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香
淺談如何進行臨床帶教
●周美香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護理實習生,將以往在學校學到的醫學、護 理基礎知識及有關疾病治療、護理理論與臨床護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結合,獲得從事護理工作所必須的專業及個人技能、態度和行為的過程,是護生實現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本人自臨床帶教近10年,現將臨床護理帶教體會總結為“四重視”與各位同仁分享如下。
重視老師師自身要求教師要有責任心,對護生要耐心愛心,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熱愛護生教學工作。要有好的工作習慣,以免影響護生,影響其以后的實習態度。國外那些研究報告學生們認為臨床教師影響學習的行為如下:
有助學習的行:(1)愿意解釋并回答學生的問題。(2)關心并尊重學習。(3)指出學習的進步。(4)鼓勵并表揚學習。(5)具有幽默感。(6)聲音、語調愉快。(7)學生需要時隨時出現在學生身邊。(8)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量適當。(9)表現出自信并信任學習。
阻礙學習的行為:(1)使學生有威脅感。(2)嘲笑諷刺學生。(3)行為傲慢。(4)輕視學生。(5)在他人面前糾正學生的錯誤。
重視臨床學習環境環境包括多如:臨床護理人員、其他專業人員、輔助人員、護理對象、護士學生、人力物力資源等等。
(1)臨床護理人員:應確保能夠以熱情友好、寬容和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并對他們表示關心, 使學生感到易于接近并且能獲得支持和幫助。
(2)其他專業人員:如醫生、理療師等也是臨床學習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對待學生的態度,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教學意識等也同樣影響護生的學習。我們應與他們做好溝通,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省學習的個資源,從而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
(3)輔助人員:如勤工、護工等,他們有些是在臨床期工作的,有些是臨時,但他們都會對整個臨床學習環境產生影響。例如他們會給病人測脈搏、吸痰,甚至自作主張地向病人解釋病情。因此,學生可能會從表面情況看事物,認為他們最有能力,可以作為他們實踐的榜樣,事實上這是個潛在的危險。當然,更多的臨床輔助人員為建立的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地做出了貢獻。
(4)護理對象:由于病種的不同,導致病區的“情感氣氛”不同,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如在產科、消化科,新生命的誕生和患消化性潰瘍的年輕人可以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的樂觀氣氛,學生們便會樂于在這種氣氛中學習。相反,在腦外科、腫瘤科,由于面對危險和死亡的病人,常常會給學生造成很大應激。
(5)護士學生:有效的學習環境會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如果學習可以由提問并允許持反對意的話,會有助于他們提高評判性思維和判斷能力。此外,科室里相同或不同層次同學彼此之間也會產生影響。他們之間可以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作出決策,這種做法對于雙方的學習都十分有益。
(6)人力物力資源。
重視帶教方法:帶教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教學相
(1)因材施教:帶教教師必須根據護生的護理教育現狀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常與學生溝通,了解她們的知識水平和需求、思想狀況從而結合不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臨床實踐活動。使護生的潛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最終達到提高護生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為其走向護理崗位打下基礎。(2)啟發誘導:護生和教師在臨床工作時可采取“一看二練三放手”的臨床帶教法,教師可將自己在臨床工作獲得的知識傳授給護生,向其提供成功的經驗,同時以啟發式教學法可激發護生尋求信息的責任感,培養護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3)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名言是對學、思之間密切關系的概括和總結。以學靜脈注射來比喻學和思的關系:手中沒有注射針,只是思考注射時的模樣,自然掌握不了注射的本領;手中有了注射針,卻不考慮怎樣去注射,同樣法無法提高注射技術。4)教學相:教學活動并不是單向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是師生雙方都能受益的雙向互動過程。 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弱點,通過不斷學習和提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學生也不是被動地學習,而是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努力思考,不斷強化自己知識的薄弱環節。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得到提高。
重視護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法有三方面:(1)對護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可以隨時指正其錯誤或肯定其正確的行為,使護生及時得到有效反饋,及時修正自己的行為。(2)出科理論考核、出科專科技能考核,可以考核護生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3)臨床病例處理能力的考核,可以考核護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臨床帶教中應重視老師自身要求、臨床學習環境、帶教方法以及護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探討帶教的方法,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以培養手腦并重的實型護理人才。
(作者單位: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