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
心電圖監測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分析
●王亭
目的:研究分析心電圖監測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隨機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作為調查主體部分,列為分為實驗分析組,同時選取同期的60例非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列為對比分析組。兩組病人均需要接受心電圖監測,對上述兩組病人的敏感度、特異性以及準確度進行分析比較。同時需要比較分析兩組病人的心電圖波動情況。結果:對比分析組病人中,準確度為33.33%,敏感度為26.67%、特異性為40.00%。實驗分析組病人中,準確度為70.00%,敏感度為56.66%、特異性為90.00%%。實驗分析組病人的心電圖出現壞死性Q波的概率為70.00%,對比分析組病人出現缺血性T段波的概率為33.33%,兩者敏感度、特異性以及準確度之間差異顯著。結論:在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治療過程中,采用心電圖監測具有非常顯著的診斷意義。
心電圖監測;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價值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或者是因為間斷造成病人心肌細胞存在缺血性壞死情況就稱之為心肌梗死。隨著社會的發展,病人的發病幾率進一步提升,陳舊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梗死發生時間超過8個星期。陳舊性心肌梗死的出現會對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對該項疾病進行及時的、有效的診斷可以促使病人早日接受治療。目前使用心電圖監測已經成為臨床上常用的監測方法。本次研究選取6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作為實驗分析組,選取同期60例非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作為對比分析組,對上述兩組病人進行心電圖監測,完成分析之后,總結心電圖監測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
1.1 基本資料
選取本院近兩年時間內收治的6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作為調查主體部分,將上述選取的病人列為分為實驗分析組,同時選取同期的60例非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列為對比分析組。上述120例病人均簽署相應的研究同意書,均自愿參與研究。實驗分析組病人中,男性病人跟女性病人分別為35例、25例。分析病人實際年齡情況得到:年齡最小的病人為29歲,年齡最大的病人有76歲,統計學分析病人的平均年齡大小為42.33±4.歲。對比分析組中,男性病人跟女性病人分別為32例、28例。分析病人實際年齡情況得到:年齡最小的病人為28歲,年齡最大的病人有77歲,統計學分析病人的平均年齡大小為43.43±4.11歲。兩組病人基本資料之間的性別以及年齡差異不明顯,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需要具備典型的心電圖動態改變,同時伴有胸痛以及心絞痛等癥狀,同時,病人的血清心肌酶水平不斷升高[1]。
1.3 排除標準
將并發高血壓、腦血管疾病以及心臟病等重大疾病的病人排除[2]。
1.4 方法
首先需要清潔病人的皮膚,確保病人在測量心電圖的心率屬于正常心率波動范圍。之后將心電圖的連接線跟病人的相連處相連接,在病人的胸前部位連接6個,在胸骨右緣第四根肋骨之間安置紅色電極,在胸骨左緣第四根肋骨之間安置黃色電極。黃色跟棕色連接的中間位置使用綠色探查電極[3]。于病人第五根肋骨間跟左腋前線交點位置放置黑色電極,于病人第五根肋骨間跟鎖骨中線交點位置放置棕色電極,于病人第五根肋骨間跟左腋中線交點位置放置紫色電極,之后準備好需要使用的打印機,將開關打開,將病人每一個時段的變化情況記錄下來[4]。
1.5 評價指標
研究比較兩組病人的心電圖檢查結果。嚴格按照相關指標將兩組病人的心肌梗死準確度、敏感度以及特異性計算出來。
1.6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工作選用軟件版本SPSS20.0,以(x ±s )代表文中各項計量數據;以“n/%”代表文中的各項計數信息,通過對照兩組病人相關信息,若發現其比對結果表現出顯著性特征,則表明(P<0.05)。
2.1 兩組病人的心肌梗死的準確度、敏感度以及特異性情況
在完成監測工作之后,比較分析兩組病人的心肌梗死的準確度、敏感度以及特異性等情況得到,對比分析組病人中,準確度為33.33%,敏感度為26.67%、特異性為40.00%。實驗分析組病人中,準確度為70.00%,敏感度為56.66%、特異性為90.00%%。兩組病人的特異性差異顯著。
2.2 兩組病人心電圖變化情況
在完成監測工作之后,比較分析兩組病人的心電圖變化情況得到,實驗分析組病人的心電圖出現壞死性Q波的概率為70.00%,對比分析組病人出現缺血性T段波的概率為33.33%,兩者之間差異顯著。
在開展醫院心血管科臨床治療工作中,最為常見的一個疾病類型就是心肌梗死,該疾病病人的主要發病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出現供血不足,或者供血中斷而導致其心肌組織發生缺氧、缺血壞死。陳舊性的心肌梗死屬于常見的心肌梗死類型,不但影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質量以及水平,同時還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對病人造成痛苦,因此,對于這種類型的心肌梗死病人應當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臨床診斷十分關鍵,采取心電圖檢查監測,可以詳細記錄其心臟跳動的發熱周期,經過起搏點、病人心房與心室依次興奮,而心電圖的生物電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并且以相應形式的電位變化來表示心臟跳動的情況,可以客觀表達病人心臟的興奮、傳播、恢復、速度等情況。
本次研究選取120例病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60例為實驗分析組,60例為對比分析組,對上述兩組病人進行心電圖監測,分析比較監測結果。得到,在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治療過程中,采用心電圖監測可以有效提升病人的檢測特異性,但是會相應的降低診斷的敏感度以及準確度,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心電圖監測對陳舊性心肌梗死而言,具有非常顯著的診斷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成武縣人民醫院)
[1]李志紅.陳舊性心肌梗死采用心電圖監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5,04(23):36-37
[2]程陽.心電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及漏診原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21(23):114+116.
[3]馬淑英,呂金蘭,張媛,劉振波,卜培莉,王樂信,馬龍樂,李志平.碎裂QRS波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價值的探討[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2,01(03):27-29.
[4]范惠平.心電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及漏診因素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09(33):1453-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