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峰
摘 要:光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現代宗教建筑中,在光影觀念的影響下,光元素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對光影與東西方宗教建筑存在的密切聯系進行分析,論述了在現代光影觀念下的宗教建筑設計中光的應用,深入挖掘了宗教建筑設計中的神學精神,進而促進宗教建筑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光影;宗教建筑;光;應用
縱觀現代宗教建筑設計的整體情況,可以發現光影觀念有著廣泛且深入的影響,它是繼空間、造型和技藝之后的被人們所了解并廣泛應用到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理念。在建筑設計中,光元素是宗教建筑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至高無上的宗教信仰,擁有別具特色的人文特質。
1 光影與東西方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具有多元化和特殊性的特點,集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于一體,不同的宗教蘊含著不同的意義和理念,并且通過不同類型的建筑將各自的理念進行明確且清晰的展示。
1.1西方宗教文化定義下的光影與宗教建筑
西方文化的發展具有特殊性,尤其是西方自然哲學與宗教文化的融合,促進了西方文化中對抗力量和征服欲的發展。在宗教建筑中,通過自然光的有效應用,更加促進了宗教建筑的神圣和至高無上。西方宗教建筑的光設計,賦予了建筑的神秘色彩和崇高感,向心設計凸顯了神性的高尚,突出了神與人之間單獨的空間分割,通過較為鮮明的明暗對比,促進宗教氣氛更加神圣和不可褻瀆。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技術的進步,推動了西方宗教建筑的設計創新,在原有自然光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光元素進行引入和透出,掌握好光線實際效果的強弱,并將光線效果與相關建筑結構材質實現有機的統一和協調,進而凸顯宗教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的崇高性。
1.2東方宗教文化定義下的光影與宗教建筑
東方宗教文化受到自然觀的影響,側重于光元素的自然屬性,在表達方式與西方宗教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但又存在著與西方征服欲相協調的和諧共融思想。通過對東方文化的深入分析和探索,我們發現東方宗教建筑中對光的利用更加傾向于自然屬性,注重建筑本體與外部自然空間的平穩和諧過渡以及彼此融合,從而塑造高尚的精神信仰。同西方宗教建筑神與人空間分割方式的不同,東方宗教建筑更注重宗教空間與自然的共通和融合。通過對東方宗教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建筑設計中的柱、梁以及回廊等都具有一定的宗教文化韻味,自然光的通透,以及建筑內部材質的設置對自然光的折射等,通過光影進行作用,構造了自然與建筑完美融合,從而展現出清凈超脫的宗教精神和至高無上的宗教信仰。
2 光影在現代東西方宗教建筑中的應用
2.1光影在西方教堂建筑中的應用
西方教堂建筑的空間造型在對光影進行有效的利用的同時,也對光影產生一定的約束作用。在光影觀念的影響下,西方宗教建筑通過具象和意象的對比,充分發揮了光的滲透力量,實現了宗教信仰和精神的至高無上的感染力。尤其是具有簡潔造型的教堂建筑,建筑構造設計展現出新穎和獨特,并通過光線的滲入和設計師的巧妙處理,發揮渲染作用的同時,充分展現了教堂的輝煌和神圣,將自然和設計進行良好的結合和統一,對教堂內部的空間進行暈染,烘托出神圣的氛圍,包含對信仰者的靈魂進行洗禮的深刻意蘊。現代宗教建筑的設計在延續傳統宗教文化的基礎上,追求具有時代特色的宗教建筑的創新。西方較為經典的是鏤空教堂的設計,與以往厚重的構造設計相比,鏤空教堂通過對透明材質以及特殊的建構材料,營造出韻律感較強的建筑形態,展現出神的無上光輝,帶給人不同凡響的感官體驗。設計方式比較純粹,通過利用光來產生視覺錯覺,從而塑造出教堂建筑與眾不同的光影效果,以通透的方式將宗教信仰和文化進行呈現,從而保證信仰者在接受宗教文化洗禮時內心世界的專一和寧靜。
2.2光影在東方佛寺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對于通過光影實現精神與自然的統一、個體與萬物的融糅,中國臺北水月寺的設計堪稱典范。水月寺大雄寶殿西墻是一面巨大的刻有《心經》的鏤空木墻,日光由鏤空的縫隙透入,將經文鐫刻在高大的立柱和光潔的地板上,光影流轉不息,經文朝夕明晦,來去匆匆的光陰便被清晰地摹寫入生活之中。當明亮的經文與靜默的身影斑駁交疊,澄明的心境沉穩而寧靜,精神得以煉化,不斷生長又幻滅的光影便點滴輝映出宏大佛法與世間萬物的細微關聯。在這座佛堂中,純粹而靈動的光影通過木墻對文字進行刻寫塑造,將宗教精神這一抽象虛空的意識概念通過光影,以文字的形式化入具體可感的場所空間,使場所空間被賦予精神信仰。人們在追求精神寄托、靈魂凈化的同時在自然光影的點化下,切身感悟到這娑婆世界的萬千氣象,實現佛法中精神信仰與自然萬象的融糅于一。水月寺狹長的走廊外也以鏤空的方式澆筑了《金剛般若經》,這在滿足了長廊采光與遮蔽日曬風雨的功能需求之外,更增加了精神信仰層次的宗教意義。
在傳統的宗教意識中,天光是神秘和力量的象征,作為人們精神膜拜的對象,越是純粹的光影便越能夠昭示信仰的至高無上。建筑師諾爾曼福斯特說:在空間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我們可以創造出戲劇性,而這種戲劇性的光影效果往往具有直達人心的震撼力量。這種空間力量在印度孟買Shiv寺廟的設計建造中可窺一斑Shiv寺廟為傳統的塔尖廟式外輪廓,在造型上,除了作為室內外過渡空間的突出寬大的木門廊,天花板頂端的一個開放天窗是廟宇唯一的采光口,光線可以透過天窗照射到廟堂內的佛龕上。這束天光賦予了安置在幽暗室內的佛龕以神性的光芒,并在廟宇四壁映下深深的暗影,這種強烈的明暗對比和光影特寫所形成的震撼力在人神之間劃下鴻溝,創造出神圣而靜肅的宗教精神空間,這束由天窗塑造出的光柱使來此膜拜的信眾鮮明生動地感受到神性的光輝,觸及神的意志,從而心生敬畏,進而在混沌中看到光明,在信仰中凈化靈魂,讓人們清晰地觸及到人性與神性交集,進而深刻地體會到信仰與自然的融糅,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歸化。
3結束語
宗教建筑設計中光的應用,是建筑歷史上獨具特色的建筑工藝,它促進了建筑設計的創新,實現了建筑設計的通透和純凈。宗教建筑是宗教信仰的載體,光影觀念的發展和普及,為宗教建筑設計的多樣化、色彩和質感等起到了推動作用,營造出神圣、純凈的精神信仰和靈魂空間。在現代宗教建筑的設計中,應當通過對光影的把握以及對光元素的合理應用,促進宗教建筑的發展,從而使得信仰者在宗教建筑中靈魂得到洗禮,保持圣潔和純凈。
參考文獻:
[1] 聞曉菁 "場所精神”與"光的恩惠”---探究光線在當代室內空間的精神指向 2010
[2] 陳穎奇 自然光影在公園綠地設計中的運用初探 2012
[3] 王葆華. 宗教建筑的隱性美學[J]. 藝術評論.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