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夏曉影
醫學免疫學課程中滲透PBL教學法的探討
●方芳 夏曉影
免疫學是現代醫學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結合學校和學科特點,將PBL 教學法引入到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可以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團隊協作精神,從而提高醫學免疫學的教學質量。
醫學免疫學;PBL;教學方法
醫學免疫學是一門主要研究人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疾病發生發展的機制以及免疫學診斷和防治方法的生物科學。醫學免疫學的學科知識抽象,更新迅速,名詞概念多,因此授課中必須調動學生積極性,否則學生很可能會陷入畏難情緒從而放棄學好這門課程。近年來,各種教學改革、創新不斷涌現,其中在教學中引入PBL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各院校在改革道路上的趨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通過對PBL教學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優勢以及存在問題,闡述PBL教學在基礎教育中形式創新的必要性以及可能途徑。
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導向,簡稱為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Barrows 教授提出的自主學習模式[1],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PBL 教學法倡導讓學生通過自學、研究 、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比較, PBL教學法更具有主動性,探索性;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學生通過自己的查閱和研究最終獲得答案,這個有目的的過程讓學生不再盲目的學習,而是主動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我們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強勁的學生[2]。PBL教學法以圍繞問題討論的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能有利的激發學生的興趣;由于PBL的實施通常是小組合作的模式,每個成員都是小組的一份子,需要互相的溝通幫助,取長補短,最后完成課題任務,對于現在學生缺乏的團隊協作精神是一個很好的提升。
蚌埠醫學院免疫教研室從2012年開始嘗試將PBL逐步引入到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的教學中,采用一個臨床案例作為學生的分析的對象,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總結這一系列的過程來完成任務。首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熟悉案例然后可以利用已有的條件來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課堂上,老師會指定一名組長組織討論,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發言,老師參與此過程中維持課堂氣氛不讓課堂冷場。學生討論時意見不一致可辯論,分歧較大時,老師可講解。討論完成后,教師要總結討論的結果,并歸納知識體系,每位學生最后需提交一份總結,各小組也會以PPT匯報的形式向大家匯報案例,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匯報進行點評和評價, 幫助學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醫學免疫學內容較抽象,學生對其基礎知道的掌握可能還不夠牢固,在沒打好基礎的情況下,跟風一般的開展PBL教學模式,可能會使學生覺得負擔重,能力不夠,進而引起厭學情緒[3],再加上學生有時自主學習能力相對不足,導致PBL教學流于形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學會靈活把握理論與實踐,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再者,教師的教學經驗對于PBL的開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PBL在我國尚處于摸索階段,教師本身對于PBL教學的理解和投入也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對于老師有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做好集體備課,規劃好每個階段的重難點,制定出合適的臨床病例,更加要求教師對于自己的專業領域的知識要有熟悉的掌握,對于學科最新前沿的發展有一定的把握,具有良好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掌控全局,維持學習氛圍。這些問題, 只要師生共同努力,積極配合,群策群力是能夠圓滿解決的。
綜上所述,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包含很多理論和技術的應用內容,PBL 教學法的引入,促進醫學免疫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的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在完成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強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綜合實際運用,有利于為學生進入到臨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對我們學校和學科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得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創新,找出符合我國現階段教育國情的醫學教育模式,滿足新時期我國對醫學高等教育的需求。
(作者單位:蚌埠醫學院)
[1]楊海蓮. 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礎生物化學研究性教學[ J] . 中國大學教學.2006( 2) : 35-36.
[2]崔炳權, 梅, 何震宇, 等. 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中應用的探索[ J] .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7( 1): 7-8.
[3]韋星呈,曾艷,刁聘,等.PBL 與傳統教學方法在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中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學高等教育, 009, ( 2) :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