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志華 副教授 劉振華 通訊作者 馮猜猜 黃 丹(、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 2、中國礦業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徐州 226)
?
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差異性分析—以江蘇省為例
■ 丁志華1、2副教授劉振華1通訊作者馮猜猜1黃丹1(1、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2、中國礦業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徐州221116)
內容摘要:本文以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為研究對象,通過在江蘇省內實地調研,運用實證分析和對比分析方法,論證了城鄉之間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差異性。研究結果表明: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與不同影響因素相關程度存在差異,不同影響因素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力度存在差異。最后依據研究發現,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能源消費行為城鄉居民差異性政策建議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其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同時也是制約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相對較大,城鎮居民人均能源消費量相對較高,但隨著我國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居民能源消費量逐年增加,且增幅較城鎮居民更為明顯,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費量的差距呈縮小趨勢。
由于我國具有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城鎮和農村居民在地域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其能源消費行為也應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探究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差異性并進行比較分析,對于制定引導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進行低碳化能源消費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圖1 研究框架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研究逐漸引起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如:張馨等(2013)采用線性支出系統模型,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城鎮居民的能源需求高于農村居民,當收入增加時,農村居民比城鎮居民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費支出。部分學者研究了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如:王臘芳(2010)基于中國2007年社會核算矩陣的結構路徑分析原理,分析了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的影響程度及其傳導路徑,研究結果表明:城鄉居民受成品油與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價格變動的影響最大,受燃氣的生產和供應業價格變動的影響最小。有的學者從城鄉居民碳排放的差異性進行比較研究。如:李科(2013)以我國1995-2010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為研究對象,運用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指出我國城鄉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與人均收入、人口規模、能源消費結構和生活方式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結果可以看出,各因素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能源消費碳排放量的效應存在顯著差異,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對其碳排放具有顯著的正效應且效應值較大。我國具有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特征,但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差異性研究相對較少。
目前相關研究成果主要從我國城市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部分研究指出:居民的個體心理因素對居民的能源消費行為構成直接影響。如:居民的環境責任感、節能意識、行為意愿、消費心理等個體心理因素會影響居民能源消費行為,有學者進一步研究指出:環境態度與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環境態度和環境責任感是城市居民能源消費行為最為重要的影響變量。同時,情境結構因素和社會人口統計因素也是影響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情景結構因素方面,如:家用電器設備的使用頻率、獲取能源消費行為信息的不同途徑、家庭消費支出等會對居民能源消費行為構成影響;而社會人口統計因素中的年齡、收入、學歷等因素也會對居民的能源消費行為構成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居民能源消費行為進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但現有研究主要側重于城市居民的能源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而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之間能源消費行為的差異性研究較少。本文以江蘇省為例,深入分析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差異性并進行對比研究,對我國制定相應的能源消費引導政策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一)變量選取與問卷設計
本文借鑒現有研究文獻的成果,量表主要包括能源消費行為、個體心理因素、情景結構因素和社會人口統計變量四個部分,具體的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
本文調查問卷中的評價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被調查者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對每個題項進行打分。
(二)量表信度和效度檢測
根據信度分析結果,從眾心理和社會技術的A lp ha系數分別為0.462和0.393,均處于不可接受的水平,因此需要對這兩個變量概念進行重新界定,再次查閱相關文獻進行修正。根據效度分析的結果,環境責任感、舒適偏好、低碳行為意愿、經濟成本、政策法規和社會技術等變量的部分題項不滿足“I t e m - t o -to ta l”系數大于0.30的要求,因此將這些題項直接刪除。經過對量表和題項的修正和調整以后,再次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均符合檢驗要求。
(三)樣本來源
在調研之前對研究對象進行概念界定,將城鎮居民界定為在某城鎮居住、生活半年以上有城鎮戶口的居民,農村居民界定為在農村居住并具有農村戶口的居民。
2015年5月至8月在江蘇省13個地市進行了抽樣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每個地市的城鎮和農村各抽取兩個社區,向每個社區內居住的居民發放了10份問卷,共計520份,回收有效問卷459份,有效回收率達88.3%。

表1 影響因素變量與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相關系數計算結果

表2 影響因素變量與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相關系數計算結果

表3 城鎮和農村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表4 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對城鎮居民、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可知,整體上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在能源消費上更加注重節能消費。同時,不論是對于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居民低碳行為意愿較強,城鄉居民在進行能源消費行為時更加注重購買的能效產品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
(二)影響因素與能源消費行為Pearson相關分析
根據研究框架,為了探討模型中各個變量系數結構,要對模型中的變量進行相關分析。
1.影響因素與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相關分析。由表1可知,個體心理因素中的環境責任感、舒適偏好、節能知識、低碳行為意愿和情境結構因素中的經濟成本、媒體宣傳、政策法規、社會技術與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除了舒適偏好、經濟成本與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之間是負向相關關系之外,其余影響因素變量與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之間均為正相關關系,而且都在顯著性水平為0.01下相關。
2.影響因素與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相關分析。由表2可知,個體心理因素中的環境責任感、節能知識、低碳行為意愿和情境結構因素中的政策法規、社會技術、生活習慣與方式與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而且都在顯著性水平為0.01下相關。
(三)城鎮和農村不同居住地類型差異性檢驗
針對社會人口統計變量中的城鎮和農村不同居住地類型,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討論其在能源消費行為上的差異,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差異性檢驗的檢驗值小于0.05,可認為城鎮和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存在顯著差異。
(四)能源消費行為與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相關分析探討了各個變量與能源消費行為的相關關系,為了進一步深入探討各類影響因素對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與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由表4可知,對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力度依次為環境責任感、低碳行為意愿、政策法規、節能知識、媒體宣傳、從眾心理、生活習慣與方式、社會技術、舒適偏好、經濟成本。
2.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與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由表5可知,對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力度依次為環境責任感、節能知識、經濟成本、生活習慣與方式、媒體宣傳、社會技術、從眾心理、低碳行為意愿、舒適偏好、政策法規。
第一,由描述性統計分析可知,城鄉居民低碳行為意愿較強,更加注重購買的能效產品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總體而言,城鎮居民在能源消費行為上比農村居民更加注重節約能源,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力度最大的影響因素均為環境責任感。
第二,由相關分析可知,城鄉之間能源消費行為與不同影響因素相關程度存在差異。城鎮居民個體心理因素中的環境責任感、舒適偏好、節能知識、低碳行為意愿和情境結構因素中的經濟成本、媒體宣傳、政策法規、社會技術與能源消費行為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而農村居民個體心理因素中的環境責任感、節能知識、低碳行為意愿和情境結構因素中的政策法規、社會技術、生活習慣與方式與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
第三,由回歸分析可知,不同影響因素對城鄉之間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力度存在差異。政策法規對城鎮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力度遠大于農村居民,僅次于環境責任感,而對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力度最小。由于城鎮居民總體收入水平高于農村居民,農村居民在進行能源消費行為時比城鎮居民更加注重經濟成本。

表5 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結果
第一,提升能源產品開發質量,提高產品技術成熟度,培育居民有益于環境和能源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建議管理者制定相應的政策,加快各類能源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提高產品的技術成熟度與使用中的穩定性。
第二,在城鎮居民中加強媒體宣傳力度,持續樹立有益環境的居民環境責任感。這給管理者的啟示是,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培養居民對能源環境的了解和關注,面向居民普及環境和能源方面的知識,建立起有益能源的環境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
第三,完善農村居民能源政策法規,培養低碳行為意愿。建議管理者針對政策法規在農村居民能源消費行為引導上的不足與需要,盡快完善農村居民能源的政策法規,積極促進居民實施能源消費行為,培養居民的低碳行為意愿。
參考文獻:
1.張馨,牛叔文.城鄉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費需求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S1)
2.王臘芳.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能源消費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3.李科.我國城鄉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J].消費經濟,2013(2)
4.Sapci O,Considine T.The link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 ics,2014,52
5.孫巖,馮立芳,龐阿榮.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13,34(8)
6.孫巖,劉富俊.城市居民能源購買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13 (10)
7.Biying Y,Zhang J,Fujiwara A.Analysis of the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 and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 by incorporating multiple self-selection effects[J].Energy Policy,2012,46
8.Hiller C.Factors influencing residents’energy use—A study of energy-related behaviour in 57 Swedish homes[J].Energy and Buildings,2015,87
9.Vassileva I,W allin F,Dah lquist E.U nderstand ing energy consum p tion behavior for future demand response strategy development[J].Energy,2012,46(1)
10.陳迅,袁海蔚.中國生活能源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消費經濟,2008(5)
11.趙曉麗,李娜.中國居民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1(11)
12.陳利順,孫巖,戴大雙等.城市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評價方法研究[J].軟科學,2008(12)
13.C h en J,W ang X,Steem ers K.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 p tion survey study in H angzhou,China[J].Energy and Buildings,2013,66
14.Langevin J,Gurian P L,Wen J.Reducing energy consum ption in low incom e public housing: Interview ing residents about energy behaviors[J].Applied Energy,2013,102
15.C ay la J,M aizi N,M archand C.The role of income in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ur: Evidence from French households data[J].Energy Policy,2011,39(12)
16.孫巖,江凌.心理因素對城市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J].消費經濟,2013(3)
17.李航,任學慧.北京市居民能源消費行為研究[J].商業時代,2013(25)
中圖分類號:◆F014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71573255);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51029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