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淑賢
葉圣陶先生在《評〈讀和寫〉》中說:“閱讀與寫作是對等的兩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兩回事,認真閱讀有助于練習寫作。”閱讀文章不僅能學習優美的語言,還能在素材積累及運用上有所借鑒。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內容與語言的重要來源,寫作則是語文能力的運用和展現。而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把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把閱讀教學當成語言學分析、講解,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基本處于“兩張皮”狀態,導致學生閱讀興趣單一,閱讀范圍狹窄,厭煩寫作,缺失靈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嚴重受限。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圍繞“讀寫同步,讀寫共贏”目標,將閱讀行為與寫作訓練有機結合,通過讀寫一體化實踐,積極構建“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帶動閱讀”的互動效應。以下就自己的實踐心得與同仁交流。
一、以“文”為本促寫作
1.使用好精品文本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既有傳統的典范之作,又有優秀的當代美文。這些佳作中,無論是作者的寫作技巧,還是表現主題的材料選擇都是指導學生寫作的精品。對于這些篇章,既要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又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寫作技能。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的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好“讀”,在指導學生層層深入的閱讀中,使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自然融入老師的講解中,讓其學會寫作基本知識和技能,然后應用到寫作中,從而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在寫作中鞏固技巧運用。如著名特級教師虞大明老師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教給學生采用“憑借快速瀏覽閱讀法,抓住文章主要問題,進行大略學習的方法”學習課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作者馮驥才先生是怎樣對待鳥兒的”及“鳥兒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兩部分內容,通過對比閱讀、師生對話閱讀、情境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領悟人與鳥之間由于彼此“信賴”才“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主旨。
2.打造立體認知結構
一篇文章的遣詞造句、語言風格、寫作手法、創作意境等構成了文本獨有的“立體”之美,如何指導學生深入這種“立體”的認知結構,需要教師正確合理的指導。筆者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指導學生精讀文本內容的同時,理解課文中蘊含的“總—分—總”的篇章結構,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對比狀物的表達方式,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等。學生理解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展開豐富想象,表達自己真摯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形成立體的認知結構,于是,我布置與所學課文體裁相似的習作——《家鄉的山》,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技巧進行創作,如“總—分—總”結構、對比手法、排比句和比喻句的修辭手法等,使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二、讀寫一體同提升
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語文教學中把讀和寫緊密聯系起來,抓好讀寫一體化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寫作中拓展、在讀寫結合中觸類旁通。
1.補白策略
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沒有直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部分正如繪畫中的“留白”。教學中,教師若能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領略文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悟、想象、思考詮釋“補白”,既能使學生對文本內涵的體驗更深刻,又能使學生個性化的理解與文本思想產生共鳴。
如《頂碗少年》一文后面有這樣一段話:“他鎮靜下來,手捧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我在教學中抓住這一細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頂碗少年由“不知所措”到“鎮靜下來”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請你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寫出他當時的心理變化過程。通過這樣的練筆實現文本“留白”處對閱讀者的召喚,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訓練。這種“補白式”練筆活動是在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的,當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有了表達沖動時,往往是訓練寫作能力的最佳時機。
2.續寫策略
一個人的想象力常被看做其能力發展空間的體現,續寫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寫作訓練方法自然離不開想象力。續寫訓練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一般來說,續寫前必須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原文主要內容,再展開合理想象,從而使續寫與原文的思想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一致性,體現內容的邏輯聯系和思想表達的合乎情理。
如學生閱讀了《凡卡》這篇文章后覺得意猶未盡,這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大膽想象,如果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將是什么樣的,讓學生進行新奇大膽的暢想。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續寫任務:凡卡熟睡并做著甜蜜的夢,但夢總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請你發揮想象,續寫接下來的故事好嗎?這樣續寫旨在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打開他們的想象空間。語文老師應在教學中抓住這些讀與寫同步訓練的機會,達到讀中練筆、以讀促寫的目的。
3.仿寫策略
通過仿寫特定篇章宜于提高學生布局謀篇能力。篇章仿寫包括寫作順序的仿寫和布局謀篇的仿寫。如《我愛綠葉》一文是按“總—分—總”的結構敘述的,先提出問題“你最喜歡什么”引出“我卻要向綠葉獻上一片癡情”,點出我愛綠葉的感情之深。接著用“我愛綠葉,因為……”的句式分別說明我愛綠葉的原因。最后與課文開頭照應,表達作者的愿望。教師可在指導學生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仿寫訓練。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仿寫,都要注重指導學生在仿中求變、仿中創新、表達真情實感。這種以仿帶寫、以仿促寫的方式有利于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促進學生逐步向自主獨立習作過渡。
善讀必易于達到善寫,善寫亦有裨于善讀。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知”“行”統一關系,所以,我們要把讀寫結合起來,有效開展讀寫一體化訓練,以閱讀帶寫作,以寫作促閱讀,使其相互作用,雙向訓練,同步發展,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