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99-0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海拔、相對高度、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知道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能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地勢高低與坡度陡緩的關系;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如何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硬幣山的制作和連接圖上相同數值的點,體會如何繪制等高線地形圖;觀看等高線地圖的繪制方法,總結等高線的特點;閱讀等高線地形圖,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總結對照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說出山體各種地形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
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圖片、學習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利用實踐探究活動、習題演練、師生白板互動等多種形式,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等高線的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地形圖上識別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展示圖片)我國西南特種兵狼牙大隊孤狼小隊接到上級的一項任務,要消滅一恐怖組織的基地,于是孤狼小隊展開的細致的調查,制定作戰方案,并成功消滅了恐怖組織的基地,那么我西南特種兵取得勝利的關鍵是什么?生:制作地圖,知道指揮部,碉堡,彈藥庫所在的位置。師:那么如何將地表高低起伏不平的狀況準確的畫在平面圖上,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地形圖的判讀》。
2、講授新課:
環節一:百度搜索 學生看教材24頁,百度一下搜索找到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概念。
在學生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的基礎上及時練習:
練習一:讀下圖,甲地海拔高度為_____,乙地海拔為______,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______。
練習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與
世界大陸最低處死海的海拔-415米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
練習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指的是( )。
A、絕對高度 B、相對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
環節二:實踐探究
學生實踐探究完成活動一和活動二,動腦、動手來體驗等高線的繪制。
活動一:學生課下準備好三枚硬幣,一枚一元的,一枚五角的,一枚一角的,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放好,畫這座硬幣山的俯視圖,體驗等高線的繪制。
活動二:教師課前印好帶有100、200、300數值的黑點,讓學生將圖中數值相同的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再次體驗等高線的繪制。
學生繪制好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繪制情況,并及時予以評價。
環節三:百度搜索
學生看教材24頁、26頁,找到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并讀圖分析總結歸納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
環節四:讀圖分析
學生觀察等線線地形圖并對比山脈坡度陡緩,分析等高線疏密與坡度陡緩之間的關系。并及時進行練習檢驗。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可根據自己平時登山的經驗來理解這部分內容。
環節五:讀圖分析
借助學生喜愛的喜洋洋這個動畫人物,激發學習學習興趣來識別山體的不同部位,判讀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表示;并及時練習檢驗。
山峰:閉合曲線,里高外低_____山脊:等高線向低處突出_____山谷:等高線向高處突出 鞍部:兩個山峰中間較低的地方_____陡崖: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練習: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等高距是_____米。 2、那B的海拔是_____米。
3、適宜攀巖運動的是何處,用字母_____表示。
4、圖中D或C處哪一處可以有河流經過?
環節六:欣賞發現美
展示圖片,學生觀看:我們生活當中處處有地理,比如我們把手握緊,就當是一座山,教師教學生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此外還有丘陵,梯田,黃土高原,美國拉布多大峽谷等。
環節七:談感悟,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