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玲
摘 要: 作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分析了行業英語與公共英語教學的差異,探討了學習共同體在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根據教學實踐,闡述了目前行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幾大問題,對開拓行業英語教學思路的研究具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 行業英語教學 學習共同體 問題
一、引言
在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日新月異、國際交流密切的今天,我國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既有專業技能又有英語交流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順應時代需求,我國眾多高職院校開始把行業英語的教學納入日常英語教學工作中,行業英語教學已然成為大勢所趨。
二、行業英語教學與公共英語教學之差異
1.教學理念、培養目標有所不同。行業英語教學更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理念”,行業英語能夠更好地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公共英語的教學往往以傳授知識、培養英語技能為主,而行業英語不僅注重專業知識的滲透,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教師角色有所不同。在行業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是傳統的課堂英語教學的主體,而是課堂的控制著、推動者、參與者、協調者。
3.教學內容有所不同。公共英語教學內容圍繞聽、說、讀、寫、譯,而行業英語教學內容多為與專業知識有關的一些詞匯及文章,后者的重點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專業知識,而是突出“實用性”原則,培養學生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以專業知識為載體的英語語言的應用。
從以上幾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教師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授行業英語,而是應該探索新型的、適合行業英語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三、學習共同體在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學習共同體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一般由4人組成,成員彼此間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學習共同體有共同的活動準則和共同的作業本。
2.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一種與傳統的客觀主義不同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知識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而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知識的建構并不是任意的和隨心所欲的;學習者的建構是多元化的。建構主義突出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強調學習的情境性;重視學習的社會性。學習共同體的提出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
3.學習共同體在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應用。
高職院校班級人數較多,大都在50人以上,學生的英語水平兩極分化嚴重,傳統的授課方法很難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共同體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為了便于教學活動,教師可按照座位排列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水平、男女比例要搭配合理,必要時教師可調換座位。4名成員各自有自己的小組角色,如小組長、記錄員、監督員、報告員,成員角色可定期調換。教師分配任務后,小組成員進行內部分工。例如單詞部分,教師可提前編制一個生詞表讓學生課上進行集中識詞,學生在40分鐘內記憶40個單詞,小組4名成員每人10個,明確分工,快速查閱記憶,輪流檢查,在規定時間內把40個單詞全部背過。在課文部分,教師可以使用學習共同體,例如《水利英語基礎教程》第一單元,教師在講授水資源這篇文章時可通過任務布置讓小組4位成員分工查閱水的分類、水資源的分布、水的存在形式及身邊水浪費現象等,每位組員將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其他組員,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知識,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在學習共同體的實施過程中主要扮演專家、助學者、監督者的角色,為學生答疑解惑,檢查指導,然后作出合理、公平的評價。
(2)網絡學習共同體的應用。
除了課堂共同體的使用,網絡共同體在行業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網絡共同體的構成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技術平臺、學習資源、助學者和學習者。技術平臺主要是指建立一些學生可以溝通、交流的英語網絡社區,如小組英語學習群、班級英語學習群、學院英語學習群、英語學習網站等。學習資源主要是指在眾多網絡學習平臺上,教師可以上傳行業英語學習所需的各種音頻、視頻、課件、教案等學習和教學資源,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成果上傳到這些平臺上跟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助學者主要是指在網絡學習共同體中的教師和英語成績好、責任心強的學生。教師不僅布置學習任務,還負責解答學生的疑問,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加以評價和指導。英語成績好、責任心強的學生主要協助教師督促學習者完成學習任務,把學習者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將信息反饋給教師,起著溝通協調的作用。學習者是網絡學習共同體的主體部分,學習者不僅要完成任務,而且要把自己的成果和心得跟其他成員分享,獲得更多知識。
學習共同體在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四、行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的限制。行業英語涉及的是某一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這些知識具有科學性,但缺乏趣味性,用英語這種語言怎樣把內容講授生動,能夠鍛煉、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是個難題,特別是課文的講解較枯燥,學生參與性不高。在對筆者所教兩個班級同學問卷調查后,大部分同學還是喜歡課堂上的集中識詞或者觀看視頻階段,究其原因,前者學生能參與,后者學生感興趣。
2.教材的使用缺乏統一標準。目前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并不完善,教材種類較少,教材的使用并沒有統一標準,各高職院校大都各自在摸索中。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工具之一,沒有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3.行業英語教學師資現狀不容樂觀。目前的行業英語教師主要是英語專業教師,英語教師雖語言功底扎實,但是專業知識欠缺,對行業英語的教學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容易導致教學只注重英語學科的知識傳授,而忽視本專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求。
五、結語
行業英語的教學尚處在初始階段,適合行業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需要眾多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杜麗紅.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
[2]陳彩虹.專業英語教學芻議[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