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新(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18)
?
農民工市民化工資計算方法建構與實證研究
■ 孟凡新(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100018)
內容摘要:本文從Jacob M incer的收入函數法入手,比較了城市職工和農民工兩個群體的教育收益率、培訓收益率、健康收益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計算農民工市民化工資的方法。結果顯示從理論上來講,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包括教育、培訓、工作經驗、健康、勞動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工資收入(市民化工資)應等于城市職工平均工資的64%。
關鍵詞:農民工市民化人力資本差異系數市民化工資
本文從城市職工的平均工資出發,假設城市職工的勞動力價格與其價值是吻合的,其工資水平能夠代表其勞動力價值。在此基礎上,比較并計算出了城市職工與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差異系數,然后用該系數乘以城市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出農民工的市民化工資。
(一)農民工
民工,農民工的簡稱,是我國特有詞匯,指身為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特有的農業戶口身份的工人,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由于我國至今未廢止的戶籍制度的存在,“農民工”成為這一制度之下的特殊群體,也是城市被雇傭者中勞動條件最差、工作環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體;同時也是中國產業工人中人數最大的群體。
所謂農民工,實際就是農民工人,他們是農業戶口,但從事著非農業的工作;他們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傳統意義上講,他們既不是真正的農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于是眾多的學者就干脆給了他們一個有概括性的名字:“民工”、“邊緣人”。雖然農民工是指具有農村戶口身份而在城鎮務工的勞動者,但其兼有農民與工二者的雙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產業中務工的農民,其特征有三個:一是持農村戶口,但在城市、鄉鎮企事業單位工作;二是擁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以城鎮務工所得為主要謀生手段及生活來源:三是工作生活居所不穩定具有流動性,生活工作居住總是隨著務工場所的變化而改變。
(二)市民化
農民工的“市民化”,是指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他們離開農村進入了城市,完全成為市民(居民)的現象。這包含兩個層次的涵義,一是其身份地位的改變,主要體現在農村戶口變為城市的非農業戶口;二是經濟地位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其工資收入與城市職工持平。
(三)市民化工資
市民化工資指的是以城市職工平均工資來衡量的農民工工資水平,具體是指以城市職工的平均工資為基數,通過比較農民工與城市職工的人力資本差異,來計算出的農民工成為真正市民理論上應拿的工資水平。
第一,勞動力價值僅考慮受教育程度與工齡兩個因素(也即M ince r收入函數的簡化形式):
lnY=a+bS+cEX+dEX2+ε
b、c、d為回歸系數,其中b為教育收益率,S為某一級學校教育所需的年限;EX為工作年限(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年限)。針對城市職工和農民工勞動力兩個群體分別衡量工資的影響因素,因為兩個群體的差異性,可以得出不同的影響系數及兩個群體的兩個影響方程式:
城市職工:
lnYc=a+bcSc+CcEXc+dcEXc2+ε
Yc為城市職工的工資收入,bc、Cc、dc為回歸系數,其中bc為城市職工的教育收益率,Sc為某一級學校教育城市職工所需的年限;EXc為城市職工工作年限(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年限)。
農民工:
lnYn=a+bnSn+CnEXn+dnEXn2+ε
Yn為農民工的工資收入,bn、Cn、dn為回歸系數,其中bn為農民工的教育收益率,Sn為某一級學校教育農民工所需的年限;EXn為農民工工作年限(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年限)。
然后分別比較兩個方程的受教育年限對工資的影響系數,得出農民工與城市職工勞動力人力資本差異系數(僅比較受教育年限這一個要素)的計算方法如下:

RD為農民工與城市職工勞動力人力資本差異系數,sn為農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總數,bn為農民工的教育收益率,sc為城市職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總數,bc為城市職工的教育收益率。
第二,如果考慮培訓因素,城市職工接受培訓對工資的影響系數為ec,農民工接受培訓對工資的影響系數為en,則模型和計算公式可做以下調整:

pn為農民工接受培訓的比率,pc為城市職工接受培訓的比率。
第三,如果考慮健康因素,城市職工健康狀況良好對工資的影響系數為fc,農民工健康狀況良好對工資的影響系數為fn,則模型和計算公式可做以下調整:

jn為農民工中健康狀況很好的工人的比率,jc為城市職工中健康狀況很好的工人的比率。
第四,如果考慮工作時間因素,則應做以下調整:

tn為農民工每個月的平均工作時間,tc為城市職工每個月的平均工作時間。
(一)數據來源
本文所需要的數據來自侯風云課題組在2002年7-12月組織的全國性典型調查。該調查對中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的典型樣本調研,對城鎮職工和外出打工人員兩個群體進行收入與人力資本狀況相關性研究。
(二)城市勞動力與農民工勞動力的收入與人力資本狀況相關性的比較
1.教育收益率比較。使用M ince r收入函數的簡化形式來估算,直接采用侯風云教授的計算結果為:
城市職工:

該模型中教育年限的回歸系數為8.564%,t=24.237,顯著性水平為0.000,遠遠超過自由度為∞的該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3.291,這表明增加教育年限對收入的影響是顯著的,而且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收入就增加8.564%。工齡對收入的影響系數很小,且沒有通過t檢驗,工齡平方對收入的影響系數更小。在計算城鄉人力資本系數的公式中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農民工:

該模型雖然都能通過F和t的顯著性檢驗,但是R2的值很小,又由于樣本取自各省市的截面數據,不同樣本差異性較大,因此可能存在嚴重的異方差性。通過對其進行異方差檢驗,樣本確實存在異方差性,通過消除異方差,重新估計的結果如下:

回歸系數表明,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對收入的影響時,每增加一年的正規教育,可以使農村外出勞動力月收入增長3.65%。
2.培訓收益率比較。培訓因素對工資收入的影響方程如下:
城市職工:lnY=9.197+0.141D1i
引入虛擬變量后,外出前接受培訓的收入為正,其系數為0.141,該系數不像連續變量一樣能直接解釋為培訓對該外出月收入的相對變化,需要做進一步換算,筆者直接采用侯教授的換算結果:利用Ha lvorsen和Pa lm quist(1980)方法,求得“出前培訓”對外出收入的相對變化。其方法是將虛擬變量系數的反對數減1即為該變量對因變量的相對變化。即用“出前培訓”的系數0.141的反對數1.151425減去1得0.151425,從而外出前接受培訓比不接受培訓的平均月收入多15.14%。
農民工:lnY=6.275+0.226D1i
引入虛擬變量后,外出前接受培訓的收入為正,其系數為0.226,利用Ha lvorsen和Pa lm quist(1980)方法:將虛擬變量系數的反對數減1即為該變量對因變量的相對變化。即用“出前培訓”的系數0.226的反對數1.2536減去1得0.2536,從而外出前接受培訓比不接受培訓的平均月收入多25.36%。下文對健康收益率的計算也采用相同方法。
3.健康收益率比較。健康因素對工資收入的影響系數如下:
城市職工:
ln Y=9.324+0.170D2i+8.036E02D3i-0.272D4i
利用Ha lvorsen和Pa lm quist(1980)方法:將虛擬變量系數的反對數減1即為該變量對因變量的相對變化。即用“身體健康狀況很好”的系數0.170的反對數1.1853減去1得0.1853,從而身體狀況很好的比其他的平均月收入多18.53%。
農民工:
ln Y=6.138+0.303D2i+0.05598D3i-0.303D4i
利用上述計算培訓收益率的方法,可以求得身體健康狀況對勞動力外出收入的相對變化:求得0.303的反對數等于1.3539,減去1得0.3539。這說明身體很好的比其他的能夠提高外出月收入的35.39%。
4.城市職工與農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計算。至于城鎮和農民工的教育水平,本文采用國際通行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辦法來進行測算,根據各年度城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乘以相應的教育年限計算得到,并將不識字或識字很少、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專及以上的教育年限分別定義為1、6、9、12、16 年。由此可得:

其中S為平均受教育年限;i=1、2、3、4、5,分別代表不識字或識字很少、小學、初中、高中和中專、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x,i為i水平受教育程度的累積受教育年限,p,i為i水平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根據樣本數據中城市職工和農民工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的統計數據,可以獲得城市職工和農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sn=6 9.29%+9 53.53%+12 33.70%+ 16 3.47%=9.97
sc=6 1.73%+9 14.12%+12 31.22+ 16 48.99%+19 4.02%=13.72
(三)計算結果及結論
如果考慮受教育程度、培訓狀況、健康狀況,則城鄉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差異系數為:

其中,bn為3.654%,bc為8.564%,pn為30.40 %,pc為76.73%,en為25.36%,ec為15.14%,jn為59.99%,jc為47.98%,fn為35.39%,fc為18.53%。
最后用城市職工與農民工的平均勞動時間對該數據進行修正:

其中,bn為3.654%,bc為8.564%,en為25.36%,ec為15.14%,fn為35.39%,fc為18.53%。tn為268小時/月,tc為180小時/月。該數據來自筆者親自向候風云教授請教并討要樣本數據,通過計算所得。
以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從理論上來講,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包括教育、培訓、工作經驗、健康、勞動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工資收入與城市職工的工資相比,應等于城市職工的64%(RD=0.64)。
假設城市職工的平均工資為WC,那么農民工的城市化工資WNC為:
WNC=WC*RD
具體的數字尚需去論證與計算,在本文中未被涉及。
參考文獻:
1.侯風云.中國人力資本投資與城鄉就業相關性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林毓鵬.中國城鄉教育支出差距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J].統計與決策,2007 (24)
3.林志偉.我國城鄉收入差距與教育差距的協整性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12
4.郭劍雄.人力資本、生育率與城鄉收入差距的收斂[J].中國社會科學,2005(3)
5.姚先國,張海峰.城鄉教育不平等與收入差距擴大—基于省級混合截面數據的實證分析[D].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2005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