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梅
摘 要:農村職校留守女生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她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未來,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文章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研究,提出了溝通了解、家校共建、剛柔并濟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農村職校;留守女生;案例研究;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50-01
對農村職校留守女生的教育成了擺在所有職校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就班級中一名留守女生的案例進行研究分析。
一、案例綜述
某位女生在新生軍訓中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大膽、活潑、刻苦征服了我,也征服了全班同學。開學后,她順理成章地成了我們班的班長。由于她的不服輸,緊接著成了文經部的學生會主席、學校的學生會副主席。這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她的未來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我為她驕傲??墒请S著開學的熱潮過去,一切回歸平淡時,她身上的毛病慢慢地顯露出來——對班級的工作似乎并不那么積極,宿舍的衛生也總是搞不好,身陷戀愛的漩渦不能自拔,手機終日不離身,凡事喜歡出頭等等。我私下找她談過很多次,她也慢慢地向我敞開了心扉。原來,外表堅強的她有著一顆同別人一樣甚至更加脆弱的內心。三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不知所蹤。平常住宿的她到了周末常常不知道該到哪里去——爸爸那里太遠不方便,爺爺奶奶住在叔叔家投奔了會遭到嬸嬸、堂妹的嫌棄。很多時候,她只能被迫選擇放下尊嚴寄宿于叔叔家。
二、案例對策
作為一位班主任,我不能放棄她;作為一位母親,我心疼這樣一位女生。針對她身上存在的問題,我從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和教育。
(1)溝通了解,走近她。越是內心脆弱的女生越是外表格外堅強。所有班級事務中,只要是需要她班長發號施令的事都能看到她強大的身影。應該說,班長的身份還是給她帶來了很多自信的。利用討論班級事務的機會,我一方面給予她工作上的指導,希望給她帶來更多成就感,從而樹立信心;一方面有意識地往個人的生活方面去聊天。開始的時候她還是很謹慎的,問什么都是挺好的。隨著接觸的增多她慢慢地放低了對我的戒備,工作上的成與敗、媽媽的離開、家里人對她的不聞不問等等都陸陸續續地向我傾訴。我因勢利導,好的事情乘機表揚鼓勵,充分調動她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她的自我認同感。
(2)家校共建,幫助她。新生報名時我們便統一辦理了校訊通,以便家校之間的適時溝通??墒怯捎趥€人原因,她并沒有辦理。在學校召開第一次家長會時,我想盡辦法讓她的爸爸從外地趕了回來。雖然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之間并沒有單獨溝通,但是當著全班同學與家長的面我不僅宣布了她的班長身份,還對她在軍訓中和開學后的一系列表現予以了肯定并大加表揚。會后,她告訴我她的爸爸都不敢相信。從她驕傲的眼神和言辭中,我看到了她的成長、她的自信。在后面的溝通中,我幫她分析了爸爸的不容易,并肯定地告訴她,爸爸絕對是愛她的,從她的臉上我看到了幸福。轟轟烈烈畢竟總會過去的,日子更多的是平淡還是平淡。在平淡的日子里,她大概經歷了戀愛、失戀,也經歷了表揚、批評,還經歷了同學對她的認可、懷疑等等。總之,我看到了她的消沉。在幾次溝通不理想后,我主動與她的爸爸聯系,她爸爸似乎并沒有我以為的那樣著急。這下輪到我著急了,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電話那頭的爸爸有所改變,答應找她的女兒談談,并且答應多關心女兒的生活,而不是每個月往卡里打點錢。在我與她爸爸共同的教育監督下,她改變了很多。
(3)剛柔并濟,鞭策她。對一個職校的學生談學習,說實話,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開學初,由于我的積極引導班級的學習氛圍還是很濃的,大家的積極性也很高。她也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墒撬麄兊幕A實在太差了,慢慢地就再次感到了絕望。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時不時地上課睡覺、偷偷地玩手機,甚至與老師針鋒相對。為此,我專門進行思想教育。雖然贏得部分同學的理解和認可,但是依然有人不置可否,甚至與老師發生矛盾沖突。這其中就有我們的班長。她的數學作業沒有及時完成,甚至還在作業本上寫下不尊重老師的話語。我先是找她私聊,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進行攻心戰術,曉以利害,讓她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要求她在全班進行深刻的檢討。這件事的處理在全班的影響很大,再沒有同學敢直接與老師發生矛盾。她再也沒有對任何老師不尊重的舉動。
三、案例反思
從表面看,這位女生是我們常說的“欠管教”類型。從心理學角度看,在人格發育過程中,家庭環境和親情教育至關重要,將直接關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她渴望親人的關愛,渴望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面對這樣的學生,要了解她,做好家校溝通;允許反復,耐心教育,注重策略;多關愛,注重心理輔導。作為老師和班主任,我們既要適當包容他們,更要講究教育策略,盡量把家長拉進來共同關注他們。
四、結束語
總之,農村職校留守女生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她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未來,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作為農村職校的一位班主任,有責任與義務關注、教育好自己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留守女生。我也堅信,我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我剛柔并濟、嚴慈共存的教育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譚深.中國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中國社會科學,2011(01).
[2]吳支奎.制度突破: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出路[J].教育導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