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政廳:加強領導 精密組織 努力提升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
財政部檢查通知印發后,山東省財政廳立即認真進行了學習,并向廳長辦公會進行了專題匯報,該廳領導要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把會計監督作為履行法定職責、強化財政管理的基礎工作來抓,組織精干力量,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實效。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均成立了由局領導任組長的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檢查工作,確保了檢查工作的有力進行。
(一)認真做好查前調研和試點檢查,科學選取檢查重點
為全面落實財政部檢查通知要求,在檢查展開之前,該廳領導專門召開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對檢查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為切實摸清被檢查單位的基本情況,專門到該省發改委、經信委和環保廳等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調研,了解政策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選擇2戶企業進行試點檢查,為全省檢查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二)強化查前培訓,打牢檢查工作基礎
為正確把握檢查政策和方法,在財政部統一組織培訓的基礎上,結合本省選定的會計監督檢查行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培訓。去年7月,該廳舉辦了全省財政監督業務培訓班,邀請財政部監督局領導、省直有關部門業務骨干,對節能環保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文化產業改革政策、住房公積金管理有關規定等內容進行系統培訓,使參加檢查的同志進一步明確檢查要求,為全面提高檢查質量打下了牢固基礎。
將會計監督檢查作為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政管理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平臺,搞好“四個結合”,充分發揮會計監督檢查在規范管理、服務財政中心任務中的綜合作用。
(一)檢查與加強資金管理相結合
在檢查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上,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管,將省級安排節能環保項目資金的44戶企業和安排文化項目資金的11戶廣播影視服務企業納入檢查范圍,關注資金申報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資金管理的規范性、效益性,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管理規范。同時,對全省16市(不含青島)住房公積金管理使用情況和部分省直單位醫療保險繳納情況進行檢查,確保財稅政策落實到位。
(二)檢查與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相結合
組織省內518戶非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開展了全面自查,自查面達到100%。在檢查執業質量、會計核算和保持設立條件的同時,還通過發放調查統計表格等方式,關注各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收入、凈資產、納稅額、注冊會計師人數和審計軟件使用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和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創造條件。
(三)檢查與強化會計基礎工作相結合
重點對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實施情況、會計機構負責人入職資格、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會計檔案管理規范、會計原始憑證合法性、真實性等情況加大檢查力度,夯實會計管理和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
(四)檢查與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相結合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還重點關注了“三公”經費、會議費和培訓費管理使用情況,檢查是否存在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
(一)加大對檢查工作底稿等基礎工作資料的審核力度,夯實處理處罰的基礎
結合該省制定出臺的《山東省財政檢查工作底稿編制規范》和《山東省財政檢查報告規則》,山東省財政廳對各辦事處、各市財政局報送的檢查報告、工作底稿等資料進行了認真的復核,對于表述不清晰、問題定性不準確、工作底稿不規范、不完整等情況,要求有關單位或檢查人員進行修改或補充資料,從根本上保證處理處罰相關資料的完整性。
(二)根據問題的不同類型,分別進行處理處罰
對于檢查發現的會計核算不實、資金管理不合規、注冊會計師違反執業準則等問題,分別依據《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對相關單位和個人下達了處理、處罰決定,責令調整有關賬務,加強財務管理,有的進行了罰款和警告,有的收回了已撥付的財政資金;對不屬于財政部門職責范圍的項目資金申報審核、住房公積金政策執行等問題,分別移送給省發改委、經信委和住建廳等主管部門進行處理,并要求相關部門反饋處理結果。
(三)檢查與調研相結合
在嚴格依法處理處罰的基礎上,還針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住房公積金管理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等問題,形成調研報告31篇,典型案例28個,為加強財政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按照財政部的統一要求,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全部嚴格執行了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制度。檢查前,公示被檢查單位名單,全省共公示被檢查單位1020戶。檢查后,公告檢查整體開展情況、檢查結果、處理處罰情況及整改落實情況。公示公告信息均發布在單位門戶網站或報紙等公開媒體。通過公示公告,進一步增強了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