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灶, 劉賢昌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工商系,福州 350202)
?
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的社會責任研究
——基于環境保護角度
林仁灶, 劉賢昌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工商系,福州 350202)
摘要:環境保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缺失。為推進我國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的社會責任發展,企業外部應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發揮大企業的模范作用,提高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公信度;企業內部應從企業戰略層面規劃逆向物流,完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與流程。
關鍵詞: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
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我國的就業和社會的穩定,但由于受到企業用工成本上升,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稅費負擔過重等原因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中小企業要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創新,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創造更多的價值,而逆向物流是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的途徑之一。
逆向物流有助于企業成本的降低、資源的再利用、環境的保護,并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目前中小企業對正向物流重視程度很高,但對反映綠色生產和生態文明的逆向物流不重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過度利用嚴重破壞了環境,因此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對逆向物流給以足夠的重視。
1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的社會責任內涵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Stock教授最早提出了逆向物流的概念,他認為逆向物流是一種包含了產品返回、物流替代、物品再利用、廢棄處置、再加工處理、維修與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動[1]。根據我國2007年修訂的國家標準 《物流術語》,逆向物流也稱反向物流,又分為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2]。企業對社會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發展逆向物流需要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即通過經濟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和對系統最終輸出的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使得物質順暢地重新流入生態系統之中,將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與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統一起來[3]。
但以往社會責任的研究對象和熱點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業,關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相關文獻和專著相對匱乏,而關于政府推進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相關舉措方面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4]。另外,對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方面的研究也很少涉及。
2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的社會責任發展現狀
2.1包裝物回收利用率低
我國中小企業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包裝物回收后分類水平較低不利于包裝物回收和再利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包裝物回收后缺乏科學分類甚至不進行分類,只是民間自發的回收,體系不健全、不專業,沒有專業化的分揀、清洗等處理方法,而只是將相關的包裝物混在一起,夾雜著其他類型的各種廢棄物,導致無法正常地進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
2.2廢棄物回收不規范
目前,我國的廢棄物回收仍處于小販以街道為單位回收的不正規狀態。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對廢棄物屬性的不了解,自發進行的廢棄物回收會造成很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由于對廢棄物的不規范管理,企業在廢棄物處理中經常會造成環境污染,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廢棄物,在廢棄物回收的過程中也沒有采取防流失、防污染和防揚散的措施。此外,企業在回收化學品廢棄物時也不按化學品特性進行分類,甚至不知道其危險性,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2.3逆向物流不受重視
目前我國物流發展迅速,但是逆向物流發展緩慢,回收廢棄物和循環使用資源是逆向物流主要的內容。許多中小企業認為實施逆向物流成本高,要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投入與收入不成正比[5],這使得中小企業生產過程中危險廢棄物處置不規范,不能循環利用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中小企業不重視逆向物流,更沒有將逆向物流提高到企業的戰略層次上,這就造成了目前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的缺失。
3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
3.1中小企業外部環境存在的問題
3.1.1政府監管不到位和法律規章缺失
國家和社會對逆向物流的市場培育與正向物流相比滯后許多,沒有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造成了企業不自覺、政府管理不到位的局面。
我國物流的立法存在真空地帶,沒有一部調整物流關系的《物流法》[6],這使得從事逆向物流的人員無法掌握逆向物流的法律規范,而《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征求稿已經出臺好多年,但至今還未公布實施,造成中小企業對包裝物回收沒有規章約束,企業隨意處置包裝物,破壞環境。同樣,2003 年我國就提出了《電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已經討論了10多年,但至今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垃圾回收市場由于缺乏國家法律規范制約,亂象叢生,回收利用效率較低,對生態的破壞作用很大[7]。
3.1.2第三方認證機構公信度差
相對大企業和公眾企業,中小企業受到第三方機構監督少。中小企業為市場競爭需要,大部分申請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認證,但是第三方認證機構在認證過程中走過場、亂認證、假認證現象屢禁不止,“認證”變“認錢”的潛規則盛行。第三方認證機構為了爭取認證客戶,在認證過程中放低要求不管企業實際執行是否達到標準,有些認證機構甚至替企業編造現場檢查記錄,或者在現場只記錄符合標準和文件要求的事項,人為地把企業重大不合格項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中小企業希望用最低成本取證,不愿投入也沒有做好基礎工作,希望花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時間取得證書,在認證過程中弄虛作假,而社會認證機構則迎合企業的需要。由于第三方認證機構沒有盡到應有的職責,使環境體系認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企業生產過程中破壞環境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治理。
3.1.3大企業的社會責任缺失給中小企業樹立了反面典型
國家發布企業履行環境責任指南,但僅限于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倡導者和推行者主要是大企業[8],但有些大企業由于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很大,往往不受地方政府約束。2013年,滬深交易所在內的多家市場組織編制發布了10余只社會責任指數,但部分上市公司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流于形式,可信度與客觀性不高。以2013年報告為例,只有8家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經過了獨立第三方的審驗或鑒證[9]。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差給中小企業樹立了反面典型。
3.2中小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
3.2.1中小企業對承擔的社會責任認識模糊
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認為,企業自身發展不好,就無法投入資源進行環境保護,更不用履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大企業、公眾企業的事情。陽小棟(2012)對珠三角的12家行業龍頭企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在被調查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中有涉及廢棄物再利用的逆向物流活動的只占25%,中小企業對逆向物流的重視程度更低[10]。
3.2.2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管理不規范
由于單個中小企業實力弱,如浙江省2007年平均單個生產單位從業人員17人,完成工業產值920萬元,基本上不可能建立資源回收體系[11]。中小企業把大部分包裝物賣給廢品收購站,而賣廢品取得的現金不入賬,直接進入企業的小金庫,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把賣廢品收入作為企業主的一份收入。賣廢品收入在財務上不列入收入,涉及到偷漏稅問題。而且企業把不能賣的包裝物和邊角料與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不經過適當處理,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由于我國在廢棄品回收方面缺乏相應的暢通的渠道,同時也缺乏專業、科學的處理技術、工具和處理機制,即使企業想進行專業的廢棄物回收,也缺乏相關的配套措施。例如,北京市內無知名的電子垃圾回收站點,大部分電子垃圾依靠個人倒賣,一些電子垃圾經過改裝后再被賣給消費者,無而價值的部件則直接作為普通垃圾處理,這既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又對環境造成了破壞[12]。
4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發展的對策
由于全球范圍內企業循環生產的意識增強,而使得逆向物流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我國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運用各種財稅政策來促進企業采取逆向物流中的環保措施,促使企業實行 “循環經濟生產”,與此同時,“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環保意識貫穿整個供應鏈,消費者“綠色消費”的呼聲日益高漲,這些都要求企業最大程度地在各個生產環節采取環境保護和節能措施,開展“綠色生產”。
4.1中小企業外部環境對策
由于我國公民環保意識薄弱以及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劣勢,政府應該成為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推動者。政府承擔社會治理者義務,追求的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而企業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兩者必然存在矛盾。但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應該制定法律、政策讓企業真正履行逆向物流社會責任,并使企業的目標與社會的目標統一。因此,企業的外部環境對策主要是由政府主導推進中小企業履行逆向物流的社會責任。
4.1.1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并完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
國外政府對逆向物流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例如,美國逆向物流的發展得益于制定大量的法律和制度,引入2000多個固體廢品處理法案,制定了逆向物流中長期規劃等;歐盟制定了詳細的逆向物流總體發展規劃;日本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逆向物流法律體系,每四年制定一次《綜合物流施策大綱》[13]。
我國政府應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從以下幾方面促進逆向物流的發展。
(1)加強部門監控,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感。政府要對逆向物流工作、廢品回收等方面加強相關的監控,做好服務型政府轉型工作。首先,要依法對相關回收企業資質進行認定。回收工作的市場監督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要對相關企業資質依法認定,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及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進行監管。其次,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危險廢物產生源頭上嚴格進行登記、分類,越細致越好,并加強監管,防止危險廢棄物非法傾倒、處理或通過各種途徑非法轉移,對于違法企業嚴管重罰[14]。再次,要建立一個專門的廢棄物研究管理機構,政府為其提供完善的技術支持和經濟保障,提高其管理效率。同時也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結合我國國情加以改進,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2)采取行政和經濟手段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推動中小企業逆向物流發展。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基礎薄弱,市場競爭壓力大,沒有大企業的資源優勢,政府可采取補貼、減免稅、專項資金、設立環保基金等各種經濟手段促進中小企業實行循環經濟生產,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使企業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環保中去。
(3)制定相關法律并加大執法力度。我國應該制定統一的《物流法》,強制企業實施逆向物流主體責任,并完善獎罰機制。另外,《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應盡早頒布,使包裝物回收有法可依。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增加企業的違規成本。修改后的、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實施,給中小企業推進逆向物流社會責任帶來了契機。同時,政府實行信息公開,把中小企業違法現象及時公開,使公眾了解違法企業,進而讓公眾與消費者用腳投票。如福建省2015年1-2月份就掛牌督辦了28家環境問題企業,其中大部分中小企業擅自將危險廢棄物作為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理[15]。
(4)推動社會公眾參與逆向物流的環境保護。和諧社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使命,全社會都有責任來監督企業經營生產過程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政府應定期向社會公布“不守法”、“破壞環境”等履行社會責任差的企業名單,讓消費者知曉信息并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公眾也應該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環保部擬定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已經公開征求意見,即將公布實行,環保部門將建立公眾參與工作機制并設立舉報獎勵基金對舉報人員和單位實行獎勵[16]。
4.1.2提高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公信度
中小企業通過認證促進其逆向物流的規范管理,認證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這需要第三方認證機構真正按照ISO標準來督促企業提升逆向物流的管理水平。第三方認證機構雖然不是政府機構,但承擔部分政府職責,政府部門應該對違規認證機構給予嚴厲懲罰,并建立統一的認證機構評價體系,實行認證機構淘汰制,強化認證機構的自律行為,讓第三方機構真正起到監督和促進企業規范逆向物流管理的作用。此外,政府部門還應該對第三方認證機構開展公信度評級,評級結果向全社會公布,借助公開信息促使第三方認證機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并提高其社會公信力。
4.1.3發揮大企業的模范作用
大型企業特別大的國有企業和公眾公司,在引領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中應發揮其影響力作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這是其他企業和機構不可替代的,對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政府應該促進大企業規范逆向物流管理,使其成為履行逆向物流社會責任的楷模。
我國有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開始關注逆向物流的環保和資源節約的社會責任問題,并且對其供應鏈的企業提出“可持續性”考核。許多中小企業通過履行更多的環保社會責任,成為大企業供應鏈中的一員,這樣通過大企業的推動可以促進中小企業提高其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 比如沃爾瑪公司在2005年就提出了創造零廢物和只銷售達到環保標準的產品的口號,實行環保“360項目”并在中國的超市推行。“360項目”就是體現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等的逆向物流技術。沃爾瑪還制定了一系列零售業綠色供應鏈評價指標[17]。沃爾瑪公司樹立了大企業應有的模范作用。
4.2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對策
許多中小企業認為,由于中小企業 “小”,因而承擔的責任不應過“大”,因此大多數中小企業仍抱著“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創造利潤”的信條,對企業與人、環境、社會的關系認識不清。中小企業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決定了它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絕非“配角”[18]。企業規范逆向物流管理,不僅可以使企業增加經濟效益,而且可以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從而開創一種雙贏的局面。
4.2.1從企業戰略層面規劃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社會責任是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期策略,企業應及時調整成本效益原則,把其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一樣也需要戰略,戰略具有全局性與長期性的特點。中小企業通過實施戰略管理,找出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方面的優點和缺點,并結合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制定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并據此制定企業逆向物流社會責任的方針和政策。戰略管理使企業著眼于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使企業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應把履行逆向物流社會責任作為一種常態機制嵌入企業運營管理系統,并融入到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使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價值的最大化。
4.2.2完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與流程
(1)對不同的廢棄物進行分類管理。根據我國廢棄物管理標準的規定,應針對不同性質的廢棄物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管理,尤其是一些危險廢棄物如廢舊電子產品、廢電池、重金屬、石棉制品等要進行特別處理。針對可回收物要進行相應的回收與循環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廢棄物要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銷毀。
(2)加強包裝物的管理。企業對能夠循環使用的包裝物要循環使用,可以制定相應的制度來促進包裝物的循環使用。企業應做好包裝物的分類回收工作,對不能再利用且不屬于危險包裝物的可以當廢品銷售,并做好財務處理工作,避免將賣廢品收入作為小金庫。而剩余的包裝物應委托有資質的企業回收。在收集、貯存廢棄化學品時,必須按照化學品特性進行分類,并且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廢棄物[19]。
(3)做好企業內部逆向物流協同工作。中小企業要做好逆向物流工作,就必須加強企業的內部協同作用,擴大溝通途徑,保證相關的工作流程暢通,各個部門針對工作流程中的問題要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企業要加強管理層與職能部門的溝通,采用分層負責制以及例外管理原則等方式加強上下級的溝通交流。針對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企業要做到權責分明,實施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細則,對各個部門和員工進行合理的職責劃分,防止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另外,企業也要加強網絡技術的應用,針對逆向物流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詳細的交流,這樣使得各個部門的內部溝通順暢,逆向物流工作得以正常運行。
隨著我國制造業服務化以及“互聯網+”的到來,中小企業處于十分關鍵的轉型期。中小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創新的思維來規劃逆向物流發展,通過政府推動、企業全員參與、全社會監督等方式,使逆向物流管理規范化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蜻,李來勝,張靜靜.循環經濟視角下的企業逆向物流運行成本研究[J].企業研究,2014(6):135-136.
[2]張勇.如何看待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J].中國發展觀察,2011(8):26.
[3]賈明明.企業逆向物流的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J].企業導報,2009(10):63-65.
[4]張繼才.政府推進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國際經驗及啟示[D]. 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2.
[5]查玉瑩.基于Petri網的含逆向物流功能企業物流流程建模[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11.
[6]弓辛榮.物流立法模式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 2013.
[7]華鋒,蕭明皓.逆向物流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 物流技術,2014 (8):52-53.
[8]曹蒙.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分析:現狀、困境及出路[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3(7): 39-40.
[9]桑彤.首屆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啟動:上市公司應成履行社會責任模范[N]. 經濟參考報,2014-12-24(003).
[10]陽小棟.珠三角制造業實施逆向物流戰略的初步探討[J]. 科學管理研究,2012(13):120-123.
[11]杜江.EPR 制度下浙江中小企業逆向物流模式選擇[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1(下):80-81.
[12]史振元,楊淑涵.北京電子產品逆向物流[J]. 中國證券期貨,2010(10):187-188.
[13]張童,于曉海.國外逆向物流發展的經驗分享與借鑒[J].對外經貿實務,2015(9):86-88.
[14]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海南省危險廢物回收處置監督管理的建議[EB/OL].[2013-03-29].http://www.hainan.gov.cn/code/V3/tian/zxta.show.php?id=5285.
[15]陳文浩,曾詠發.閩掛牌督辦10家環境問題企業[N].海峽都市報, 2015-03-02 (Y001).
[16]《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EB/OL].[2015-04-15].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5/0415/c178291-26846580.html.
[17]張秋彤.沃爾瑪的綠色供應鏈管理[J].中國市場,2011(6):27-28.
[18]中小企業社會責任[J/OL]. [2012-10-22].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76271.html.
[19]梁波.電子廢棄物物流及責任方安全職責分析[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09(12):32-36.
[20]王新利,毛祖蘭.我國農產品物流企業成本費用預算管理體系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5(6):142-145.
責任編輯:沈玲
Research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IN Renzao,LIU Xiancha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350202, 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parts for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exists a proble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bsence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d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exteri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lay the model role of large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s; enterprise interior should plan reverse logistics from strategic level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of reverse logistics.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reverse logist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
中圖分類號:F2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3907(2016)01-0027-05
作者簡介:林仁灶(1971-),男,福建永泰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財務﹑稅收、采購等方面的研究;劉賢昌(1971-),男,福建寧化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經濟統計與決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