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為進一步完善平均法考核存款準備金,增強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平滑貨幣市場波動,中國人民銀行近期決定,自2016年7月15日起,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的考核基數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時點數調整為考核期內一般存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同時,按季交納存款準備金的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人民幣存款,其交存基數也調整為上季度境外參加行人民幣存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
下半年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托底經濟需要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業內人士表示,調控政策將向“寬財政+穩貨幣”轉變,下半年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作用。具體來看,積極財政政策將持續在減稅降費、優化支出結構和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在教育、醫療、農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加快對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和地方稅務體系的建立。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積極的表現之一是加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政府債務仍有一定舉債空間,政府可以階段性“加杠桿”,支持企業逐步“去杠桿”,未來會適度加大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將達5萬億—6萬億元。
5月27日,新三板接連迎來了兩大利好消息。證監會和股轉系統同時表態擬開展私募新三板做市試點。其次,前段時間備受矚目的新三板分層實施方案公布,新三板正式迎來了“分層時代”。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輪新三板政策紅利短期之內利好創新層。
與之前股轉系統發布的分層征求意見稿相比,最終的分層方案共有6處修改,更加強調企業投資交易和融資價值。其中差異化標準中的標準一和標準三有改動。總體上看,最終版本的分層方案比征求意見稿嚴格了許多,最新的創新層標準與原本預案中的標準進行了結構性的調整,降低了可操控性,特別是對于融資額的要求明確為1000萬以上。
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發文稱,貨幣信貸總體平穩適度增長,也存在一些階段性的較快增長以及季節性波動。近年來央行一直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健和中性適度,M2和信貸增速并沒有出現大的突變,過去5年M2增速都在13%左右,平均為13.3%,今年M2預期目標是13%左右,仍屬穩健的安排。2015年7月份前后和今年一季度貨幣信貸增長有所加快,主要是貨幣政策適度考慮了逆周期宏觀調控以及金融穩定的需要。今年一季度特別是1月份貨幣信貸增長比較快,與中國特色的春節假期擾動也有很大關系。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應對去年年中股市波動使當時M2基數大幅抬高,因此未來幾個月M2同比增速可能還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當然,這主要也是基數效應在干擾同比數據,并不代表真實的增速,隨著基數效應逐步消失,M2增速將回歸正常。
非稅收入就是政府財政收入中除了稅收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形式,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十三五”時期,加快推進非稅收入管理改革,一是要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建設,制定并發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完善港口建設費、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垃圾處理費等單項非稅收入管理制度,規范罰沒財務處理處置政策,制定市政公共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制度。二是深入推進收費清理改革,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兩級已出臺的各項取消、停征、免征收費基金的措施,全面實施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工作。三是推進非稅收入管理立法,加快起草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條例,將非稅收入納入法治化軌道。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住房租賃業務,規范住房租賃中介機構,支持和規范個人出租住房;鼓勵住房租賃消費,完善住房租賃支持政策;完善公共租賃住房,推進公租房貨幣化,提高公租房運營保障能力;支持租賃住房建設,鼓勵新建租賃住房,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金融支持,完善供地方式;加強住房租賃監管。《意見》還提到,對個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個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規定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提供住房租賃經紀代理服務,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對一般納稅人出租在實施“營改增”試點前取得的不動產,允許選擇適用簡易計稅辦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個人出租住房所得,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統籌研究有關費用扣除問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在巴黎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這一受到廣泛關注的報告中,經合組織多次肯定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認為中國既有效緩解了短期內增長下滑,同時又在逐步深化著眼中長期發展的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多個積極信號不容忽視。目前,在就業預期穩定、收入逐步上漲的支撐下,中國社會消費保持強勁增長勢頭,農村地區消費尤其活躍,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長更具包容性。同時,旅游、文化、電子商務等多個產業處于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從中長期看,中國供給側改革正在逐步深化,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經合組織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分別達6.5%和6.2%,在全球范圍內位居前列,并達到全球經濟同期預計增速的兩倍左右。同時,中國市場需求的提振,也為疲軟的全球貿易提供了重要支撐。
即將有包括765萬高校畢業生及中專畢業生等接近1500萬的青年就業人群進入勞動力市場,今年,人社部將主要從四個重點方面來穩就業。
第一,抓住重點群體的就業。一是765萬高校畢業生;二是農民工;三是做好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四是對就業困難人員還是要加大援助力度,做到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第二,抓政策的落實,同時也在著眼于新的形勢下針對就業的新特點、新需求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第三,抓創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據介紹,高校畢業生創業計劃實施前兩年已經突破100多萬創業,超過了預期80萬的目標。
第四,抓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既防止結構性失業,同時又提高勞動者就業質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