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珊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通過有效教學途徑和方式,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現狀,提升學生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有效提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要加強溝通和交流。然而,長期以來,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現象嚴重,單向的由教師向學生傳播知識的這種“注入式”的教學方式仍普遍存在,教學過程中僅重視“教”的活動而忽視“學”的活動。因此,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加強師生互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15-01
師生互動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給學生以指點,學生也給老師以啟發,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因此,成功的師生互動,可以使智慧在撞擊中產生睿智的火花。 初中數學課堂中的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師生雙方的互動。 可以說,初中數學課堂中沒有了互動,也就沒有了課堂教學的活動和師生的對話與溝通。 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師生互動平臺,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首先要強調師生的平等。師生平等,老師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者”,而是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只有平等參與,交往雙方才可能向對方敞開精神,彼此接納,無拘無束地交流互動。因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首先應是師生完全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這種平等,不但要求教師從心理上要與學生“平等”,還要求教師要從認知的難度上去把握學生的學情,這樣老師在備課及后期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更加易于讓學生接受的方式來為學情設計教學流程。
雖然許多教師都逐步地樹立起了這種平等的意識。但是在實際問題當中,師生之間不平等的情況仍然存在,教師很容易在學生面前有一種優越感。年齡比學生大,見識比學生多,認識比學生深刻,教師有時就很難傾聽學生那些還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錯誤的意見。因此,真正師生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要想師生之間有平等,一方面需要教師繼續學習,慢慢領悟,努力實踐,另一方面我們的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角色,采用更加適應當代學生的方式教學。只有當教師的角色轉變了,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師生平等地參與。
二、轉換教師角色,創設適宜環境,使學生愿意進行互動
巴班斯基指出:“能使學生的注意和思維集中到數學學習中的最關鍵的觀點和觀念上,或者是教學進行的結果同時能激發和提高認識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被認為是最有成效和顯著的。”教學實驗證明: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特性發揮的程度取決于教師在教學活動的作用和表現。可以說,教師的一舉一動是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充分激發的“添加劑”。由此可見,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活動中的“統治者”、“指揮者”的角色,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和要求,低下身子,轉變角色,主動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真誠的心靈溝通,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狀況,通過名人典故和身邊先進人物事跡的講解,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為難怕苦的畏懼心理,使學生堅定學好數學知識的勇氣和信心,敢于主動與同學、老師進行互動學習和交流,實現在學習中交流思想,在交流思想中提升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抓住數學學科所具有的知識性、生活性和廣泛應用性等特點,認真研析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特性和趣味特性,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體驗生活性的問題情境中,實現自主互動特性和欲望的養成和激發。
三、以學生為中心,變教為導,讓學生會動
現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談及自己的思想,與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學會如何去傾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適當的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反省。因此,教師的作用就不應當只是“知識的授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和示范者,充分發揮“導向”作用,真正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思想。傳統的數學教學是“授業”、“解惑”的專制型教學,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得不到應有的表現,長期下來這種教學手段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也扼殺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表達能力的鍛煉。教學過程中,從“一言堂”到“百家爭鳴”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四、建立多元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以激勵和激活主體意識為目的,保護學生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活進取心,體驗成功,增強學生參與的能力,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學評價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歷程并激勵學和改進教的有效途徑,而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要把教學評價提高到“生命”的高度進行,通過建立多元性的評價目標、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多維性的評價體系,進行科學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實施“以激勵和激活主體意識為目的”的教學評價,保護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活進取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體驗成功;通過評價,“評”出創新的活力與發展的動力,“評”出參與的能力與成功的實力,從而進一步加強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身為教育的組織者、領導者要清楚的意識到師生互動的實質目的及重要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通過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滿足學生需求、增加情感交流、改變學習方式等方法來加強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打造高效率課堂。
參考文獻:
[1] 林國福.淺析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師生互動[J].科技創新導報,2011,(7).
[2] 張忠雙.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