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理解與適用(二)

2016-03-28 00:49:00陳淵鑫
財政監督 2016年17期

陳淵鑫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理解與適用(二)

陳淵鑫

一、違反會計核算和監督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法條內容重點解讀:

本條共計包括四個條款,主要規定了十種常見的違反會計核算和監督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本條第一款主要明確了十種常見的違反會計核算和監督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本條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主要涉及情節嚴重情形下,會計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確定。

(一)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稌嫹ā返谌龡l、第十三條等對會計賬簿的設置作出了規定。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是指單位或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設置會計賬簿、設置虛假會計賬簿或者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會計賬簿及設置多套會計賬簿等違法行為。不設置會計賬簿,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而不設置;設置虛假會計賬簿,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和個人,設置的會計賬簿不真實、不可靠;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會計賬簿,是指未按規定的種類、形式及要求設置會計賬簿;設置多套會計賬簿,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和個人,為某種非法目的,設置了多套會計賬簿,以逃避國家的監督檢查。

2、私設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行為,是指單位或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之外私自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其俗稱“兩本賬”、“小金庫”或“賬外賬”。通常,一本賬所記載的賬務,是作弊單位和會計人員據以向稅務部門和上級單位做公開的和據以填送會計報表的假賬;另一本賬是單位和會計人員將隱匿的經濟收入、資產的情況,專門設置的賬簿。單位或個人不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統一登記核算,而另外私自設置會計賬簿進行登記核算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會計違法行為。

3、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是指出具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出具的原始憑證不合法,或者取得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的原始憑證不合法。如在經濟業務事項發生后不出票,也不要票;出票人或收票人不是真正發生經濟業務事項的雙方,而是由他人代替;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是以假的經濟業務事項冒充真實的經濟業務事項或以虛無的經濟業務事項冒充已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等。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是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登記會計賬簿時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進行登記或者登記的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的違法行為。登記會計賬簿必須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的行為包括兩種情況:一方面,在編制記賬憑證之前,沒有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等進行審核;另一方面,在登記會計賬簿之前,沒有對記賬憑證的內容是否真實、項目是否齊全、會計科目是否使用正確、記賬金額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正確等進行審核。二是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違法行為。登記會計賬簿必須真實、合法,符合國家規定的程序、方法和統一的會計制度。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違法行為具體表現為:登記會計賬簿不是按照連續編號的頁碼順序進行;會計賬簿記錄錯誤時,采用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字跡;使用圓珠筆或者鉛筆書寫;賬簿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不符合要求;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用計算機打印的會計賬簿沒有連續編號,沒有審核便裝訂成冊等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的規定,在會計核算中擅自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這違反了會計核算的一貫性原則,將會影響會計數據的真實性,使會計信息失去可比性。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的規定,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了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單位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手段,在向有關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弄虛作假,隨意調整有關數據,使財務會計報告失去了可信性。

7、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的規定,擅自使用法定文字以外的文字進行會計記錄或者擅自使用法定本位幣以外的貨幣進行記賬的行為。

8、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財政部、國家檔案局聯合制定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會計資料的保管作出了具體規定。單位或個人違反《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并造成會計資料毀損的,即構成本項違法行為。在實際中需要注意的是,構成本違法行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即對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的違反和會計資料的毀損,并且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如果僅有其中一個條件或者兩者之間不具備因果關系,則不構成本項違法行為。

9、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是指違反本法規定,不依法建立和實施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或者在有關部門實施監督檢查時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逃避監督檢查的行為。本項違法行為包括三類具體違法行為:一是未按照《會計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違法行為,如未建立實施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的、未建立實施稽核制度的、未建立實施財產清查制度的、未建立實施會計資料審核制度等;二是拒絕監督檢查的違法行為。《會計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單位應當依法接受監督檢查。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為了掩蓋違法違紀行為,公開拒絕接受審計機關、財政機關和稅務機關的監督,有的單位雖不公開拒絕檢查監督,但往往采取種種手段進行阻撓、刁難;三是不如實提供會計資料和有關情況。提供真實的會計資料是實施有效監督檢查的前提條件。但有的單位為干擾、破壞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提供與事實不一致的會計資料和有關情況。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的規定,任用不合格的會計人員的行為。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任用的會計人員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二是任用的會計主管未取得相應職稱。

(二)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行政責任的承擔主體是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一般而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在單位實施違法行為過程中起領導、組織、決策作用的單位負責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在單位實施違法行為的過程中直接參與實施違法行為的人員,一般包括會計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和其他參與實施違法行為的工作人員。具體而言,行政責任主要包括兩種: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對于行政處罰而言,其實施主體是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財政部門的內設機構以及鄉鎮財政部門無權實施;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包括罰款、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兩種。需要注意的是,實施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行政處罰時,必須情節比較嚴重,并且必須告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權利。對于行政處分而言,本條只明確由任免機關或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但給予何種行政處分需要根據具體案情來確定。

2、刑事責任。我國《刑法》并沒有對本條所涉及的會計違法行為單獨規定罪名及刑罰,但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來偷逃稅款、騙取出口退稅、貪污、挪用公款,且已達到各項犯罪的法定標準的,應當依照刑法分則的有關規定分別定罪量刑。

3、與相關法律的銜接。除了《會計法》、《公司法》、《稅收征收管理法》等其他法律法規也對會計核算工作作了一些要求和法律責任的規定。鑒于此,在適用上采用特別法優先于一般法的原則,如對于私設賬簿的違法行為,《會計法》對單位的處罰最高是5萬元,而《公司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最高處罰是50萬元。由此,對于公司私設賬簿的違法行為適用《公司法》,可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二、偽造、變造會計資料及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

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偽造會計憑證。偽造會計憑證即以虛假經濟業務或者資金往來為前提,編制虛假的會計憑證的行為。其主要表現有:

(1)偽造根本不存在的經濟事項的原始憑證;

(2)以存在的會計經濟事項為基礎,采用夸大、縮小事實等方法進行偽造原始憑證,如制作假發票、假收據、假工資表等假的原始憑證等。

2、變造會計憑證。變造會計憑證即利用涂改、拼接、挖補或者其他方法,改變會計憑證的真實內容的行為。其主要表現為:

(1)采用涂改、拼接等方法將原始憑證中的日期、數量、單價、金額等內容;

(2)利用計算機、復印機等先進工具,對原始憑證進行二次處理。

3、偽造會計賬簿。偽造會計賬簿即不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根據偽造或者變造的虛假會計憑證填制會計賬簿,或者不按要求記賬,或者對內和對外采用不同的計算口徑、計算方法、計算依據登記會計賬簿的手段,制造虛假的會計賬簿的行為。

4、變造會計賬簿。變造會計賬簿即利用涂改、拼接、挖補或者其他手段改變會計賬簿的真實內容的行為。如改變會計賬簿所記錄的日期、單位名稱、摘 要、數量、金額等。

5、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即不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不以真實、合法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為基礎,擅自虛構有關數據、資料,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

(二)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目前,我國《刑法》尚未將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行為規定為會計犯罪,也未將一般公司、企業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作為刑法上的單獨犯罪加以規定,而只是在其已經造成嚴重后果后,作為犯罪情節、手段,以其他罪名,如逃稅罪、公司提供虛假會計報告罪等追究刑事責任。即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本身一般并不構成犯罪,只有情節嚴重,構成其他犯罪時才承擔刑事責任。

2、行政責任。對于行政處罰而言,本條規定了通報、罰款、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行政處罰,其中,通報、罰款既可以對單位適用,也可以對個人適用,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只能適用于個人。對于行政處分而言,由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違法行為本身社會危害性較大,本條直接規定比較重的撤職、開除兩種行政處分。

三、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

1、隱匿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隱匿是指用隱藏、轉移、封鎖等手段使會計資料脫離政府機關、股東、社會公眾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就是采用秘密手段將會計資料掩蓋起來,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躲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掩蓋違法犯罪事實。

2、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故意銷毀,是指明知是應當保存的會計資料,而仍然采取燒毀、撕毀等手段,從物理上毀壞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行為人在主觀上確有故意,而不是過失;在客觀上必須實施了銷毀行為。

(二)本條所規定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明確規定,“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即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即構成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八條之規定,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1)隱匿、故意銷毀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涉及金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2)依法應當向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有關主管部門等提供而隱匿、故意銷毀或者拒不交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3)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行為人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違法行為,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屬于刑法上犯罪競合,一般除《刑法》明確規定外,按照“擇一重處”原則對行為人進行定罪量刑。如行為人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違法行為同時構成《刑法》第201條逃稅罪的,由于逃稅罪的處罰較重,則應按逃稅罪定罪量刑。

四、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隱匿、銷毀會計資料及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五條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授意、指使、強令他人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是《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職責。為保障會計人員依法履行其職責,《會計法》第四條、第五條分別作了相應規定,此條是上述“行為模式”的“法律后果”。

(一)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

1、授意。授意即以暗示、默許等非明示的方式,要求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實施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違法行為。

2、指使。指使即以明示的方式,要求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實施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違法行為。

3、強令。強令即在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法行為進行抵制時,以各種方式強迫他人執行其命令的行為。

(二)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

《會計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對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等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本條的規定基本上的適用對象是單位負責人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根據《刑法》的規定,“授意、指使、強令”他人實施犯罪,屬于共同犯罪。因此,對授意、指使、強令他人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應根據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違法行為所構成的犯罪定罪。

對于尚未構成犯罪的,本條規定了罰款的行政處罰,以及降職、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五、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六條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的規定?!稌嫹ā访鞔_要求,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更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負責人為了私人利益,而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從事違法活動,并對會計人員采取各種手段進行打擊報復,嚴重侵犯了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為此,本條明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本條所定的違法行為

1、降級。降級是指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施的一種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具體是指把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從原來的行政級別或者管理崗位上向下調整,使其享受的有關待遇相應降低或者減少。

2、撤職。撤職是指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單位管理制度的人員實施的一種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具體是指把違法者或者違紀者所擔任的行政職務予以撤銷,使其失去原來的有關待遇。

3、調離工作崗位。調離工作崗位是指把違法者或者違紀者調離原來的工作崗位的一種懲罰措施。

4、解聘。解聘是指依據勞動合同或者單位內部的管理規定,對違法者或者違紀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懲罰措施。

5、開除。開除是指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的人員實施的一種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具體就是指對違法者或者違紀者予以除名,剝奪其成員資格的一種措施。

6、其他方式。上述5種情形尚不能完全涵蓋打擊報復的形式。只要使依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工作、職務或者生活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就應認為單位負責人的行為構成打擊報復。

(二)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

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即構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條所規定的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所謂情節惡劣,一般是指多次對會計、統計人員打擊報復的;打擊報復的手段卑劣的;因打擊報復引起嚴重后果的;對被打擊報復的會計、統計人員造成生活上的嚴重困難的;因打擊報復造成惡劣影響,引起本單位或當地群眾公憤的,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成立要求會計人員受到打擊報復與其正常履行會計職責之間有因果聯系。如果行為人不是因為履行會計職責,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受到打擊報復的,不構成本罪。

此外,對于尚不構成犯罪的,本條還規定了行政處分的行政責任。

六、監督工作人員實施會計監督中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七條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監督工作人員實施會計監督中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本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對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會計監督職責作出了詳細規定。監督工作人員違反上述規定,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

1、濫用職權。財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會計監督管理中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濫用職權或者超越職權,對有關單位正常的會計工作秩序加以干涉的行為。

2、玩忽職守。財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職責的行為。

3、徇私舞弊。財政部門和有關主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監督管理工作中,為徇個人私利或者親友私情,放縱違法違紀行為。

4、泄露國家秘密。財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將在實施會計監督管理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故意或過失讓不應當知悉的人知悉的行為。

5、泄露商業秘密。財政部門及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將在實施會計監督管理工作中知悉的被監督對象的商業秘密,披露給他人的行為。

(二)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財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監督管理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情節嚴重的,根據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徇私舞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等定罪量刑。

2、行政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本條規定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實施行政處分的機關是,當事人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至于給予何種行政處分,根據行為人具體違法情節確定。

七、泄露檢舉人行為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行政責任的規定。檢舉制度都是發現違法犯罪案件的重要信息來源,而為檢舉人保密則是保護公民檢舉權利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了公民的檢舉權。《會計法》第三十條則規定了公民對會計違法行為的檢舉權,并明確了相關部門的保密義務。因此,財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泄露舉報信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是,由責任人的所在單位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本條雖然沒有規定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泄露者的行為觸犯了刑法,一樣可以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八、會計違法行為發生法規競合時法律適用問題

法律條文: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法條重點內容解讀:

本條是關于違反本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法律適用的規定。同一種行為同時被若干法律規定為違法行為,被稱為競合,即指某一種行為同時觸犯數個法律條文,侵犯數個法律關系客體,分別構成不同的法律后果,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由于會計信息是國家有關經濟信息統計、稅收、財政、審計、金融(證券、保險)監管等方面的基礎信息,所以國家在有關立法中對于會計工作都提出了一些要求。

會計違法行為出現在不同的法律規范中,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會計違法行為是作為其他違法行為的手段。即其他違法行為與會計違法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之間的牽連關系。對于此,法律上一般采取“擇一重處斷”的法律適用規則。如《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商業銀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第二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報表和統計報表”與“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違法行為是一種目的與手段之間關系,所以在追究法律責任時,只對“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報表和統計報表”違法行為進行追究。

二是會計違法行為單獨出現在不同的法律中,一般采取“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如《公司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公司違反本法規定,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以外另立會計賬簿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這與《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私設會計賬簿”發生了競合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要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處理。此外,本條適用還應與《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聯系起來,該法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币皇虏辉倭P款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對違法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作者系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教師、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曾在山東省日照市財政局監督科、財政部監督檢查局、中央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或借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网| 国产色伊人|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色播五月婷婷| 亚洲天堂网2014|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免费一极毛片|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aaa国产一级毛片| 极品国产在线| 亚洲香蕉久久|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黄色毛片|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美女国产在线|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美女国产在线| 激情综合网址|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欧美第二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狠狠操夜夜爽| av在线无码浏览| 色亚洲成人|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色悠久久综合| 午夜在线不卡|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人妖无码第一页|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男人在线|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亚洲午夜片| 亚洲美女操| 日韩中文欧美|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另类欧美日韩|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