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的對策分析

2016-03-25 07:52:43王大為
當代經濟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經濟

王大為,譚 晶

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的對策分析

王大為1,譚 晶2

(1.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012;2.中國核工業集團同位素公司,北京100032)

2014年以來,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速急劇放緩,經濟發展陷入了困境。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不同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應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存在潛在產出缺口的國家應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恢復經濟基本面為首要任務;資本外流嚴重、經濟對國際市場價格敏感的國家應實行不同程度的資本流動管制措施;經濟對出口依賴較高的國家應選擇弱勢貨幣政策,以刺激出口增長;資源凈進口國應實行強勢貨幣政策,否則本幣貶值將抵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成本優勢;資源凈出口國應實行弱勢貨幣政策,本幣貶值有助于抵消國際市場價格下降所造成的貿易損失。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資本

2014年以來,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正在進入一個較低速度的新時代。除個別國家(主要是印度)之外,新興經濟體11國(E11)中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呈現急劇放緩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較慢的增長正在成為曾經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長期特征。新興經濟體國家由于發展基礎、資源稟賦的不同,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態勢及影響因素也不相同。本文通過對新興經濟11國(E11)中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影響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因素,并相應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以期能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支撐。

一、新興經濟體進入經濟新常態

1.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2015年,E11中的巴西和俄羅斯經濟已經陷入衰退,巴西GDP前3季度萎縮了3.2%,而俄羅斯GDP全年下降了3.8%①。韓國、南非和阿根廷勉強保持經濟增長,但與2014年相比,GDP增速迅速下滑至2.5%以下,處于衰退的邊緣。墨西哥、沙特和土耳其的經濟表現要稍好,但已不復當年高速增長的盛況。印尼和中國的經濟增速仍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但經濟下滑的趨勢已經形成。唯一的亮點是印度,2015前3季度GDP增速達到7.6%,較2014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經濟依然處于強勁增長的勢頭中??傮w來看,曾經是全球最具活力的E11整體經濟增速呈現放緩趨勢,這意味著較慢的增長正在成為E11經濟增長的長期特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1]

2.新興經濟體物價變動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從通脹總體變動趨勢看,2010~2015年E11平均通脹率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在6%的水平。從國別變動趨勢看,2015年E11中有5個國家(巴西、印度、印尼、俄羅斯和沙特)通脹率呈現上升趨勢,6個國家(土耳其、韓國、南非、中國、阿根廷和墨西哥)通脹率呈現下降趨勢。從絕對水平看,俄羅斯和阿根廷的通脹最為嚴重,2015年通脹率都超過了2位數,分別達到12.9%和14.3%。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的通脹也較為嚴重,2015年這三國通脹率均超過7%。印尼、南非、沙特和墨西哥的物價水平較為穩定,2015年這四國通脹率均在4.5%以下。而中國和韓國則陷入通貨緊縮的邊緣,2015年中國通脹率降至1.4%,韓國通脹率更是只有0.6%。

3.新興經濟體總體就業狀況趨于惡化。從就業狀況總體變動趨勢看,2015年E11整體就業狀態出現惡化態勢,前3季度E11平均失業率升至8.7%,較2014年上升1.1個百分點,為2010年以來的最高點。從國別變動趨勢看,2015年E11中有6個國家(巴西、韓國、南非、俄羅斯、沙特和土耳其)失業率呈現上升趨勢,2個國家(阿根廷和墨西哥)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中國失業率則基本穩定在4.1%左右。從絕對水平看,南非、沙特和土耳其的失業情況最為嚴重,2015前三季度失業率均超過2位數,分別達到25.6%、11.6%和10.3%。巴西、阿根廷和俄羅斯的失業率稍高,2015前三季度三國失業率分別為6.7%、6.6%和5.6%。韓國、中國和墨西哥的就業情況較為樂觀,2015前三季度三國失業率分別只有3.8%、4.1%和4.1%。

4.新興經濟體出口急劇下降。受全球經濟減速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2010年以來,E11出口的平均增速不斷下滑,至2015年E11整體出口陷入負增長,2015年前3季度平均出口增速暴跌至-11.1%,形勢極為嚴峻。從國別變動趨勢看,2015年E11中除南非外(前3季度的出口增長了4.7%),其余國家出口均大幅下降。其中俄羅斯、阿根廷、印尼和巴西等四個資源出口大國情況最為嚴重,2015年前三季度四國出口下降幅度均超過了2位數,分別為-32%、-16%、-14%和-12.4%。而在其他以制造業為主的國家中,印度出口下降幅度最大,2015年前三季度出口降幅達到-17.4%;土耳其、韓國和墨西哥的出口下降幅度稍低,但2015年前三季度的出口降幅也分別達到-9.0%、-6.6%和-5%;中國出口下降幅度最低,2015年前三季度的出口降幅為-2.8%。

5.新興經濟體貨幣普遍貶值。自2014年10月美聯儲正式退出量化寬松后,E11所有成員國的貨幣均出現大幅度貶值現象。[2]2014年10月~2015年12月,E11所有成員國的貨幣平均貶值幅度達到25%。其中巴西貨幣貶值幅度最大,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巴西貨幣貶值了69%;南非、阿根廷、土耳其和印尼等國的貨幣貶值幅度也都超過了20%,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這四國貨幣分別貶值了35%、35%、31%和20%;中國和印度貨幣表現稍好,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也分別貶值了5%和9%。另外,2015年全年俄羅斯和墨西哥的貨幣貶值幅度也分別達到24%和16%;而韓國貨幣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一年時間內也貶值了14%。

二、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

盡管新興經濟體11國經濟發展表現不盡相同,但影響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因素都有諸多相似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消費。通過對比分析新興經濟體11國和G7國家集團的GDP各項指標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發現,在E11國家之中,除了中國和沙特的消費貢獻率相對較低,2013年分別為36.2%和29.7%,其余國家均在50%以上,其中土耳其達到70.9%,超過了美國的68.0%;墨西哥和阿根廷略低于美國,分別為67.2%和66.4%,但與G7其他國家相比要高一些。由此可見,消費已經成為拉動E11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同時也說明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趨于合理化。

2.投資。金融危機之后,E11經濟保持了良好的復蘇勢頭,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較高的資本形成,2011~2014年間,E11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均值約為26.8%,遠遠高于G7集團的19.6%。其中,中國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高達47%,遠高于其他國家,印度和印尼居于其后,均在30%以上,韓國雖然整體占比很高,但呈逐年下降趨勢。這是因為,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發達經濟體采取了非常規貨幣政策——量化寬松,致使全球流動性過剩,大量國際資本涌入新興經濟體避險或獲利,加之新興經濟體采取的寬松財政政策等,均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起到了強化作用。

3.凈出口??傮w而言,E11凈出口占GDP的比重為正值,但呈現出逐年走低的趨勢,2011~2013年,從2.3%下降為1.5%,由此可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弱。分國別來看,沙特、俄羅斯、韓國和中國的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拉動作用最為顯著,其余國家基本為負值,沙特和俄羅斯的凈出口占GDP的比重具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分別從26.6%和8.5%下降為21.2%和5.9%;韓國則出現大幅攀升,從1.5%上升為5.1%,這與其外需環境改善密切相關;中國基本維持在2.5%~3%,較為穩定。

4.國外直接投資(FDI)。持續穩定的FDI凈流入為新興經濟體11國提供了保障其健康發展的國際資本。2010~2013年間,E11的FDI凈流入年均大約為1473.6億美元,而在同一時期,G7的FDI凈流入均為負值,年均大約為3378.4億美元。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國際資本回流至美國,考慮到日本和歐洲擴張性貨幣政策的使用,發達經濟體政策的分化,可能導致國際資本異動,對E11產生沖擊效應。

三、當前新興經濟體可供選擇的應對措施

新興經濟體為應對當前經濟下滑趨勢,可供選擇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緊縮性貨幣政策。最為傳統的應對資本流動沖擊的措施是通過大幅度提高本國利率來降低本國與美國的利率差,削弱資本外流的動力。新興經濟體中央銀行可通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提高本國市場的利率水平,提高資本留在本國的激勵,降低資本外流的動力。[3]當然,受利率影響而流動的資本主要是短期資本,這部分資本具有較強的投機性,其流動方向并不穩定,易受市場預期變化的影響,這一點需要相關國家的央行引起足夠重視。

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也會對本國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需求的緊縮必然會對經濟增長形成抑制,從而惡化本國的經濟基本面,進而對市場預期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對長期投資資本而言,決定其流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一國經濟的長期增長能力和基本走勢?;蛘哒f,長期投資資本流動是投資者對一國經濟增長態勢預期的函數。當一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增長時,投資者預期投資未來回報率上升,為追求該國“經濟增長的紅利”,資本將流入該國;反之,若一國經濟走勢趨于疲弱,經濟增長乏力,則投資者預期投資未來回報率下降,為追求更高的長期回報率,資本將流出該國。從這個意義上說,緊縮性貨幣政策可能因為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而對長期投資資本的流動產生違背政策預期的沖擊,從而在整體上惡化其資本和金融賬戶,并對未來的經濟增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新興經濟體政府在決策時應全面權衡,謹慎選擇。

2.外匯緩沖政策。匯率作為外匯的價格,其變動主要是外匯市場供求(外匯收支)變化的結果。而一國的外匯收支狀況由進出口和資本流動決定,出口和資本流入形成該國的外匯收入(供給),進口和資本流出形成該國的外匯支出(需求)。當一國資本外流時,外流資本就成為該國外匯市場的過剩需求,從而破壞市場供求均衡,導致外匯價格上升,本幣貶值。[4]貨幣貶值的負面效應在于:一是容易導致市場信心崩潰,造成資本外流狂潮;二是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形成進口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因此,維持本國貨幣匯率基本穩定是一國中央銀行的重要任務。而維持匯率穩定最常見的做法是央行進行外匯市場干預,動用外匯儲備向市場投放外匯,以重新實現市場均衡,緩沖資本流動對本國貨幣匯率的沖擊。

3.宏觀上審慎的監管政策。由于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發展時間較短,規模相對較小,市場成熟度相對較低,因此外資的流動會對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使得資本大量流入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拉動資產價格上漲,嚴重的甚至產生資產泡沫。尤其是開放度較高的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隨著資本的流入,部分新興經濟體的房價、股價持續上漲。而當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結束擴張性貨幣政策時,部分資本從新興經濟體回流回美國,必將對這些國家的資產價格產生影響,導致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波動。資本外流導致股票價格下跌可能通過托賓的“q”渠道和財富效應渠道對新興經濟體的投資和消費產生負面影響。資本外流導致房地產價格的下跌對新興經濟體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甚至導致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滅,進而引發金融危機。因此,作為一項維持本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政策措施,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就顯得尤為必要。專門的宏觀審慎監管政策應以控制經濟主體(尤其是各類金融機構)貨幣錯配和防范資產泡沫形成為主要目標,以應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引致的資本流動逆轉對本國經濟體系(尤其是金融系統)的沖擊。

4.資本流動管理政策。資本流動對流入國的綜合經濟效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金融系統的質量與效率;具有較高質量的金融系統能有效地將資本配置于實體經濟,配置于高效率的投資領域,從而有利于該國的經濟增長;而具有較低質量的金融系統則可能導致大量資本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在虛擬經濟領域內空轉,導致衍生類金融交易畸形繁榮,引發資產泡沫,從而增加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加大整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最終危及該國的金融穩定。因此,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應該有更多的自由對涉及本國的資本流動進行管制。具體來說,對于資本賬戶開放程度較低的國家,可實行諸如對短期資本流動和本國金融機構擁有的超額外匯頭寸征稅等措施的價格型資本流動管制策略,也可實行諸如征收懲罰性準備金、強制規定最低停留期限和進行額度管理等措施的數量型資本流動管制策略。對于資本賬戶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可實行臨時性的特定資本賬戶管制策略,以抑制短期投機資本的頻繁進出。同時,為避免國際投機資本大量流入而導致的資產泡沫和金融脆弱性,資本流動管理政策也應加強對國內資本流動的管理。

5.加強新興經濟體區域貨幣合作。從國際儲備管理的角度看,一國所擁有的有限外匯儲備既要平衡國際收支,又要應對可能的外部沖擊。從而導致有限且寶貴的外匯儲備被動閑置,降低了使用效率。[5]因此,新興經濟體進行區域貨幣合作應至少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建立區域內貿易的集中結算機制。即,區域內的所有成員國之間的對外貿易不再逐筆結算,而是在一段時間內統一結算各自的凈貿易差額。這樣可減少所有成員國為平衡可能的國際收支失衡而占用的外匯儲備。二是簽訂區域貨幣互換協議。這樣在某一成員國面對資本流動逆轉和貨幣貶值時,可通過貨幣互換從其他成員國取得外匯融資,從而提高該國應對措施的力度和可持續性;而且實現區域內外匯儲備的共享對維護各成員國的市場信心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四、新興經濟體應該采取適合本國的政策措施

不同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所面臨的情況差別很大,沒有哪一套政策措施是適用于每個國家的。因此,各國應根據本國經濟增長的表現、宏觀經濟狀態(主要是通脹和就業)、本國經濟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沖擊的敏感性以及本國金融系統和財政的脆弱程度等因素,綜合規劃自己的應對策略。最重要的是,無論什么樣的政策干預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流動逆轉和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國經濟基本面的狀態。

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期內,新興經濟體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艱難的權衡取舍:一是在經濟增長減緩環境下支持需求,二是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降低脆弱性。[6]有鑒于此,新興經濟體應對策略選擇的基本原則可總結如下:

第一,存在潛在產出缺口的國家應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恢復經濟基本面為首要任務;

第二,資本外流嚴重、經濟對國際市場價格敏感的國家應實行不同程度的資本流動管制措施;

第三,經濟對出口依賴較高的國家,弱勢貨幣可作為選擇,以刺激出口增長;

第四,資源凈進口國應實行強勢貨幣政策,否則本幣貶值將抵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成本優勢;

第五,資源凈出口國應實行弱勢貨幣政策,本幣貶值有助于抵消國際市場價格下降所造成的貿易條件的損失;

第六,所有新興經濟體均應加強宏觀審慎監管,以增強本國經濟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

第七,所有新興經濟體都有必要進行結構性改革,以提高潛在產出水平。改革的方向是提高生產率和消除生產障礙,改革的重點應放在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勞動力市場效率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上。

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各國國情,E11各成員國應對策略組合如表1所示。

表1 E11各成員國應對策略組合(中國、俄羅斯除外)

五、中國的策略選擇

中國做為新興經濟體國家的代表,為了提振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合適的策略選擇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應實行謹慎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緊縮不合適,無節制的貨幣寬松也不可取,會對結構改革形成擾動。因為泛濫的流動性無助于淘汰“僵尸企業”;而不淘汰大量的“僵尸企業”,供給側改革所追求的“去產能”和“去庫存”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此外,泛濫的流動性也阻礙結構性改革所追求的“去杠桿”目標的實現。因此,中國貨幣政策的基本基調應是中性的,在此基礎上視情況施行謹慎的、有節制的適度寬松。寬松的目的是彌補國際收支順差收窄和外匯儲備下降所形成的基礎貨幣缺口,而不是回到利用貨幣超發刺激經濟的老路上。即,謹慎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證市場流動性的穩定,從而創造一個真正中性的貨幣環境。

2.應實施外匯緩沖政策。理論上貨幣貶值有助于阻止資本外流。因為從外國投資者的角度看,本國貨幣貶值將使國內資產變得更便宜,這意味著國內資產收益的上升,從而能提高本國資產的吸引力。而且人民幣貶值有助于提振出口,這樣既可以緩解經濟增速下滑,又可以恢復外匯市場供求均衡,從而最終穩定人民幣匯率。所以,很多學者(尤其是外國學者)主張央行應放棄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利用更自由、更有彈性的匯率來解決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引致的資本外逃潮。但問題是,人民幣小幅度的貶值無助于恢復因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而導致的出口競爭力下降。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人民幣需要大幅度貶值(有學者測算可能需要貶值40%以上)。而短期內匯率的劇烈波動極易引發資本恐慌性外逃,這又違背了貨幣貶值政策的初衷。此外,放任人民幣大幅貶值會對中國制造業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資源進口國,貨幣貶值將抵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增加國內大部分企業的負擔。從這個意義上講,實施外匯緩沖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所擁有的巨大規模外匯儲備(雖然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降至3.2萬億美元,但其規模仍然是IMF審慎基準建議的兩倍)也為外匯緩沖政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央行在進行外匯緩沖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應采取補償性的貨幣政策操作以填補由此造成的基礎貨幣缺口;二是對外匯市場干預的力度和節奏要控制好,防止市場形成人民幣持續貶值預期。

3.資本管制可作為臨時性的緩沖措施?,F階段,中國政府的一項緊迫任務是防止有限的資本外流演變為恐慌性的資本外逃。因此,為給人民幣匯率提供有力支撐,為平抑引發資本外逃的市場恐慌情緒,一定程度的資本流動管制是必要的。對于資本管制政策,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資本管制政策應與宏觀審慎監管協調進行,事實上宏觀審慎監管也是一種“委婉”的資本管制方式;相關政策協調的重點應置于加強對“熱錢”無序流動的管理上。二是要有配套措施盡力堵住資本地下流動的渠道。三是資本管制政策無論如何都應是一項臨時性的緩沖措施,尤其是從配合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角度考慮,資本賬戶開放仍然是長期目標。所以,在資本外流壓力減輕后,應及時調整資本管制政策,掌握好資本項目開放的節奏。重要的是,政府應在這一難得的緩沖期內,盡量快地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恢復經濟基本面的穩定。

4.結構性改革是根本的應對措施。無論什么樣的政策干預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流動逆轉和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國經濟基本面的狀態。因此,最根本的應對措施是通過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7]在整個應對策略組合中,結構性改革應被置于核心地位,目標是實現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只要結構性改革使得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向好,市場預期就會變得更加理性,資本流動和匯率沖擊對中國經濟就不會造成嚴重后果。[8]

注釋

①本文中的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WDI數據庫。

[1]李計廣,黃寧.新興經濟體增長趨緩中的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及啟示[J].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3):50-56.

[2]江時學.論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挑戰[J].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103-111.

[3]張宇燕,田豐.新興經濟體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J].北京:國際經濟評論,2010(04):8-27.

[4]黃仁偉.新興大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利弊[J].北京:現代國際關系,2009(11):24-25.

[5]羅斌,劉錦薇,劉嶺.貨幣國際化的關鍵影響因素測度[J].武漢:江漢論壇,2015(2):18-22.

[6]于洋,王雅彤,錢強.人口紅利、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商業研究,2015(1):47-52.

[7]李中.新常態下我國需求調控的戰略轉向[J].武漢:江漢論壇,2016(2):27-32.

[8]陳元澈,曹玲.中韓自由貿易的構建及對策分析[J].長春:稅務與經濟,2014(2):63-67.

責任編輯:蔡強

F061.2

A

1005-2674(2016)04-080-06

2016-02-10

王大為(1985-),男,遼寧大連人,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世界經濟研究;譚晶(1982-),女,吉林白山人,中國核工業集團同位素公司經濟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6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中國外匯(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日本www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草逼视频国产|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在线国产|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天天摸夜夜操|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在线免费| 婷婷激情亚洲|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毛片|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第一区| 一级黄色片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香蕉国产线| 久久77777|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播五月综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免费欧美一级| 99精品在线看| 欧美高清三区|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狠狠操夜夜爽|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亚洲精品麻豆|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亚洲精品片911|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高清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