個長遠計劃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這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法無論是在近期目標還是長遠目標的達成上無疑都是一個適合有效的教學法。
一、合作學習法的基本概念
不同國家,雖然在研究角度,實踐模式,學習方式,甚至表述上都對合作學習這個概念在名稱描述上多少有些偏差,但是都對合作學習予以很高的重視和比較深入的研究。
斯萊文作為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是這樣定義合作學習的:“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我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則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二、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分組
合作學習是以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分組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根據目前初中班級的學生情況,適合的分組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方法是同桌和前后桌四個同學一組,這是最簡單的分組方式。中國的教室設置都比較規范,學生每天坐的地方都是相對固定的,如果因為分組的關系,唯獨在英語課堂上因為分組來換座位既不方便也不實際,而且會耽誤授課時間,所以如果想要簡單形式簡短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選用這種分組模式。
第二種是自由分組,教師只規定每組的人數,然后由學生自由分組,這在英語學習中學習比較開放式的話題的時可以運用。自由分組的時候,學生可能會自發的按照興趣愛好或者感情友誼的深淺自動形成一組。這樣形成的組別組員之間不拘束,而且都愿意知道和深入了解對方,所以在討論起來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合作方式
第一種是問題式。這種模式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提問題,也可以是學生間的互動。依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動腦筋去思考,去學習,而不是像以往的被動式輸入性教學。
第二種就是表演式學習。現在的初中學生很多都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有表現的意愿。這種表演式合作學習正好能夠讓學生們無論是從身,還是從心都能全部投入到學習中來,這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潛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本身,也會對所學習的內容有深刻的印象。
第三種是討論式。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置討論的范圍和問題,讓學生互相交流心得體會。比如在討論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這個單元的時候,就可以讓組員們都說明一下自己是怎么來學校的,然后大概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讓組員們都討論一下根據自己的家庭住址,還有沒有其他適合的方式來學校。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就實施了自我教學和英語學習,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
三、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方面,應該注意教師的定位。合作學習雖然主要都是靠學生來完成,但是老師也不是完全置身事外,可以不管課堂的。在課中,要隨時關注每個小組的進行狀態,保證課堂紀律,不能讓一些不愛參與的學生擾亂了整體的教學計劃,要隨時發現隨時制止。同時,要積極幫助那些性格內向,不能積極參與的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去。在課后,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表揚和獎勵表現突出的同學。針對本節課的總體效果總結經驗教訓,和同事溝通,發現問題及時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以便開展今后的教學工作。
另一方面,要注意方法使用的范圍。合作學習的方法固然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內容都適合。作為教師,要靈活掌握教學方法和教學規律,在課堂上運用合作教學法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將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等問題都考慮清楚,將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提前想好解決的方法和對策,以免控制不了課堂秩序,手忙腳亂,完不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篤勤.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4,(01).
[2]趙紅英.讓合作走進高中英語課堂[J].考試(高考英語版),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