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楠 翟日紅 張赫
摘 要:海綿城市是我國城市建設中的典型,是指在城市建設中,將城市的特征與海綿的特征相結合,希望在城市建設中,合理的利用資源,實現城市與資源的協調發展,海綿城市具有時代的意義。本篇文章首先講述了海綿城市的含義;其次講述了我國海綿城市的構建原則以及措施,最后對海綿城市的意義進行總結。
關鍵詞:海綿城市;城市建設;含義;原則與措施;意義
為了促進城市的發展,我國開始大力的開展城市化建設,但是在城市化建設中,不合理的建設手段,使當地的環境遭到破壞。很多的城市在開展建設中僅僅追求現代化,而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國采用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措施,希望能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降低環境壓力。
一、海綿城市的含義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中極容易遇到洪澇災害、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匱乏等問題海綿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吸水,是在城市建設進程中興起的一個新型的關于城市建設的概念。它突破了傳統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綠地、廣場、道路、水系等多種基礎設施,并以之為載體,充分考慮到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在此基礎上,分析水文條件和規劃指標的差異性,以及項目操作的可行性,綜合利用滲透、滯留、蓄存、凈化、回用、外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從而起到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的作用,并構建起新型的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在遇到降雨時能夠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無論是濕地、草地、樹林還是湖泊,都能吸收大量的雨水,把雨水就地消化,有效避免它們匯集到一起形成洪水。當大量的雨水被城市海綿體吸收之后,城市也就不存在大面積水了。這些被“海綿體”充分吸收的雨水還可以被再次利用,例如用做綠化用水、景觀用水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城市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二、海綿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原則
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一定要堅持以生態為中心,統籌發展。在這個原則下,開展的海綿城市建設要對城市合理的規劃,而城市的各部門之間也要能夠配合,各個級別的部門對城市的規劃都有一個具體的方案,對城市建設能夠進行控制。海綿城市建設承擔著兩個目標,第一個是希望城市能發揮功能;第二個是希望城市能夠實現生態。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要保證城市的基礎建設以及設施都能安全的,而且城市中的水沒有污染的現象。
三、海綿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措施
1、我國大多數的城市在開展城市建設中,一直沿用了傳統的觀念,而建設海綿城市時,必須創新建設觀念。傳統的建設理念,在建設路面時基本以硬化的路面為主,硬化的路面可以承受更大壓力。而城市中的排水建設僅僅依靠排水管道,在管理排水管道時,將管道中的水快速排出,而且集中管理排水管道中的末端,雖然在建設的初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使用會造成洪澇現象,而且不但有洪澇還會造成干旱,并且這種情況完全沒有任何的緩解跡象,相反旱澇情況都比較嚴重。因此海綿城市必須改變建設理念,在注重現代化的同時,也加入自然的因素。利用雨水花園、植被等措施,控制雨水的排放量。這種措施主要是在源頭控制雨水,將原本雨量集中的源頭變為分散,通過調節源頭對雨水進行凈化,甚至是回收一部分的雨水再重新的利用,最終使雨水排放的效果能夠安全。
2、海綿城市在建設中,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保護生態系統,海綿城市的建設不能在破壞城市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建設,相反,是對生態系統進行合理的保護;其次,對生態系統損壞的地方進行恢復,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對城市的生態系統破壞,但是在破壞后,并沒有及時的采取措施解決問題。而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對被破壞的系統進行必要的修復;最后,將開發中的影響降到最低,城市建設中不可能完全不破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也不例外,但是海綿城市的建設是希望能將破壞的影響降到最低,希望用低影響換來高收益。主要的措施是,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保護濕地、河流,對其保護不開發。避免造成破壞。而已經被破壞的就可以利用物理手段進行恢復,使當地的水能夠正常的循環,對于一些嚴重缺水的地區,可以利用人工調蓄,使地下水的水位提高。
3、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要采取措施不斷的使海綿體的規模擴大。在城市道路的兩側大量的種植樹木,使綠化的規模擴大。可以在一些城市建立濕地,但是一定要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在城市的允許下,建立一個可以讓生物遷徙的綠色通道。對于城市的屋頂也要進行綠化,使其能是實現節能減排。
四、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
1、社會意義
1.1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為城市老舊城區"海綿體#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大中型城市中老舊城區占的面積比較大,與新城區相比,老舊城區的洪澇災害、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匱乏等問題更為嚴重,且老舊城區改造還面臨空間條件有限、改造難度大等問題。相比建設大型地下調蓄池、大規模改造雨水管線等方案,改造設置一些城市“海綿體”是一個更加可行的思路。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可通過原有的老舊建筑雨水管斷接技術,將雨水管線接入周邊公園、水體、集中綠地等,集中貯存雨水,也可以利用小區內部的花壇、綠地等建筑設施空間布置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 城市道路可結合道路綠化帶、樹池等綠化空間,布置生態樹池、植草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有效地對地表徑流加以蓄、滯、滲、排等。
1.2海綿城市建設可以減少城市內澇的發生。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將防、排、蓄、滲、滯等措施合理地結合起來,大大減輕城市防洪排澇的壓力,有利于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維護城市居民安定的生活環境。
2、經濟意義
海綿城市的建設,對于城市中的水系重點保護,因此,在城市排水管道建設中,很少使用混凝土,并且開展與城市相適應的水利工程建設,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設要與城市中的園林結合,從而保護水資源,使城市中的水澇現象減少,節省了治理水污染的費用。
3、生態意義
海綿城市的建設調整了城市中生態系統,提高環境質量,海綿城市建設中,種植的樹木增多,硬化的路面減少,合理的處理雨水,甚至將雨水用與工業的生產,不但帶來增加經濟利潤,還改善了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是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一種實踐,如果海綿城市的建設成功,那么會在全國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由本文可知,在試點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是有意義的,它解決了當地城市的水資源缺少的問題,降低了水災給城市帶來的損失,有利于該城市開展生態建設,提高城市中的環境質量。因此,我國應該在大范圍內開展海綿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徐振強.海綿城市試點示范申報策略研究與能力建設建議田.建設科技,2015 (3) :58一60.
[2]工國榮,李正兆,張文中.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構想川.山西建筑,2014.40 。36) :1一2.
[3]工文亮,李俊奇,王二松,等.海綿城市建設要點簡析川.建設科技,2015(1) :2一3
[4]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S].2014.
[5]仇興保.海綿城市。L'1'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叫. 2014年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