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文
“說一口普通話,寫一手規范字”,這是國家對中小學生的基本要求。然而從課程安排看,普遍存在零寫字課的現象,有的學校雖然安排有寫字課,但被挪作他用,根本就沒有專的人上寫字課,對寫字課不重視,因為不是考試內容,可有可無,學生走出學校后不能寫一手好字也沒關系。顯然寫字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目前全國有95%的學生寫的字不能過關?!闭媸怯|目驚心。
張錫庚說:“寫字具有人格價值。寫字揭示出人格特點,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形態的展示與寫字習慣的形成是特殊一致的。對得意者來說,一手漂亮的好字,能使自己容人律己,不偏不激,是經過文化洗禮的個體反映。對失意者來說,一手好字是個人找到生命的依托,以書寫構筑起一片人格至誠和剛正不阿的樂土。同樣,寫字跟書寫者的文化、情緒、氣質、性格,尤其是人的性格有內在的聯系,品格對人的影響,都會在作品中反映出來?!笨梢?,能否寫一手好字,對個人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寫字習慣?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心得。
一、小學階段課程標準關于寫字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寫字教學提出不同階段目標:第一學段喜歡學習漢子,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第二學段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第三學段,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情趣養成的過程。
《標準》在每個學段都強調:“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钡谝弧⒍?、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寫字,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梢哉f,作為指導語文教學綱領性文件的課程標準,2011版課標更重視寫字教學。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關注學生寫字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二、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對事物愛好和追求的一種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主動鉆研某一學科、某一業務或某一技能的動力,當人們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地投入到學習中。所以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寫字習慣的前提。
首先,讓學生明白寫字的作用。一手漂亮的字就像一個人穿上美麗的衣裳,可以給人很好的印象。字寫得工整美觀,不僅有利于促進自己的學習,表現出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個性修養乃至更多豐富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個人魅力,而且可以讓別人了解你的為人處世。教學中要注重用好教材中的典型字,做好筆畫、結構的指導,為寫一筆好字打好基礎。
其次,可以從書法本身的特點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他們學習寫字的興趣,在課堂上通過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增強學生情趣。
再次,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是提高寫字興趣的又一法寶。不管平時學生在寫字或者寫作業時,寫字的水平提高了多少,及時表揚都會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當然,對于那些馬虎的同學該批評的要批評,否則容易養成壞習慣。
(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1.教師的榜樣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不僅與教師的嚴格要求有關,而且教師的身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譜出優美的樂章,那蒼勁有力、清新俊秀的筆畫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實踐告訴我們,哪位教師字寫得好,他的學生寫的字也比較好。為了適應21世紀教學的發展需要,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盡快提高自身的書寫水平,用自己優美的字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2.學生的榜樣
周圍一些人的榜樣力量是巨大的。經過研究,我們發現,所有優秀學生,包括良好寫字習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存在不同時期的模仿榜樣。從成功學的原理看,模仿成功者的態度是一條成功鐵律,對于學生寫字習慣來說,其他學生字寫得好,會讓很多學生模仿。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每個習作里都是學生的手寫作文,老師覺得他們的字寫得很規范,很用心,在平時教學中有時也會無意地讓學生模仿。
(三)平時語文教學中的措施
1.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
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書寫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平時語文課堂教學要及時提醒學生:寫字時,要做到:(1)坐姿:頭正、身直、腳平;(2)握筆擺好“三個一”: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3)心平氣和,態度認真。剛開始時做到每次寫字前先念口訣,再練字,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
對于學生寫字出現的錯誤姿勢,要反復抓,抓反復,引導學生親自實踐,查出不正確書寫姿勢的病因,方能治本。
2.認真讀帖
讀帖是指臨摹者在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細想體味,對范字形成清晰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筆先。小學一至六年級每學期都有寫字課本,并且小學語文每個習作都有小學生手寫的例文。將寫字課本與習作中的例文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帖子。
要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寫字前要做到“看、思”兩大步驟,看字的筆畫,思考字的間架結構,哪個筆畫應寫在哪里,占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長短、垂直,然后寫,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讀帖習慣。
3.勤學苦練
勤學苦練是古今書法家的共同之處。在寫字課中介紹從古至今有許多書法家或書法愛好者練字的軼事趣聞,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幾十年如一日,一池清水變成墨池,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坐臥石碑旁摸索筆畫竟達三天三夜等。這樣既教育學生學習勤學苦練的精神,又引導學生與自己的惰性做斗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練字計劃,每天回家練字15分鐘,并要求家長督促,真正落實“天天練”。有了老師指導,家長督促,學生進步就明顯了,興趣就更濃了。
4.提筆即是練字
我們平時教學時經常發現,學生練字時是一種書寫,做作業時又是另一種書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寫質量,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實現知識的遷移,沒有養成自覺寫字的習慣。為此,在寫字課上,對學生反復強調,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要有這種意識,就應該做到不管是什么場合,不管是什么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認真書寫,當成是在練習寫字。語文教師特別要抓住平時各科作業這一練字的最好機會,與各科老師取得配合,共同督促,使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5.少布作業
一直以來,作業的功能被定位在“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直接導致作業陷入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時總要貪多求全,生怕有遺漏,認為學生做得越多,就記得越牢,能力就越強。事實上,能力與機械的記憶書寫沒多大關系,反而讓學生養成了不好的寫字習慣,極難改掉。特別是一些語文老師,喜歡讓學生抄寫課文或課文片段,借以作為一種懲罰犯了錯的學生的手段,這其實是《教師法》禁止的做法,更容易讓學生為了完成懲罰的任務而隨意寫字,從而養成不良寫字習慣。
良好習慣是一種能量的儲蓄。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煉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語文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模范書寫,及時提醒,鼓勵提倡,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從嚴、從實抓起,抓住小學生寫字的最佳時期,發揮聰明才智,不斷挖掘學生學習潛力,才能有進步,持之以恒地端端正正寫字,實實在在做人。
參考文獻:
[1]張錫庚.書法教與學.
[2]語文課程標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