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紅
【摘要】全過程教學旨在將建筑施工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生全面掌握建筑工藝和操作原理,以滿足社會對建筑施工人才的各項要求。本文詳細闡述了全過程教學的相關概念,并結合全過程教學的改革要求進行分析,總結出全過程教學在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建筑施工 課程改革 全過程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36-02
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增長,給我國建筑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對建筑施工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過程教學便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全過程教學改革了傳統施工教學方法,改善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不足,大大增強了施工專業課堂的實踐性或應用性,以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進一步滿足各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但就建筑施工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模式較為陳舊、學生積極性普遍不高,教學效率低下,不利于建筑施工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在這一嚴峻形勢下,筆者任重而道遠,深入對全過程教學的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進行探討,以供廣大同行參考與借鑒。
一、全過程教學概述
全過程教學即在建筑施工教學過程中,將工程實例分成基礎、土方、鋼筋混凝土、砌筑、預應力混凝土、屋面防水、結構安裝、屋內裝飾等工程模塊進行知識建模,根據建筑施工原理、施工順序及施工規律等實行全方位教學。
簡單來說,全過程教學不再是單一知識模塊的講授,而是將教學貫穿于施工準備階段、實地施工階段及竣工階段始終,其以實際案例為落腳點,狠抓建筑施工教材中的知識難點和重點,概括了施工順序、施工工藝、施工關鍵點等知識重點,實現了各項施工核心問題的完整闡述。全過程教學要求教師創設與施工現場相對應的學習情境,以“懂知識—會操作”為主要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并于理論學習中學會一系列施工工藝,努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完美結合,有效調動建筑施工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心和主動性,確保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與此同時,該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與討論的機會,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予以糾正,促使學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專業問題及相關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二、基于全過程教學的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
(一)全過程教學的改革背景
縱觀我國建筑施工教學歷程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分開講解,太過側重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實際操作對建筑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加上有限的教學時間,實踐教學活動往往流于形式,且缺乏關聯性,阻礙建筑施工專業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全過程教學的改革要求
全過程教學要求教師在全面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把握知識脈絡,實時切入教學內容的講授,進一步調動專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全過程教學要求教師酌情分解實際施工案例,確保施工案例所涉及知識點與各單元、各章節內容相統一,結合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開展相對應的教學活動。
1.梳理知識脈絡,鼓勵學生自學
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結合提供的實際案例,認真查找相關資料及文獻,鼓勵學生在理解整個案例過程后,勇于提出疑問或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應給予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重視,尤其是被頻繁提及的知識點,須深入分析后,幫助建筑施工專業學生更快更好地答疑;最后,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討論,要求學生利用課外實時間完成課前預習,及時與教師或學生展開理論技術或實際操作的討論,鼓勵學生自學、自主提問、自主答題、合作討論、互幫互助、解決難題,構建建筑施工專業學生自學體系,教師可適當點撥與指導,增強專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才趁熱打鐵,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主動發揮內在潛能,自主思考,徹底顛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加深記憶,為后期學習創造條件。
2.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第一,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完成某一模塊的理論教學后,協調安排與之對應的實際操作任務,讓學生在全面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完成課程設計任務。第二,教師開展教學后,應梳理前期教學內容,承上啟下,力求指導學生回顧前期所學知識后,調動其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學內容的安排應與施工要求相協調,避免停留于理論表面的教學,旨在培養專業學生邊學、邊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建筑施工組織計劃,明確各施工工藝及技術,真正達成建筑設計師或建筑施工人員的相關要求,有效增強專業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計算機輔助教學
鑒于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整體性及專業性,教師在授課時須靈活借助計算機或互聯網輔助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前。首先,教師可指導學生整理下料長度、量度差值、外包尺寸、保護層厚度、箍筋調整值等數據;其次,要求學生結合一系列計算公式,算出鋼筋配料比例及其他數據;最后,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計算機制圖軟件,初步畫出各類建筑物的簡支梁配筋圖,并將建筑物所需配料(鋼筋配料單)逐項羅列出來,為實踐教學提供數據支撐。
三、基于全過程教學的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實踐
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融入到建筑施工實際操作中,教師可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主動與學習環境好的工地取得聯系,協調統一工地施工進度與教材各章節的相關內容,爭取讓每位專業學生參與到每個施工階段中,實地開展教學活動。
以“砌筑工程”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某教師將砌筑技術的學習作為關鍵點,與一家專業素質強的建筑公司取得了聯系,建筑公司允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進入砌筑現場,并讓施工人員手把手教學生進行現場操作。
首先,在授課前,該教師細化了“砌筑工程”這一單元的所有知識點,并劃分為不同的項目(帶有構造柱墻體的砌筑工藝、不帶構造柱墻體的砌筑工藝等),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有學生對“有構造柱墻體的砌筑工藝”展開了討論與全面分析。在明確了施工現場中所有的注意事項、操作技巧、安全事項后,該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疑點,并給予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其次,教師與工地負責人取得聯系后,將工地平面圖及施工圖發放給每位學生,要求學生仔細閱覽圖紙后,對整個施工區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次,教師可充分利用施工圖紙與施工項目的統一性,指導學生深入分析和掌握施工區域各項情況后,便于進入施工現場為學生講解詳細的施工步驟;最后,教師須著重強調安全施工問題,加大安全施工的宣傳力度,逐項宣讀一系列注意事項,重點指出施工中的關鍵點和潛在的危險因素,確保專業學生在整個實習活動中萬無一失。
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并在活動后進行客觀評價。同時,教師還應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互相評價,便于專業學生認識自我,進而積極改善,為就業后更加適應崗位需求做準備。除此之外,教師還須及時了解學生內心困惑,結合現場操作情況和學生反饋的相關信息,掌握單元內容中的難點及全班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開展橫向分層教學,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實施全過程教學至關重要,其既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計算機輔助全過程教學,有效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完美結合,增強了專業學生的自主動手和探究能力,為提升建筑施工專業學生的綜合技能創造條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