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志
摘 要: 在以多模態為特征的超文本時代,單一模態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學的需要。本文以英語文化教學中運用的PPT課件為例,探討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多種模態的使用類型和整合原則,指出運用多模態話語理論制作的PPT課件可以為英語文化教學內容提供更豐富的多元化互動通道。
關鍵詞: 多模態 英語文化 PPT課件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生活的社會日益呈現多模態性,意義的構建越來越依賴多模態話語的融合,多模態話語相關研究應運而生。筆者通過研究中國知網上關于多模態話語研究的論文發現,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多模態話語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呈上升趨勢;思辨描述性的論文居多,而定量實證型的研究較少。完善多模態研究方法和理論構建,拓展多模態研究范圍,對于推進我國多模態話語及其應用研究的發展意義重大。本文以英語文化教學中運用的PPT課件為例,探討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多種模態的使用類型和整合原則。
二、多模態話語與英語文化習得
多模態指包括口語、書面語、圖像、圖表、空間及其他可以用來構建意義的各種符號資源。研究表明,人在學習時,感覺器官會作為整體進行運作。可見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充分調動習得者的各個感官非常必要。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PPT課件以其信息載體的多樣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數字化的特點,得到廣泛使用。它集文本、圖像、動畫、聲音、影像于一體,不僅信息傳遞量大,而且具有多維性,可整合多種教學目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實現立體教學。采用PPT課件是實現多模態英語文化教學的重要途徑。
三、英語文化PPT課件的多模態整合
1.PPT課件的模態類型
多模態PPT課件不僅可以展示教材的文本材料,還可以同時配合聲音、視頻材料等。筆者在《英語國家概況》教學中,經常運用PPT課件,采用較多的模態有視覺模態、視聽組合模態和視頻模態等。
PPT課件的視覺模態結合教材,展示給學生較完整和立體的背景資料。筆者在講授《英國概況》第一章時,大量運用圖片呈現了英國地圖、國旗、國徽、地標式建筑、蘇格蘭男子的格子花呢裙子、城堡、威爾士的紅龍旗、水仙花、愛爾蘭的三葉草等。采用視覺模態講解教材中的難點,能使學生在虛擬的情景中提高思維判斷能力,更準確地理解知識點。如講解《英國概況》第三章英國政治時,筆者在課件中運用了動畫,如將英國首相設計成一個動畫形象,左手拿著的蛋糕上寫的是Parliament(議會),下面的盤子上寫的是Legislature(立法機構);右手拿著的面包上寫的是Cabinet(內閣),下面的盤子上寫的是Executive(行政機構),動畫人物站的臺子上寫的是First Among Equal。這樣既直觀形象地闡述了“為什么英國首相是英國政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個問題,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PPT課件的視聽組合模態可以創造立體的教學環境。從語音文字的角度講,可以通過錄音、錄像、電影、多媒體軟件提供語音環境,提高對真實語音和文字的辨別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的交際能力。筆者在PPT課件中根據講授內容選用了很多英文歌曲,例如在講解英國簡介時,播放國歌God Save the Queen,幫助學生理解君主對于英國人的重要意義;在講解美國獨立戰爭時,在課件中播放Yankee Doodles(揚基歌),在講解英國節日的課件中播放圣誕英文歌曲等。
PPT課件的視頻模態使用較多的是動畫、紀錄片、電影等視頻,視頻模態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腦的立體思維、線性思維等,促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產生系統和深刻的概念。筆者制作的《英語國家概況》課件中,插入了很多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例如播放CCTV紀錄片《大國崛起》有關Elizabeth I,The Great Charter,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相關片段。在講解美國獨立戰爭時,播放電影The Patriots片段,在講解美國內戰時,通過播放電影Gone with the Wind片段,展現美國人民在戰爭時期的生活狀態,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PPT課件的多模態整合原則
多模態課件的設計制作應遵循科學性、實用性、輔助性、簡約性及交互性的原則;多模態英語文化教學要求教師設計真實、針對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更形象生動地對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為實現PPT課件的多模態最優整合,教師在進行多模態課程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模態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英語文化教學內容(話語范圍),根據所教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PPT課件應采用簡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設計,這是決定課件質量的重要因素,可靠、適當的技術條件是確保多媒體課件教學實施過程質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PPT課件的頁面應簡潔美觀;頁面上的文本、圖形、圖像等可視元素搭配構圖合理;主體內容視覺信息表述明確,色彩和明度搭配協調得當;屏幕構成應具有視覺上的吸引力。各模態的配合應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多感官共同參與。多模態外語教學必須考慮如何處理好模態內部媒體之間的關系,如教材與PPT課件的關系,聲音、視頻、版面設計間的關系,等等。媒體(圖片、音頻、動畫等)的選用應貼合主題的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3)制作PPT時應側重在知識引入前采用適當的策略,激活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出新知識。文本內容以簡明的詞語概括出主要的和次要的論點,將內容分類、壓縮、提煉、綱目化,按照文本的內在邏輯,將其劃分成不同的模塊。選擇不同的模態時,要考慮不同模態之間的相互配合,以獲得最佳搭配。
(4)多模態學習的強度不能太過,過少的模態使用沒有發揮多媒體多模態課件的作用,而使用過頻、容量太大會導致學生無法完全接受所學內容,影響學生的情緒。
四、結語
運用多媒態話語理論制作的PPT課件可以為英語文化教學內容提供更豐富的多元化互動通道,有助于緩解課堂面授時間緊張的局面;非實時交互環境可以減輕學生的認知負擔,使他們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實現知識和意義的建構。它使教材中的文字變得圖文并茂,栩栩如生,把學生帶入一個嶄新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G.& van Leeuwe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4]李戰子.多模式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5).
[5]胡壯麟,董佳.意義的多模態構建——對一次PPT演示競賽的語篇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