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在各行業逐漸的實施營改增政策。在營改增的稅收政策當中,企業的納稅方式產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以往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方式繳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稅收水平的提升,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全面試點,企業所面臨的國家稅收政策有了一定的改變,這就對企業的財稅政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營改增對于企業財稅的影響分析,進而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保證企業能夠很好的適應這種新型的稅收政策,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稅;策略;影響
一、引言
從2009年我國實行增值稅改革之后,我國在增值稅轉型當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推行,企業所面臨的稅收政策又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這就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以后,我國的稅制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在進行營改增轉型的過程中,由于在具體的實施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并沒有起到預期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的目的,甚至對一些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說,通過強化營改增對企業財稅的影響分析,能夠更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真正的發揮出營改增在便于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減輕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稅收壓力,政府在各行業逐漸的推行營改增政策,從而保證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為了更好的保證營改增政策的效果,政府在實行的過程中在一些行業當中率先開展了試點工作,這些行業包括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銷售不動產等,采用的計稅手段與以往的增值稅方式相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工作之后,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進一步推行營改增政策,實行全面的營改增措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進而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通過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在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的同時,最大程度上的完善我國的社會分工,提升社會分工的專業性,從而提升各行業的生產效率,從而實現各行業的有效融合,為整體社會生產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在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的過程中,以往重復征稅的情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從而更好的提升我國的稅收水平,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除此之外,營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從而使其有更為充沛的資金投入到生產環節當中,進而促進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營改增對企業財稅工作的影響
國家在推出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從本質上來看是為了更好的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活力,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營改增政策在推行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對企業的財稅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這就嚴重制約了其作用的發揮,對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首先來看,由于企業的納稅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營改增政策的影響下,企業的利潤出現了縮減的情況。在我國的稅收政策當中,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而增值稅則屬于價外稅,這就使得在不同的稅收政策下,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就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特別是對于一些付出成本中所包含的折扣成本的企業來說,其所產生的利潤收入也就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其次,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實行時間較短,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問題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對于一些企業的產品容易出現增稅的情況,這就很難發揮出其在降低企業稅負的作用。在增值稅的征收當中,對于一些促銷活動也被當做銷售行為來對待,企業通過促銷活動所取得的收入也就被納入到營業收入當中,這就會對企業的財稅政策產生很大的影響。最后,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就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在一些生產環節比較復雜的企業當中,增值稅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環節也就會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就會隨之產生一定的改變,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企業所面臨的財稅工作會在營改增政策影響下產生一定的變化,特別是在進行財務報表的制定當中,由于成本的變化,使得其利潤報表以及資產負債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使得其財稅工作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四、企業應對營改增的策略
隨著營改增政策的不斷推行,企業所面臨的財稅壓力也就更加的明顯,為了更好的適應這一稅收政策的影響,企業應該積極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更好的適應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充分的發揮出營改增政策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強化營改增的分析與預算
為了更好的適應營改增給企業的財稅所帶來的影響,必須要強化對于營改增的分析與預算,更好的對營改增政策加強認識,從而發揮其在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應該對一些營改增政策實施較好的試點進行考察,重點觀察與自身企業同類型的企業,從而為自身的財稅策略展開相應的借鑒,從而更為準確的分析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在進行分析預算的過程中,必須要從盈利、現金、稅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從而保證其結果的準確性,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除此之外,在進行分析預算的過程中,應該對采取的措施進行嚴格的選擇,保證所采取方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保證所獲得效果的準確。特別是在開展相應的分析預算工作以后,能夠對企業運營當中所面臨的風險與弊端進行分析,進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營改增給企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其在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2.促進財務人員素質水平提升
在我國稅收政策不斷變化的今天,企業的財稅政策也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積極的適應各種不同的稅收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適應營改增給企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必須要積極的促進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從而在業務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更好的發揮出營改增在促進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而在促進財務人員素質提升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按照國家稅制的變化,對財務人員的培養方向進行明確的制定,從核算以及發票管理等方面進行努力,保證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與企業的發展相適應。除此之外,企業在進行財務人員培訓的過程中,應該與各種新出臺的稅收政策相結合,不斷的進行各種專業知識的更新,從而在提升培訓工作的效果,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保證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其在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為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
在國家出臺營改增政策以后,由于實施時間較短,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階段當中,這就使得其在發展的當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不足,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出營改增在推動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國家出臺了一定的政策來消除這些不足所帶來的影響,從而更好的發揮其在促進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企業的發展當中,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不斷沒有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反而增加了企業的稅負,這就使得其發展面臨了極大的阻礙,這就需要企業積極的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從而利用這些扶持政策來促進自身的發展。除此之外,企業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發展方面的困難,這就需要企業向政府申請必要的財政支持,從而幫助自身能夠獲得一定的發展,特別是在充分的利用營改增政策當中的一些優惠政策時,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其在促進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4.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戰略
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市場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會對企業的發展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適應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與市場的變化相適應,及時的對企業的經營戰略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企業通過進行經營戰略的調整,也能夠更好的適應國家稅收政策的影響,從而保證自身的發展與政府的稅收政策相適應,從而在保證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企業應該對營改增現有的影響以及未來時間段內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在這種科學合理的分析與預測當中,為企業管理體制的改變以及成本結構的優化提供必要的參考,進而更好的保證自身的良好發展。特別是在我國目前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獲得優勢,就必須要及時的對自身的經營戰略進行調整,進而對自身的財稅政策進行優化,在適應國家稅收政策的同時,保證自身獲得更好的發展。
五、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在各行業逐漸的實施營改增政策。在營改增的稅收政策當中,企業的納稅方式產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以往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方式繳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稅收水平的提升,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在進行營改增轉型的過程中,由于在具體的實施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并沒有起到預期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的目的,甚至對一些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說,通過強化營改增對企業財稅的影響分析,能夠更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真正的發揮出營改增在便于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軍,龐勁松,劉斌.“營改增”觸發的企業管理變革探索[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3(05).
[2]林敏莉.淺談“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
[3]李勝榮.我國現行稅制中的重復征稅現象及其政策建議——以所得稅和增值稅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2(35).
作者簡介:黃恒卿(1994.01- ),男,漢族,福建,大學本科,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