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良
摘 要:目前,創業已經逐步成為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種途徑。開展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不斷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以創業帶動就業也是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成為拓寬就業途徑的積極有效措施。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從地方院校財務專業畢業生近年情況看,70%以上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但從專業發展視角和個人成長角度看,未能完全達到教學培養目標。因此,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有利于促進高等教育觀念的轉變,對院校培養“地方性、應用性”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倡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1創業教育是拓寬就業途徑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緩解就業壓力,拓寬大學畢業生就業途徑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以創業帶動就業可以成為拓寬就業途徑的積極有效措施。
1.2創業教育是推動院校教學改革的動力
院校必須適應社會市場發展的需求,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綜合素質過硬的人才。創業教育在對創業型人才進行培養過程中,要求創業型人才具備完善的人格結構、良好的科學素養、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并且需要在此基礎上學會整合各種資源,能夠主動把所學的專業知識盡快地轉化為產業、服務、產品等有價值的生產力。這正是創業教育的著力點所在,必將為教學改革注入強勁動力。
1.3創業教育在提高學生自身能力同時促進經濟發展
目前,知識經濟社會推動了智力資源時代的出現,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需求加大。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重視創業教育,突出專業“地方性、應用性”特點,將知識、技術、科研向社會生產力轉化,從而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2 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財務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強化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素質,為以后創業的需要和發展打下基礎。目前,院校財務專業教學仍然側重于理論學習,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崗位資格考試的宣傳上,沒有把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專業的教學和實踐中去。在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上,缺乏把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效地結合,沒有對學生未來有個明確合理職業規劃。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財務專業創新教育設計不健全。普遍存在與目標企業結合不緊密,實習實訓環節以模擬為主,以熟悉業務流程為重點,具體操作性不強,忽視現實中財務管理和生動性、復雜性,學生接觸并參與各種經濟實體財務管理的機會非常有限。
二是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嚴重脫節。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光靠樹理念、喊口號,必須結合本專業特色,將創新創業思維切實融入到專業培養方案中,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貫徹于整個培養體系中。而目前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僅僅停留在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這一層面。
三是將創新創業未納入對師資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是教育的執行者,要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學生,教師首先須具備較高的創新創造性素質,并應熟悉本行業的生產實踐。目前,部分教師都是一畢業就直接任教,企業工作經歷不足,缺乏實踐經驗。
3 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的的構想
3.1立足財管專業特點,建立科學的創業教育模式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教育的全過程,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培養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環境、教育氛圍”。應把創業教育融入教育教學體系當中,積極推動培養目標明確、教學計劃合理、課程設置科學和實踐教學活動豐富的創業教育模式的建立,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結合,知識傳授中融合創業人才培養,傳授創業知識結合專業學科,形成科學合理的創業教育發展模式。
3.2緊貼就業崗位需要,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完善理論教學環節,將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貫穿于培養方案的制訂中,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與創業指導”等必修課程,以及“大學生創業原理與實務”、“創新設計”、“個人與團隊管理”、“成功心理學”等通選課程,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使之與專業課程、實習實踐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并完善實踐環節,加大實踐環節在教學中的比重,如加大ERP模擬訓練、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實踐活動,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項目設計能力與財務管理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訓練。
3.3全面推進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需要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甚至具備一定的創業經驗和技能。承擔創業教育教師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創業教育質量。針對我院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學校應該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推動創業教育校際交流平臺建設,積極推動創業教育網絡建設,共享創業教育資源,并通過舉辦財管專業創業教育項目論證會、研討會、交流會等方式,促進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互動溝通、取長補短,使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此外,積極尋找我院獨特的學科、專業優勢,大力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國家和各地的創業計劃大賽,有條件的可以選派教師參加國外先進的創業教育項目、國際校企交流,開拓承擔創業教育教師的視野,不斷提高創業教育師資水平。
3.4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針對校園創業文化建設滯后,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淡薄的問題,我院應該逐步建立多層次的創業環境和文化氛圍,激發廣大學生學習創業知識、進行創業實踐和提高創業能力的熱情。通過校園廣播、校報、電視傳媒等傳統媒體、網頁、微信、QQ空間等新興媒體,廣泛宣傳大學生創業案例,倡導通過學習創業知識,重視創業教育;通過建立創業實踐基地,與社會團體、企業等社會組織合作,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深化大學生對創業行為的認識;通過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創業論壇、理論講座、模擬創業活動等,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營造出有利于學生提高創業素質的校園文化氛圍。
3.5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
標準是一把尺子,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與否、合格與否都與標準有關。一往我們過多注重理論識記方面的考核,而輕視了操作、技能訓練等能力素質的考核,這種評價標準導致學生輕視知識應用、漠視實踐活動。今年,財管專業將針對不同課程,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考核內容和方法,鼓勵、誘導學生從機械式學習向靈活運用這個方面轉變,提高社會生存和適應能力。在考核評價體系中,應當加大實踐、實訓分量,根據不同情況,設置相應的考核形式。如專業頂崗實習,考核可由實習單位指導老師評價。當然,形成良好的培養環境,不是院校一方的事,需要各級、多方協作,共同面對。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軟件建設,最終作用對象仍然是培養對象,所有目標聚焦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
參考文獻
[1] 王亮亮.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年24期.
[2] 宋建軍.新時期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1期.
[3] 濮志峰.創業視野下的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J]中國冶金教育.2011年2期.
[4] 張立平.大學生創業基本能力形成與創業環境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