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垚
綜觀萬億俱樂部成員的經驗,其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高度契合也再次印證了,五大發展理念是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根本之道
2015年,杭州成為中國第十個GDP總量跨越萬億元的城市。至此,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蘇州、重慶、武漢、成都和杭州這十座城市以全中國百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實現了超過全國GDP總量五分之一多的生產總值。
對于經濟總量超過萬億元的城市矩陣,人們常以“萬億俱樂部”謂之。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萬億俱樂部”成員的經濟總量之和為152059.28億元。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印度、俄羅斯、意大利等這些國家同年度全國經濟總值,接近世界排名第五的法國。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城市中的這些經濟翹楚,不僅經濟總量令人矚目,其發展路徑對其他城市的轉型發展也具有探路示范意義。
除了代表中國最高發展水平的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直轄市天津、重慶,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來萬億俱樂部的新晉玩家們,無一不是地區乃至全國的創新引領者。
以最新成員杭州為例,即便是和一些經濟水平在其身后的城市相比,杭州也并不算大。其之所以能夠邁過萬億大關,與其在十年前便未雨綢繆,率先轉型密不可分。
早在2006年,當人們對全球金融危機到來尚無絲毫察覺的時候,當時的杭州市領導就提出:“杭州的經濟發展也將會有冬天,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縫制好杭州工業過冬的棉襖。”
此后,這座缺乏地礦資源、港口資源、政策資源的城市,大力“退二進三”,如今在文化產業、信息產業等領域已領先全國。
再如武漢,這座前些年曾經失落的中部重鎮,如今不斷地吸引著外來資本和產業,并利用豐富的科教資源驅動創新。
即便是被稱為“農村直轄市”的重慶,也通過開放創新,走出了一條內陸城市的外向型經濟發展道路,其GDP增速連續13年在10%以上,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領跑全國。
比GDP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超級大城在產業結構、城市功能、治理方式等諸多方面正發生著革命性的改變。
一組典型的數據是,除了重慶,9個“萬億俱樂部”成員第三產業占比都已超過城市經濟總量的一半。即便是位于中西部的武漢、成都,也位列20個服務業占比過半的城市之列,且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三產占比是一個縮影,這一指標反映出遠比城市經濟規模更為豐富的發展內涵:在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方面,在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方面,在協調協同,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方面,“萬億俱樂部”都可圈可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
令人振奮的是,細察這些萬億大城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其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再次印證了:五大發展理念正是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